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
下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城市管理的问题,我宣讲的题目是:
望城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城市,叹望城之灵秀,历千古而弥新,感人文之深厚,赏逸景而无涯。望城也是希望之城,自从去年它撤县改区后,希望尤其倍增。
驱车沿着主干道前行,就会看到现代化的城镇中散落着一间间质朴的民居,一个个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风情小镇分布在城市周边,一条条美丽的绿带将城市和乡村连成一体。在这里,城市和乡村的边界难以区分,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乡村文化和谐共存,宛如一个大公园。这就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公园式城区建设取得的喜人成效。
望城,沿着湘江两岸发展,还有马家河、沩水、八曲河、沙河等众多河流纵横交错,恣意流淌。奔腾而下的江河又冲击出一个个江州绿岛,勾画出一处处湖泊山塘,如大珠小珠坐卧碧水银盘之中。更有黑麋峰、书堂山、谷山、乌山等群山环绕,山奇峰峭,洞壑幽邃,深翠碧绿,风景如画。这些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比珍贵的美景,也为建设“美丽望城”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城市是一个综合体,除了自身优势以外,管理好城市也至关重要。
一座精美的城市要管理好,自然离不开城市的主人——市民们的共同参与和维护。从“城管管百姓”到“百姓做‘城管’”,望城区创新城市管理的大胆尝试,我省第一支“百姓城管”大军在这里诞生。每周五下午,是望城区雷打不动的“百姓城管”志愿者大扫除活动,上万名身穿橙色背心、臂戴红袖章的“百姓城管”上街巡逻、文明劝导、洒扫庭前屋后,浩荡的“百姓城管”大军让969平方公里的城市管理没有盲区和死角。通过全民参与,大家更能切身体会到城市管理工作是多么不容易,也更加自觉地维护起城市的整洁与秩序。
在我们也不乏不文明的现象出现。在我们顶着烈日清扫大街时,有人视若无睹的将烟头扔在地上;我们迎着寒风上街劝导交通时,仍有行人不顾自身安危闯红灯前行。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全国各大旅游景区在迎来客流高峰的同时,不文明现象也如影相随。游客不顾警示随意攀爬圆明园古墙遗址,宁波雅戈尔动物园里游人用纸屑向动物投食,泰山步道旁苹果核、橘子皮不时从山上滚落……我在云南束河古镇游玩时,就看到一个带着孩子的妈妈,随手将没吃完的零食抛进了花坛丛中,本来就辛苦的清洁工人得翻越花坛的围栏以及灌木丛才能清扫到她为图方便而随手一扔的垃圾。诗人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个别人以不文明的方式享了风景,却煞了多数人的风景;用有碍观瞻的方式娱了自己的心情,却坏了他人的心情。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损害了他人欣赏风景的权利,更抹黑了自己的素质与形象。面对这些随处可见的不文明现象,几乎人人都免不了有几句微词,但抱怨之余,有人继续着“山下骂、山上扔”的讽刺循环,有人则俯身捡起了身边的烟头。其实,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表现,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一味抱怨没有用,唯有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眼,方能以自身文明换回人人之乐。
平心而论,研习好文明旅游这门必修课并非强人所难:准备旅游物品时,可以多备上几个塑料袋;浏览景区地图时,留意一下哪里设有果皮箱;欲折一支鲜花时,想想他人尚未品味过芬芳。只有具备文明旅游的法律意识,尽到自己应该尽到的法律义务,举手投足之间,文明便不会远离。
无论是在旅行途中,还是在工作生活的城市,简单而平实的小事,折射的是市民的素质,影响的是城市形象。一次公交车上的让座、一次问路的热情回答、一个小孩子拾起易拉罐的细节,都可以让人对这个城市心存美好、心生敬仰,这才是一座城市内在美。
第一,要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上下功夫。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望城是雷锋故里,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的要求,充分发挥“雷锋家乡学雷锋”的优势,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深化文明创建的抓手、提升城市形象的载体、促进社会和谐的途径、升华思想道德的引擎,广泛开展“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活动。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立足全局学雷锋,贴近生活、立足社区学雷锋,贴近群众、立足岗位学雷锋,不断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创新学雷锋活动的载体,使雷锋精神深深融入望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二、要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幸福家园上下功夫。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文明是城市文明的基础。要深化社区综合整治工作,提高社区文明创建水平,让文明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生活、走进心灵,让广大市民生活得更舒适、更愉快、更幸福。要统筹城乡文明创建。更加注重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面进步,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城乡联动,上下结合,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风貌和谐共存、功能互补协调、共同繁荣进步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促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提高全市文明创建水平,实现城市功能完善、发展高效、环境优美、整体和谐、社会文明的目标。
3、要在进一步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上下功夫。一座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如果管理跟不上,再好的硬件设施也难以发挥作用。要注重整体推进,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群众工作和加强法治建设贯彻于社会管理之中,积极创建全国社会管理示范城市。要着力重点突破,围绕创新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着力“治堵”;创新民生权益保障管理,着力“治难”;创新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着力“治乱”;创新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着力“治差”;创新市容卫生环境管理,着力治“脏”。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深化创建,激发市民参与管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参与中养成,在约束中强化,在服务中感受,在环境中浸染,形成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质。
城市管理人人参与,美好环境人人受益。在“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每一个市民都应该成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出一份力,尽一份责,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建公城区,同享文明新风!
相关热词搜索: 宣讲 城市管理
下一篇:发改局2013年干部理论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