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所思 —— 中职生不良品行
我职业中学计算机(2)班学生,陈×娇,是独生女,个性很强,自私,任性,在家中根本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也忙于做生意,无时间管束她。在学校屡次缺课,上课睡觉,不交作业。此同学对读书不感兴趣,不知道自己在学校做些什么。除了打闹,逗乐男同学玩,整天稀里糊涂地,没有目的,不知终点。更不知道怎样对待未来的生活。甚至与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上网吧,抽烟,喝酒,把头发搞得奇形怪状;在学校也经 常顶撞 老师,老师批评教育,甚者威胁老师。
有一次,一位上《职业生涯设计》课的女教师在讲“做人与做事”时,举了这样一个实例:一个是呼,一个是文。两人同在一个班级,两人在为人处事方面,却有天壤之别。呼是一个外向、大嗓门的女孩,对老师直呼其名,没大没小。喜欢穿奇装异服,特别夏天,大短裤穿着在校园里跳出跳进的,对班里劳动拈轻怕重,真让老师头痛。
而文就不同了,遇到老师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向老师鞠躬说:“老师好”。学习认真,乐于帮助同学,积极协助老师管好班级。对劳动任劳任怨。使得很多老师不禁暗暗赞赏,文真是一个好同学!
课后,陈×娇认为,实例里所指的呼就是自己本人。过了一天,便邀约几位同学来威胁老师。
评析:该同学品德不良行为有主客观原因
客观方面:首先,是社会大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同时,也带来一些观念上的紊乱与错误,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金钱至上,拜物主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等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构思想和宣扬黄色,淫酶,凶杀,赌博,迷信等腐败文化沉渣泛起,乘虚而入,严重地危害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少数刑事犯罪分子,利用中学生的无知和好奇,采取拉拢,欺骗,利诱,威逼等手法,教唆中学生违法乱纪;社会大环境中的不良风气,是造成那些辨别是非能力低和抵制能力差的中学生品德不良的重要因素。
其次,家庭是这个至关重要的小环境的不良影响。
学生家长忙于做生意赚钱、顾亨乐,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学习置之不理;不知不觉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客观原因是导致该同学品德不良的重要因素,这是外因。而导致该同学品德不良的根本因素是主观原因,是内因。当今中学生,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影响他们道德不良的内在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二) 外强内弱的意志。三) 错误、颠倒的观念。虽说内因起决定作用,但对于年青幼稚、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当代中学生来说,我以为外因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因此我们仍然要改变中学生的不良品行。
我认为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都要做。
社会是转化顽皮中学生的政治基础;学校是转化顽皮中学生的中心场所;家庭是社会细胞,是转化顽皮中学生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没有家庭的配合,转化顽皮生是很难,甚至不能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抓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 挖掘闪光点。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顽皮生长期在“红灯”下学习,经常受到师长的批评,时间长了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挫,以致自暴自弃、麻木不仁。应该看到,顽皮生也有其自身的闪光点。尽管他们思想素质不高,纪律松驰,学习成绩差,缺点明显,但班主任还是要沙里淘金。平日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和进步。紧紧抓住它以此表扬鼓励,予以肯定,使之在赞美声中增加信心。当顽皮生不显眼的优点竟被班主任所承认时,必然会诱发他们获得改正缺点的力量。
(二) 扶持起步点。
班主任要在集体中给顽皮生创造一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也能体现到成功的喜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他们特点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活动,班际、校际间的交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演讲比赛,文体方面的竞赛。这些活动要考虑他们优先参加,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在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体验自身的价值。要常给他们一些能解答的问题,当他们在众目睽睽下,较好地回答了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进步表示祝贺时,这些顽皮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会得到增强,也促成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三) 捉住反复点。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顽皮生的思想素质及意志力都较差,有时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帮助有了一些进步,但好景不长,当他们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受到新的挫折时,就会出现反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正确对待顽皮生在进步过程中的反复现象。应尽最大努力,花更大心血,继续关心学生的成长。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做到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相反,若认为该生不可救药,任其下滑,势必前功尽弃。要善于引导,帮助他们订立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使他们的情感、意志、行为受到目标的调控。要善于引导他们从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中吸取动力,激发起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
转化顽皮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不能死搬硬套。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可采取直截了当法;对上进心较差,行动拖拉的学生采取激将法;对个性较强采取身教法或必要时强制法;对屡犯错误,不吃软硬者采取适当的行政处分或争取家长支持,将二条绳子一起拉。这些方法要灵活地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对待顽皮生时要注意五忌:忌无限上纲上线;忌紧抓弱点;忌联想过去,揭老底子;忌推想未来;忌牵他人。
相关热词搜索: 品行 所思 中职 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