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县委书记赴五市考察学习的启示与思考(考察报告)

| 浏览次数:

他乡之石  可以攻玉  

借鉴先进经验推动XX赶超发展  

——赴五市考察学习的启示与思考  

   

中共XX县委书记  XXX  

   

2013年10月13日至18日,我有幸随同XX市党政考察团前往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百色等五市进行考察学习,耳闻目睹了各地发展改革的伟大实践,深切感受了各地扑面而来的巨大变化、各地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各地干事创业的大气魄,满满收获了先进地区科学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从而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增加了压力、看到了机遇、增强了加快XX赶超发展的信心和紧迫感。下面,结合XX县情实际,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一、考察学习活动的基本情况  

这次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严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活泼。在北海市,重点考察了临港新材料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三大产业”,现场参观了诚德镍业有限公司、中石化北海炼化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景光电子有限公司、六禾科技有限公司;在钦州市,重点考察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产业规划及建设情况、钦州坭兴陶精品馆、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防城港市,重点考察了防城港码头、金川项目、核电项目、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在崇左市,重点考察了工业大道、新工业区、中铝广西国盛稀土开发有限公司、中粮屯河糖业有限公司、华美纸业有限公司、中信大锰矿业有限公司崇左分公司、崇左城市建设、崇左壮族博物馆、大新县霞山村新农村建设、大新县雷平镇明仕村旅游建设、大新县硕龙镇丽水边城旅游建设;在百色市,重点考察了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百色工业园区、百色兴和铝业公司、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果县碧桂园、平果大学城。通过几天考察学习,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收获了经验,对发展好XX、建设好XX更加充满信心。  

二、考察学习得到的深刻启示  

区内五市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反思不足、改进方法、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好过程。先进地区的成功实践可圈可点,我从中得到“五大启示”:  

第一.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区域开放发展的助推器北海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管道“五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的沿海开放城市,尤其是公路网络十分完善,桂林至北海高速、合浦至山口高速、玉林至铁山高速、贵港至合浦高速四通八达。钦州市交通优势非常大,已基本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共有3条主铁、5条铁路和5条高速公路在该市交汇,是广西沿海交通枢纽和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钦州距南宁、北海机场只有1个小时的路程。完善基础设施的支撑,加速推动了北海、钦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276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630亿元,翻了一番以上;财政收入从2008年的2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00亿元。钦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28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725亿元,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从2007年的23.6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39亿元,年均增长42.6%。北海、钦州等先进地区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加快推动区域开放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助推器”。  

第二.建设大项目大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强大支撑。考察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五市的大项目大产业支撑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强大推动作用。比如,北海市2012年“三大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临港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分别达300亿元、500亿元、150亿元,仅中石化北海炼化有限公司每年实现税收达85亿元,当年北海市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速排名全区第一。防城港市重点培育发展钢铁、装备制造业、磷硫化产业、有色金属等产业,有力推进了防城港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国两岸三地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速度评比中,防城港市2008—2012年平均增速排名第一位。钦州市加快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已形成石化、造纸、电子、能源、粮油加工、冶金、现代物资等优势产业和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2013年上半年钦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区第一位。与XX市同为革命老区的崇左、百色市在加工业、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发展。这些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必须有大项目大产业的强力支撑。  

第三.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崇左市大新县坚持走“依托优势、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美景,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集观赏、游乐、休闲、人文、养生、运动于一体,设计建设人工湖景、壮族村落、竹排漂流、休闲养生、艺术展览等功能区,创造了别具一格、优势突出的乡村旅游成功范例,每年游客络绎不绝,当地农民也在深度融入“农家乐”经营、就近就业、土特产品种植销售中实现了增收致富。大新县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成功经验启示: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大有可为,更是成为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第四.新鲜的建设理念成为推动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大新县丽水边城项目切实遵循原生态环境与保护,在充分考虑继承传统文化和尊重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塑造现代旅游商业及特色酒店建筑的新形式,在功能布局上充分适应旅游者的行为模式,营造休闲度假气氛,在保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同时,大胆创新,营造一种“全新的中式民居建筑风格”,打造成为广西的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度假休闲圣地。丽水边城旅游景区的建设理念告诉我们:生态休闲景区的建设,不能片面追求高容积率而实施毁绿插针式的建房,而要避免景区变小区的借位和旅游房地产的过度开发;不能将人文景观建设误解为人造景观建设,应以景在绿中、景绿相映来实现景观与生态环境的自然融合。  

第五.全面提升执行力成为推动提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中石化北海炼化项目仅用18个月就建成投产;北海的电子信息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产值从2008年的76亿元增至2012年的500亿元;钦州创造了“每天填海40亩、七天建设一层楼”的“钦州速度”。正因为有了这种干事创业的大气魄、实干苦干的好作风、超乎寻常的执行力才能创造发展奇迹。  

三、XX与先进地区存在的差距  

通过考察学习,在增长见识、收获经验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XX与先进地区存在的差距,XX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县域经济实力不强。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存度高,财政运行依赖转移支付,工业经济低位运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第二.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入质量不高。XX工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经济效益差,工业经济对财政收入的支持有限;财政收入过分依赖岩滩电站税收分成,缺乏支柱产业支撑;XX非税收入的比重偏大。  

第三.配套设施滞后,旅游产业发展不快。XX旅游配套设施发展滞后,旅游景点的文化底蕴缺乏挖掘和彰显,缺乏深层次的、长久性的吸引力,游客在XX的旅游大多局限于观光旅游和一次性旅游;全县的住宿业、购物业、餐饮业等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第四.产业链条过短,种养产业转型缓慢。XX工业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带动能力差,对现有的各类资源应用程度不高,深加工程度不够,基本上只是对资源进行初加工,导致资源性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特色农产品的优势显现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与支撑,XX丰富的农副产品中,大部分都以原料形式供应市场,没有增加值、附加值。  

第五.责任意识不强,执行能力有待提升。个别部门仍然存在工作“应快不快、应办不办”等懒、散、慢现象,一些领导对政策不熟悉,理解不深透,对业务不精通,工作抓不到点子上;一些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执行力不强,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相互扯皮,“局长”“科长”以及“两无三不四先”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部门向上汇报沟通不够,争取支持不多;一些部门在推进工作时,遇到问题不及时报告,结果也不及时反馈;个别分管领导对下指导和督促力度仍然较弱,所管工作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  

四、借鉴先进经验推动XX赶超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XX要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必须立足县情实际,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聚力量,重点推进。尤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推进“生态立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产业富县”发展战略,以“稳中求进,突围发展”为总基调,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城乡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深化推进“五大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六个方面工作”实现快速突围。  

第一.全力推动城乡建设快速突围。深入推进“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水资源保护等生态工程;扎实开展“城乡建设推进年”活动,重点加快建成进城大道,扎实推进向阳新城、建材市场、城东中学、食品加工区建设;深化推进“美丽XX·清洁乡村”活动,强化乡村环境整治,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加强整治“两违”,努力打造靓丽整洁、有序畅通、宜居宜游、和谐文明的美丽XX。  
第二.全力推动特色旅游快速突围以自治区、XX市全力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为契机,立足县情,加快建设一批高品位的旅游景区景点和精品线路,当前重点要加快推进江平月亮河长寿村、红水河铜鼓风情村、拉甫休闲养生文化新村、三弄原生态瑶族铜鼓民俗村等旅游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神仙山休闲度假以及坡豪生态养生基地、红水河第一湾、板登溶洞等优势景点开发,不断打响“红色XX、铜鼓之乡、长寿圣地、养生天堂”品牌。整合力量,不断改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着力在相关热词搜索:
                                                                          县委书记
                                                                                                            启示
                                                                                                            考察
                                                                                                            思考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