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饮食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忧
近日,惊闻在某县施工的农民工发生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事后,尽管在各级部门的及时抢救治疗下,农民工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这一事件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民工的饮食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忧!无独有偶,笔者就农民工饮食食品安全问题在网上查询,类似的农民工食物中毒事件还很多,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农民工自身防范意识不强。据在农民工工地上了解,许多农民工对待自己的一日三餐和厨师的要求都很低,只要能吃饱肚子赚到钱就行,至于说饭菜质量如何、是否安全、厨师是否符合条件等等一些问题,他们考虑的很少,或者说基本上不去考虑,这就为农民工的饮食安全问题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二是饮食食品安全设施欠缺。据了解,许多施工单位为了便于管理,迎合农民工的意愿,大多是自办食堂。但是,由于工地流动性大,农民工的食堂往往都是一个简易的“窝棚”,生熟食品不分,人员进出杂乱,有时建筑材料也在“食堂”里乱堆乱放,基本上没有任何消毒设施和冷藏设备,尤其是到了夏天,蚊蝇乱飞,老鼠乱窜,食品腐烂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给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保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三是施工单位对菜食进货渠道把关不严。据了解,不少施工单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工一日三餐费用,往往是市场上什么菜食便宜买什么,而且大多菜食都是从小商小贩手里低价购买的,很难做到安全保证。四是执法部门监督不严。按照我国《劳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卫生行政执法部门与住建执法部门及其他有关监管执法部们都应对农民工的饮食问题进行联合执法监督检查。但是,据了解,这部分执法监督检查在城郊和县(区)等一些基层所在地做的就很不到位。据一些基层施工单位的农民工反映,他们一年中基本上没有见过哪个执法部门对他们的饮食问题进行过监督检查。
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建设和城市的繁荣流血流汗,但是,他们的饮食安全却直接威胁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保障。为此建议:
一、教育引导农民工增强自身饮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各级食品卫生部门和住建部门要结合农民工工地流动性的特点,适时组建农民工工地饮食食品安全宣传流动小分队,定期不定期地到农民工工地进行相关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自身饮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二、强化施工单位和个人的饮食食品安全职责。强化建筑工地负责人(项目经理)的饮食食品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组织对建筑工地负责人和食堂经营者等进行培训,督促建筑工地负责人强化责任意识,积极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工作并作出卫生安全承诺。要求建筑工地将饮食食品管理工作列入日常工作和创建文明建筑工地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饮食食品管理组织和制度,加强从业人员饮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定期检查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切实保障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强化各级政府对建筑工地饮食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各级卫生行政执法部门与住建部门及其他有关监管执法部门要协调和配合,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正常监管。建设部门要与卫生部门互通信息,加强业务上的联系,在农民工建筑工地公共饮食食品管理中不留空白,提高建筑工地公共饮食食品监管覆盖率。尤其在监督执法中要切实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建筑工地公共饮食食品安全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职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推动我国农民工建筑工地饮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关热词搜索: 农民工 令人 饮食 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