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六个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发展财政
财政文化建设是财政工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财政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感悟、总结和创新而形成的道德、经验、准则和价值取向等,是财政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和谐先进的财政文化,可以凝聚干部职工的战斗力,提高工作水平,改进工作作风,提升部门形象。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要从“精神文化、知识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创业文化、廉政文化”六个方面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财政文化建设的质量和品位,创建和谐财政。
一、 推进财政精神文化建设,是财政发展的源动力。
加强财政精神文化建设,要坚持“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特征;要培养“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部门精神,打造一支开拓创新、团结和谐、文明清廉的优秀团队。
理想信念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就会失去信仰和动力。财政精神文化建设,可以依托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载体平台来进行:1、组织开展社会公益、公民道德实践、义务劳动、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把爱国、爱民、诚信、友善贯穿到具体的行动中,体现在工作岗位上,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不断丰富财政人的精神世界,培育财政人高尚的情操,共建良好的社会风尚;2、利用现有传播平台,以文艺的形式展示财政人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用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人、感染人、带动人,激发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岗位建功立业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 推进财政知识文化,加强财政支撑力。
财政文化建设如果离开知识,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财政文化建设上,要把财政知识建设当作支柱和根本。对我们财政工作者来说,财政知识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武器和手段,更是财政事业长期以来不断发展进步的推动力,要做好财政工作,需要我们财政人不断地学习各类财政专业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财政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熟练运用计算机,还要与时俱进的熟练应用各种统计软件,这就需要我们财政人员要树立不断学习的观点和具有勇于挑战的理念。
在这方面,我们着力做好三点:
1、成立学习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全所财政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做到逐月安排学习内容,按时组织学习,从而有效地推进财政文化建设。
2、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范围:学习不只是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应包括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地学习,拓宽学习的广度。同时还要向深度拓展,达到学深、学精,学透,为推进财政现代化管理打好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使财政工作闪现知识和智慧的光芒。
3、“规定”学习时间,优化学习环境。首先是做到周六政治学习日和一月两次业务学习,不得无故缺席;要求财政干部职工全年写出两篇调研文章和学习心得体会,纳入年度评先条件。其次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财政工作人员必须增强危机感,知识要更新,业务要求精,业务竞赛可以有效的促进业务知识的内化和业务手段的熟练,对财政人员知识素质的提升起重要作用。
三、推进财政制度文化建设,加强财政约束力
我们认为,建设财政文化,不但要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还应对制度作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财政文化建设还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保障实现。
依靠制度办事,是我们财政工作的最大特色,也是我们理财、用财的依据和保障。制度是财政工作实现依法管理的法宝,也是财政文化建设的导航器,设置制度是依法办事的体现,也是办好一切财政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加强制度建设尤为重要。制度建设是严密的管理科学,制度建设要多方征求群众意见,认真修订,使制度体现着权威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真正使制度达到约束的作用。制度一旦确立,领导就要率先执行,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否则制度就形同虚设,依法理财就是空话。在我们财政文化建设上,必须把制度作为财政文化建设的导航器和舵盘,为财政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推进财政环境文化建设,提高财政宣传力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可见适宜的环境对人、对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为营造和谐奋进的财政环境文化,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1、优化政务环境。财政部门与各行各业打交道,服务工作极其重要,必须公开办事程序等相关政务,为群众提供尽可能的便捷服务,要增强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比如,利用电信网络搭建为民服务的平台,建设好网站,及时宣传国家政策,公布补贴项目、补贴标准、补贴总额等详实民生信息。
2、健全人才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强化选才用人机制,对于有特长的干部职工,力争做到人尽其才。做好对中层干部、青年骨干干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定期考核,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后备干部管理方案。还可以实行良性的竞争机制,对个别岗位、职位实行公开竞选,营造健康的争先工作氛围。
3、活跃文体环境。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体活动,劳逸结合,不但有益身心健康,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工作。比如,办公电脑联网,建设图书阅览室,不仅可以让干部职工查找资料学习知识,还可以丰富他们业余生活;举办乒乓球、象棋、书画等比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素质。
4、美化自然环境。要美化、净化、绿化办公场所,经常性开展卫生活动,着力改善办公环境卫生,给干部职工创建一个健康卫生的工作环境。
五、推进财政创业文化建设,推动财政和谐发展
创业文化是财政进步的动力,是实现前进与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力。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抓领导班子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财政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理论和业务素养,使领导班子成为财政干部各方面的表率。在研究工作时,尽可能地做到广泛听取意见,求同存异,促使财政领导班子成为开拓创新、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好班子。
2、抓干部队伍建设。要继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丰富培训方式,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干部成长,努力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和环境。
3、立足本职工作,放眼长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数小事的成功,铺就了通向远大理想的道路。作为财政工作者要千方百计干好本职工作,谋求发展,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牢牢抓住经济建设中心,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用好财政资金,综合运用财政手段大力支持和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培植后续财源,努力做大财政“蛋糕”,达到财政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是财政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途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创新就没有活力。财政局要始终把创新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六、推进财政廉政文化建设,提高财政免疫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
廉政文化建设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当今社会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各种意识和文化观念不断影响着我们“财政人”,一些腐败文化和思潮同样也侵蚀着我们财政人的心灵,如果我们“财政人”不能及时建立起有效的廉政文化,必将导致腐败心理的蔓延,一有机会就可能转化为腐败行为,对财政整体工作造成影响和损失。
1、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实现廉政制度新突破。制度是管理的有效方式,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发挥好“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的两个监督重要作用:在内部管理监督上,要体现管理制度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形成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又相互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保障执行到位,使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要积极面对外部监督检查。随着财政建设的发展,理财行为必须定期公开财务状况,做到公正、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对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约束性就加大了,可以有效保障廉政建设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使廉政文化意识深入人心。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举办法制讲座、让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开展廉政文化征文比赛、廉政演讲、廉政文艺表演等活动,用丰富的生活和实际事例,感染人、教育人,使廉政意识深入人心,转化为实际行动。
3、要发挥家庭亲情的影响作用。腐败不仅危害国家、危害社会,还会危害家庭和个人,从家庭成员入手,组织领导干部的配偶开座谈会,观看教育片等,建设廉洁型家庭,发挥家庭的影响力。
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强化财政干部的廉政意识,头脑中时刻装有一个自警的“紧箍咒”,筑有一道自省的“防火墙”,面对诱惑眼不花、手不伸、心不乱,常怀一颗平常心,不做财政“特殊人”,维护和保持了财政干部勤政廉洁的道德风尚。
财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就要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引领风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严格遵循财政部门的各项制度和职业操守,使财政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在构建和谐社会上焕发勃勃生机。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建设 和谐发展 构建 推进 财政上一篇:检察机关怎样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
下一篇: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