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煤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典型经验

| 浏览次数:

煤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典型经验


  2012年以来,Xx矿区抓住“一个龙头”,实施“两项举措”,坚持“三管齐下”,推行“四化管理”,举全区之力,开创性地推进了预警防控系统建设。

  “一个龙头”—— 把构建廉政风险全方位预警防控系统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


  年初,峰峰矿区将系统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龙头”,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工作,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矫正力和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区纪委的工作汇报,区委、区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支持。区纪委统筹全区纪检监察资源,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区纪委常委先后10多次研究系统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派专人到市系统推进办学习,到复兴区考察学习,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了科学周密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区纪委书记任组长,审判、检察、财政、审计等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推进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系统构建各项工作,多次召开业务会议,研究解决系统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委局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调度、督导系统建设情况,亲自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亲自安排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系统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形成了系统“龙头”带动,统筹推进各项纪检监察工作的良好局面。


  “两项举措”——将廉政风险全方位预警防控系统推进到最基层


  (一)建全五组感触点,把系统的感官触点延伸到最基层。在委局各室、各纪工委监察分局都明确1-2名预警信息员,作为预警信息主报点,作为廉政风险信息采集、分析、预警的主渠道。在各镇纪委设立预警信息专报点,具体负责本镇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预警工作。在区直各部门和预警防控成员单位设立预警信息直报点,及时对部门采集的廉政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预警。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服务对象中选聘30名特邀预警信息员,作为特邀信息报送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采集信息。在各村、社区、站、所、分局、队、庭、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至少明确1名预警信息员,作为基层信息采集点,直接感触群众的冷暖,表达群众的心声,反映群众的诉求。


  (二)推行“五有一会”,让预警防控系统在基层真正用起来。对各镇、区直各部门、驻区各单位系统建设提出“五有一会”的底限要求,即:有牌子(各镇挂“XX镇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中心”牌子,区直各部门、驻区各单位挂“XX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牌子)、有场地(有专、兼用办公场地)、有人员(至少有1-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有设备(至少有1台能上网办公的电脑)、有资料(有系统建设相关文件、档案资料等)、会业务(专兼职工作人员会系统建设相关业务),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党政中心工作和行业特点卓有成效地开展预警防控。截至12月中旬,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各镇、区直各部门对辖管人员实施预警14件(次),让系统的作用在最基层真正发挥起来。


  “三管齐下”——建好区级廉政风险全方位预警防控网络


  (一)建立“中枢机构”。在委局机关挂牌成立了“峰峰矿区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中心”,由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兼任中心主任,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明确了11项具体职责,定机构、定人员、定职责,为扎实推进系统建设提供了协调中枢机构。中心定期召开例会,研究部署工作任务,协调推进系统建设,各镇和区直各部门、驻区各单位都成立了相应组织,制定了《方案》,组建了队伍,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


  (二)建好“大动脉”。区纪委监察局先后投资8万多元,给委局安装了10兆的光缆、购买了13台新电脑,每个室1台,建成了高网速、大流量的局域网。高速畅通的网络直接将区预警中心与市管理中心,与委局机关各主报点、各镇信息专报点、区直各单位信息直报点相连通,为系统架起了一幅运行畅捷的“大动脉”。同时,各基层信息采集点和特邀信息报送点及时将采集到的信息报送到对口主报点、专报点、直报点上,及时录入到系统“大动脉”中传输,对各类廉政风险实施有效防控。


  (三)开好新闻发布会。11月15日,区纪委邀请新闻媒体,召开了全面启用预警防控系统新闻发布会。区纪委书记在会上通报了全区系统建设现状、取得的成效、廉政风险信息采集范围及区预警中心办公地点、主要职责等情况,公布了系统网址、区预警中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举报途径,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预警防控工作中来,参与到全区的反腐倡廉建设中来,扩大了预警防控工作的社会影响。


  “四化管理”——确保廉政风险全方位区级预警防控系统高效运行


  (一)信息采集全员化。由区预警中心牵头,明确信息采集范围、办理流程和各阶段工作任务,把预警防控与委局各室、各纪工委的具体职能有机结合,在案件初核、“小金库”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各项监督检查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预警。根据部门行业工作性质不同,对各镇信息专报点、区直各单位信息直报点、基层信息采集点分别提出不同的工作任务,把信息采集与部门具体业务相结合,将防控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上,把预警防控管理融入到部门工作全过程。


  (二)预警处置动态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委局各室、各纪工委负责全区各级预警对象的预警,各镇、区直各部门负责其辖管的基层单位和人员的预警。区预警中心定期召开成员科室会议,根据五组信息采集点收集到的信息数量、性质、轻重程度,分别报请主管领导、分管副书记、纪委书记(或纪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后,依次确定为三级、二级、一级风险信息。各镇、区直各部门对采集到的信息,根据轻重程度,统一报纪委书记或分管纪检工作的领导审批后,确定预警等级。各级预警信息人员及时将预警情况录入系统后,根据整改情况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实现预警处置的动态化管理。


  (三)系统管理科学化。坚持人工上报和系统自动采集信息的双轨制,区预警中心建立“峰峰矿区廉情预警台账”,对收集来的廉情信息,实行台账式管理,明确专人筛选、分流和处理。属于上级管辖的,及时报告;属于本级管辖的,移交相关室或纪工委;属于下级管辖的,及时批转,限期报送整改结果。对预警信息人员实行层级管理,区预警中心负责对委局机关、各纪工委监察分局预警信息人员的培训;各纪工委监察分局负责对辖管部门预警信息人员的培训;纠风办负责对30名特邀预警信息员的培训;各镇、区直各部门负责对辖管基层单位预警信息人员的培训,分级分批分期对全区400多名预警信息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统一档案卷宗要求,坚持一事一例、一事一卷,从预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将各单位开展预警防控工作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明确考核内容,严格兑现奖惩。


  (四)督导检查制度化。制定督导检查实施细则,由各纪工委、监察分局对辖管部门进行日常督导检查,参加被督查单位各阶段工作的重要会议和活动,了解掌握其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辖管部门的进展情况反馈给区预警中心。区预警中心负责对全区各单位的指导、抽查,结合各纪工委、监察分局反馈的情况,及时调度、通报、协调解决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对指导检查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区系统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反映,研究解决办法、协助处理到位;注意总结、推广督促检查中发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对重点工作、关健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取得实效。


  一年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各级各部门以及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施各类预警92件(次),其中:一级预警6件(次)、二级预警3件(次)、三级预警83件(次),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改进了作风,提高了效能,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优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较好地发挥了廉政风险“监察哨”、廉情形势“晴雨表”、阻隔腐败“防火墙”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防控 煤矿 典型 风险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