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街道党工委书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典型事迹材料

| 浏览次数: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以来,如何帮助联系户调整产业结构?如何让联系户早日脱贫致富?成了xx关心和考虑最多的问题。在联系帮扶中,他以一个共产党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自己最大的工作热情展现出了一名党员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风采。

深入调研  了解民情民需

    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xx联系xx林场一站xx和xx两户贫困户。该林场位于xx县城西南部,下辖5站,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基础条件较差,土地沙化严重,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薄弱地区。“双联”行动启动后,他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巩固优势产业入手,主动进村入户,与联系户促膝交谈,详细了解每个家庭基本生活生产状况,深刻分析贫困根源,向贫困户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和各项惠民政策,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暂时困难,理清发展思路,积极谋划脱贫致富新途径。在每次联系走访中,xx都认真查看农户家庭条件,每到一户都不忘把他们的电话号码存入自己的手机中,并把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码留给农户,并一再嘱咐说:“家中有什么困难,或者脱贫致富有什么好的想法都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你们的电话我再忙也要接,再忙也要下来帮你们解决实际困难。”

拓宽视野  搭建致富平台

    在全面掌握联系点和联系农户的基本情况后,如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增加收入便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事情。他多次和包挂村组领导共同磋商交流、分析,充分了解了该村的优势产业和潜在发展优势,根据联系户的不同特点和致贫原因,制订了符合困难户实际的帮扶计划。在深入联系点时,他每到一户都要亲切的问候:“有什么需求没有?家里的地都种的啥?对以后的生活有啥想法?”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抓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政策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早日脱贫致富。特别是对因病致贫、困难较多的农户,xx多次到家中看望,并送去慰问品,为孩子带去学习用品和衣物。不仅如此,他还将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详细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民情日志”上。针对联系户存在的等、靠、要和守土安贫、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号召街道社区职工深入开展面对面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宣讲新观念、新思路,帮助寻找致富门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落后问题,引导他们树立致富信心,努力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他的鼓励和帮扶下,所包挂的两户农户积极调整了产业结构,加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其中陈义廷家劳动力剩余,目前已输转劳动力2人,计划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生活较困难的鲁廷珠也树立了发家致富的信心,2012年种植了3亩多的制种辣椒,希望在联户干部的帮助下增加收入。

扶贫帮困   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老干部、老党员,xx对农村、对农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对他而言,扶贫帮困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分内之责。他认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必须实实在在帮助农民获得效益,而不能当做一项任务敷衍了事。针对联系户实际,他认为必须动员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增产增收,脱贫致富。他帮助联系村和联系户制定葡萄、养殖、育苗产业发展计划,在他的指导下落实葡萄面积10.3亩、育苗面积20亩,与5户达成发展温棚规模养殖意向。陈义廷家在他积极鼓励下落实了育苗2亩。当了解到农户春播备耕农资储备缺口较大时,他积极组织单位干部购买了9200元的化肥,为帮扶户解决了“三春”生产燃眉之急。为了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他又充分响应县上号召,带头为联系村和联系户捐款,在他的号召和带动下,单位干部向包挂村捐款1000元。在工作之余,他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与潮湖林场厂长及各站站长研究商量如何发展特色农业的问题;深入联系户家中驻户劳动,帮农户翻地、刨土、播种、搭架、修建暖棚圈舍,只要群众能干的自己也不落后,累了坐在地埂上稍稍休息会,渴了顺手拿起农户带到地上的开水喝一口,饿了啃一口馒头,晚上干得晚了就干脆在农户家中住下,看不出来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他的质朴、他的无私、他的热心深深感染了联系农户和全村群众。

    xx在自己平凡岗位上,把满腔热情倾注到扶贫帮困的攻坚战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为民富民的拳拳之心。
 
 

相关热词搜索: 联户 富民 为民 事迹材料 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