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全区城市管理交流会上的讲话稿

| 浏览次数:

开拓创新 提升管理水平 
助推“强区升位、推动跨越”  

   

近年来,毕节市城市管理工作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取得新成效,在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日常管理上不断开拓创新,强化服务,逐步化解了城市发展需要与城市管理要求、城市管理要求与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今年,毕节市城市管理工作以深入开展“两创一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整脏治乱”、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力度,为构建“和谐城管”,打造“整洁、文明、宜居”城市不断夯实基础,大幅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强了城市软实力,为毕节试验区跨越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  

一、近年来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市容秩序明显改观,优化了城市环境。  

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变”:一是树立了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人的管理理念,以往执法人员与管理对象“打游击”、“捉迷藏”的方式向强化教育、强化服务,实行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最大限度地服务广大城市低收入人群,不断减少执法人员与管理对象的矛盾,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的城管队伍形象,群众满意率大幅提高,上访事件逐年下降;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以往重干轻学、暴力执法、突击执法向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廉洁执法转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了干部职工工作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工作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城市管理从管好主街道,打造“品牌街”、“精品街”、“示范街”向扩大管理区域,逐步向次干道、城郊结合部延伸,逐步实现城市管理工作全城同步推进,不断扩大管理覆盖面,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城市管理的成果。  

(二)全面提升环境卫生水平,“整脏治乱”成绩突出。  

一是实行“抓两头、控中间”管理方式严控污染源与清理污染源相结合,大幅提升街道环境卫生水平,“抓两头、控中间”即抓督促施工工地进出口通道硬化,建立冲洗平台,凡工地运输车辆出工地必须冲洗车轮,否则不准上路;抓弃土场的审批、管理,严禁工地乱倒建筑垃圾;严查严控工地车辆运输途中管理,发现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沿途抛洒将严查严处。有效制止了污染源污染城市道路。另外,加强了街道冲洗工作,清除道路灰尘,街道呈现了干净整洁的面貌。  

二是全面加强普扫保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推行业绩考核评比,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以往突击管理已不复存在,基本实现了保洁工作常态化管理,做到天天一个样,检查不检查一个样。近年来,我市的“整脏治乱”在省、地历次检查中,排列名次一直飙升,名列前茅。更进一步印证了毕节市“整脏治乱”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三是近年来,毕节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和支持力度,“两创一建”办、整治办以及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加强了监督,逐步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营造了“两创一建”人人参与,“整脏治乱”人人尽职的良好工作氛围。真正实现了常态化管理,精细化管理。  

(三)进一步完善了市政、园林、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便了市民生活需要,提高了毕节宜居质量。近几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地委、行署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安排部署。努力争取资金,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新建、改建。一是完成了阳山公园和人民公园“两园”改造工程,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为市民休闲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二是科学选址,新建改建公厕12所,解决了市民“方便”难的问题。三是完成了2个农贸市场建设,解决了部分城区农民卖菜难问题,也缓解了城市管理的矛盾。四是完成了党校Ⅱ、Ⅲ号路改造。五是青年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垃圾清运系统工程正在建设中,待市政、环卫、园林设施完善后,将大幅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对外形象。六是加强了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和门头牌匾规范设置、亮化、高层建筑立面亮化等,美化了城市环境。  

二、采取有效工作措施,不断巩固城市管理工作成果,不断创新,力争工作再创新业绩。  

近几年来,毕节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宜于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得宜于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宜于市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历届领导、全体干部职工前赴后继地艰苦奋斗,得宜于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毕节市委、市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有力措施。  

(一)以“两创一建”为统领,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开展。  

一是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整脏治乱”。推行“错时制”、网格化管理。实行环卫工作组负责制,将城区划分为三个环卫工作组,对环卫工人实行定路段、定职责、定人员“三定”管理制度,强化环卫工人工作量化考核,促进环卫工人按时上岗,保质保量完成保洁工作任务;实行工作组(中队)管片、小组管街、队员管段,明确工作组、城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对街道实行分级管理,加强城区次干道和背街小巷、死角死面的市容秩序整治,同时,成立中晚班工作组,对早晨、中午、夜间实行“错时制”管理,实现城区次干道卫生秩序与主街道的同步,使市容秩序管理有效覆盖整个城区。成立源头污染治理工作组,采取“抓两头、控中间”的措施,坚决治理源头污染。强化“门前三包”工作,把校园周边,早餐店门前乱扔垃圾作为治理工作重点,尽量减少白色污染。  

二是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以不文明行为曝光为载体,促进市民养成文明习惯。树立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的城管执法理念,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促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做群众贴心人,杜绝执法人员吃拿卡要,防止因执法人员执法不公引发矛盾,因行为不廉影响城管队伍形象,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继续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宣传力度,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进校园、进社区、进院落、进人心,争取报刊、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媒体的大力支持,扩大宣传效果,争取更多群众支持城市管理,参与城市管理,建立大城管网络。以城市管理工作成果感化市民,教育引导市民爱护环境卫生,养成文明习惯。  

三是以创建山水园林宜居城市为目标,不断强化“两园”管理和城市绿化。加强“两园”建设管理,及时维护公园设施,按照毕节发展建设的要求更新园内设施,加强园内植物的培育、管护。加快推进阳山森林公园3A级景区申报工作,把阳山公园打造成毕节集休闲、避暑为一体的风景点,为游客创造宜居环境,着力打造城市绿化品牌街,提高城区行道树、绿篱带绿化水平,力争早日实现创建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的目标。  

(二)加大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高效管理城市提供优越条件。  

一是城市扩容,毕节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新购置街道冲洗作业车辆28台,建立了长效管理、高效运作的机制体制。现所有冲洗车辆昼夜轮流作业,每天投入车辆35台、人员110人、日冲水量约1400余吨,为城市街道、人行道、背街小巷干净整洁提供了强大的设备支撑。在重点地段、巷道口摆放钩臂箱146个、绿色垃圾箱1600个,达到了日处理垃圾400吨左右的能力,大大方便市民群众倾倒垃圾,实现了垃圾无乱倒现象,达到垃圾日产日清的目标。  

二是投入资金,砌筑围墙40千米、硬化街巷69条、新增城市绿化面积65000㎡,有效控制了裸土地面的泥土污染,对新建城市道路两旁闲置土地、未开发土地、开挖边坡等裸露地面进行绿化、硬化、围墙化“三化”治理,实现城区道旁裸土因大雨、暴雨冲刷污染道路、道牙。  

三是结合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创建,加强城区建成绿化带和绿化植物的日常管护,投资2700余万元高质量打造了碧阳大道东出口段、学院路、碧阳大道朱昌路口至行署行政中心、开行大道中央绿化带等一批精品绿化工程,种植了30公分胸径的银杏树347株、12公分胸径的茶花563株、以及桂花80株,提升了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四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将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废弃土地进行大面积硬化或实施层次绿化,建设小品广场,争取政府投入资金90多万元建设了朱昌路口小品广场,投入80多万元建设了关门山隧道口小品广场,美化了城区裸土边坡,将闲置场地变成高品位的休闲娱乐场所。  

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一)结合“两创一建”工作开展,领导干部“强市升位、推动跨越”活动开展,建立健全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制度。把干部职工教育管理,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动力,促进全体领导、干部树立做毕节试验区人的荣誉感,牢固树立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推动跨越的理念,树立发展毕节的责任感和信心,以“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为手段,大力整顿干部作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干部职工增比进位的工作势头。  

(二)树立执法新理念,管理新办法,不断探索利于工作开展的新机制。一是树立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新理念,严格管理干部职工,有效约束干部职工公平、公开、公正、廉洁执法,并力求做到执法程序合法、公开,提高工作公信度,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继续强化常态管理,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金,严防管理反弹,实现管理高效化。  

毕节市城市管理工作,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下,在各单位的极力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必将一步一个台阶,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0一一年九月五日  

相关热词搜索: 会上 全区 城市管理 讲话稿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