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照明的现状与思考
***路灯管理所 ***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照明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从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升。城市照明不仅拓展了城市空间范畴,同时又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品味。既再塑和美化了城市夜间形象,又直到改善了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促进了城市商贸与旅游的繁荣与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下面我就我国城市照明的分类、概况和我市城市照明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应对困难的思考与对策等几个方面来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城市照明的分类及作用
城市照明可分为城市夜景照明和城市道路照明。
(一)城市夜景照明具体是指在城市广场、街道、公园绿地、住宅区和诸多的纪念性标志建筑等地的照明。城市夜景照明又可分为白天景观和夜晚景观。城市夜晚景观是城市白天景观的延续,但并非简单的重复,它与灯光的运用息息相关。灯光为夜晚空间环境提供所需的必备机能,如:商业机能、娱乐机能、休闲机能、交通机能等等,并通过各种高科技演光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环境进行二次审美创造,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必要、舒适的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高质量的城市夜景观环境可以通过它的夜间照明水平来体现,但现代城市夜景观环境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城市照明体系,它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交融在一起。
(二)城市道路照明:18世纪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制成第一只实用白炽灯,开辟了电光源的先河,是人类照明史上的一座丰碑。1879年上海首先采用电灯后,我国的一些城市才艰难陆续改用电灯。从此,我国的路灯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路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在城市的交通安全、社会治安、人民生活和市容风貌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标志着城市实力和成熟的程度,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80年代初全国路灯总数量57.02万盏,截至2010年全国城市路灯发展到7532.6万盏,增加了300倍。
因此,道路照明作为城市中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市政设施之一,其在城市景观中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有白天和夜晚双重景观作用。具体来说,城市照明的作用归纳如下:
1、提高夜晚环境质量
城市的夜晚因天然照明不足,一切陷于黑暗中,人们的活动受到限制。城市照明创造了人工的照明环境,满足了市民活动的需要,使城市的夜晚因此而活跃起来。首先,增加了人们夜晚的能见度,提高安全感,创造夜晚舒适怡人的社会活动、交往空间。其次,保证车辆和行人夜晚活动的安全,减少夜间交通事故和犯罪、暴力事件的发生。最后,满足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需要,为各分区的活动和相互间的交通、联系提供照明条件。
2、美化城市形象
城市照明能明晰城市结构,将城市亮点有机联系在一起,表现城市夜晚整体格局,勾勒出城市夜晚的轮廓线,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3、促进经济繁荣
城市照明使城市经济活动时间增长,促进了旅游与消费,这是照明之于城市的经济功能,对比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广州上下九等商业街照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可知道。
二、我国城市照明概况及发展趋势
城市照明的目的就是利用合理的光源安装配置,起到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安全和美化城市的双重作用。随着国力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对能源效率意识的提高,我们在城市照明光源的使用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城市照明光源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为主,主要指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它们是二十世纪后期在世界范围内被迅速推广的新一代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少,寿命长等优点,代替了传统的白炽灯和汞灯。但在运营管理方面,特别是对如何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而城市照明则是高能耗的公共服务行业,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城市化发展一日千里,我国政府特别为城市照明制定的“十一五城市绿色工程规划纲要”。以2005年为基数年,每年城市照明节电目标5%,5年(2006年-2010年)累计节电25%,节电29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00万吨。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照明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据统计,80年代初全国路灯总数量57.02万盏,截至2010年全国城市路灯发展到7532.6万盏,增加了300倍。城市照明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8%,照明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安全、社会治安、人民生活和市容市貌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标志着城市的成熟度,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城市照明基础设施的路灯其造型越来越讲究、材质越来越新颖、层出不穷,路灯的核心光源电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日趋完善。城市照明经历了四次更新换代。第一代光源白炽灯;第二代光源汞灯;第三代光源高压钠灯,该光源使用寿命约20000小时,为暖色调,雨雾天气光线穿透力强,发光效率高,被广泛使用,目前为城市路灯主流产品,我市中心城区目前基本上使用高压钠灯;第四代LED大功率路灯,目前正处于技术完善和推广使用阶段。如何更好地选择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技术管理城市照明设施,推广使用新型半导体照明技术是目前城市照明发展的主方向。
三、市路灯管理所的基本情况
市路灯管理所成立于****年*月,前身为**市电业局路灯管理所。****年,市人民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决定,将路灯管理所划归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管理,为正科级企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人,人员使用实行聘用制,设有办公室、财务室、维修一队和维修二队等四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城区城市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建设改造和大修工作。路灯维护经费和路灯电费均来自市财政拨款。
四、目前我市城市照明的现状
从2004年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路灯数量由原来的4213盏发展到2010年的13236盏,供电线路由不足100公里增加到223公里。设有路灯专用变压器具18台,路灯控制箱178个。路灯设施总量增加速度快,但总体呈逐渐老化趋势:路灯终端控制的供电线路短且散,路灯电缆线径小且直埋混泥土包封,易发生漏电短路、烧线等故障,导致路灯维护量大、维护强度高。部分路灯设施老化严重,像百业街、育才路、零陵南路路灯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节能减排新形势下,***中心城区的城市照明面对着“三大难题”的挑战,即:管理、技术和资金。
(一)管理上:一是缺乏统一规划。城市亮化要与城市建设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目前我市尚没有制定和出台《城市照明专项规划》,路灯建设实行建管分离模式,由各业主单位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设。这样直接导致以下问题:部分路段路灯灯杆和灯型片面追求装饰、美观效果和忽视考虑路灯的维护成本,如新区政府旁虹桥路;一些分期建设的道路,如凤凰路、珊瑚路等各路段杆型不统一,照度标准各异,甚至光色也不同,使道路缺乏统一的整体性;部分道路在光影配置上盲目求大、求亮,忽视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节能减排政策,造成能源和资金浪费。
二是缺乏科学管理手段。城市亮化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维护是一系列的连贯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达不到理想的照明景观效果。目前我市的道路照明,设计和施工由建设业主单位来做,维护管理由路灯所负责。由于建设业主单位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差异,导致在路灯配置上新材料、新技术、新光源引进与省内其他兄弟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甚至部分道路在光源配置上采用低效照明光源和高能耗产品。在施工上不按有关技术规范操作,随意在电缆上开口接线,电缆防水防漏电达不到防护要求,直接影响路灯工程质量,加大了路灯的维护难度。
三是管理模式没理顺。我市路灯管理实行建管分离模式:
1、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建设主要由建设业主单位投资建设,并负责道路亮化设施保质期内的维护管理。
2、各休闲广场由相应的项目单位建设和管理。如新火车站广场亮化由广场管理处负责;滨江公园由滨江广场建设公司负责。
3、市路灯管理所只负责维护管理已建好的城区道路和桥梁照明工作。
这样的管理模式,就导致了多头管理和城市照明建设工程质量良莠不齐。照明设施新建工程由各建设业主单位自行设计、招标和施工建设。设计缺乏实用性和整体性。在路灯灯型上片面追求装饰和美观效果,而忽视了路灯的维护成本。如新区政府旁的虹桥路段的路灯维护成本过高。还有一些分期建设的道路:如凤凰路、珊瑚路各路段灯型、灯具不统一,照度标准各异,甚至光色也不同,使道路缺乏统一的整体性。还有部分道路在光源配置上盲目求大、求亮,忽视了国家标准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造成能源和资金浪费。如零陵中路、陶源路、长丰大道等道路路灯,双向四车道选用400W+250W的光源配套。施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路灯电缆随意开口、接头,跨路管道施工不规范,电缆接头处理材料达不到防水、防漏电要求,造成路灯电缆经常烧坏。如春江中路、零陵中路、复兴大道等路段的路灯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维修不断。这样的管理体制直接导致城市照明工作难以统一协调、有序发展。
(二)技术上:城市照明光源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为主,目前与之配套的电器设备包括电感镇流器、触发器和补偿电容。这些配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1.功率因素低
电感镇流器自身功率因素很低,虽然可以通过电容补偿将功率因素提高到0.9左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在生命周期中将不断衰减失效。
2.自身功耗大
电感镇流器的自身功耗通常要达到光源的12%-18%,造成很多电能消耗。
3.无法恒功率输出
电感镇流器的输出功率不稳定,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输入电压不稳定,特别是在下半夜电压高的情况下,会耗费大量的电能。以400瓦为例,当输入电压达到260伏的时候,电感镇流器的输出功率将达到600多瓦,比正常情况下要多耗费近50%的电能。
4.无智能调光功能
在夜半时分人车稀少的时候,道路通常可以不需要很高的光源照度,但由于这时候电压通常会很高,在电感镇流器控制下的光源不但不能降低光照度,而且还会因为电压的增高而提高灯光亮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资金上:这主要表现在路灯维护经费严重不足和工程建设资金不到位这两个方面。
在路灯维护经费方面:一是城市照明设施增长快,维护费用增幅大,而财政审定的路灯维护经费增幅很小。从2008年到现在,路灯照明设施每年以27%的幅度增加,而市财政只在2010年才对路灯维护经费提高了12%;二是路灯维护难度加大,维修成本提高。目前城区行人道路面大部分改由麻石铺道,增加了电缆维修破道成本。再加之,城区道路新建、改造以及路道开挖等基建项目增多,施工单位与我所沟通不够,造成路灯电缆时常被挖断,维护费用增大;三是强制性安置退伍军人,挤占了路灯维护经费;再就是人为因素破坏,路灯线缆被盗现象严重。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我市城区路灯管理维护难度加大,维护经费严重不足。
在路灯工程建设资金方面,大都由施工方或业主方垫资建设,工程竣工后,财政不能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位,增大了企业负担。
五、应对困难的思考与对策
1、抓管理,力求少花钱,多办事。一是要理顺城市照明管理模式。对全市城市照明实行归口管理,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按照“有利管理,集中高效”的原则,将全市城市照明都归口到市路灯管理所管理,市路灯管理所要全程参与城市照明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工程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这样有利于城市照明规范管理和快速处理各种突发性问题;有利于市政建设资金的统一安排,保证路灯维护资金到位;有利于城市整体照明的规划,提高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照明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将市路灯管理所定编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以控制各项费用开支,使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城市照明工作。
2、抓科技,力求花小钱,办大事。一是开展现有照明工程的节能改造,对湘永路、站前路等高能耗低照度华灯进行了改造。二是逐步推行城市照明设施智能化监控系统。 随着城市路灯的发展,路灯单一时钟控制已明显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使用高度可靠性的智能监控系统对城区主干道路灯直观、快捷的智能化控制,实现城区路灯数据化管理和防盗、防漏电短路功能,保证路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是积极推广"绿色照明"。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取代传统、耗电的高压钠灯。LED光源光电转换率高、节电明显,而且使用寿命长、光衰小。且光源主要使用合成树脂装,不含汞等重金属,且发光频闪小,不会造成光污染,因此绿色环保,是城市路灯的发展趋势。
3、抓投入,力求花活钱,办好事。路灯行业是社会服务的窗口行业,路灯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千家万户,也关系到政府的形象。我所广泛开展“点亮社区” 调研活动,多方听取市民群众呼声,积极解决背街小巷和一些亮化热点问题。主要采取了三项便民措施:一是进一步解决背街小巷的亮化问题。从2009年开始,把升级改造背街小巷路灯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着手实施。市路灯管理所根据政府的指示精神,分头到各社区负责组织和牵头,直接担负起背街小巷道路照明建设和管理工作。用两年多时间,完成了背街小巷路灯的升级改造工作,基本上消除了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现象。二是解决河东沿江风光带治安隐患问题。沿江风光带的景观灯具设计高度没有普通路灯高,人为破坏严重,有灯不亮现象到处存在。针对这一情况,我所多方筹措资金对这一带的景观灯进行了更新改造,基本上消除了这一带的治安隐患。三是对城区十字路口高架灯进行亮化改造。我所对城区12处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亮化设施将进行有计划地更新改造,使之达到相应的照度标准,解决一直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照明 现状 思考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