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巩固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整体工作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特色亮点显著,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良好成效。
一、2010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2010年9月30日,全县总人口为152976人,出生782人,出生率为5.11‰,自然增长率为1.03‰;计划内出生770人,计划生育率为98.47 %,违法生育12人(其中:早育5人,间隔不到生育4人,违法多孩生育3人),违法生育率为1.53%;优选节育率达86.28%,综合节育率达89.53%,避孕及时率为82%,三术手术完成1348例。
预计截止12月31日,总人口15.3万人,出生率8‰,自然增长率2.5‰。避孕及时率达83%,三术手术完成1687例,计划生育率达98.2%。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制度,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和计划生育“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制。始终坚持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2010年3月22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2010年全县社会事业工作会。会上,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丽就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统筹解决XX人口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从宏观上分析了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要求。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还与各乡镇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下午,县人口计生局组织各乡镇计生办、服务所全体工作人员召开了人口计生工作培训会,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精神
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定》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我县一段时期内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纲领性文件,我县将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意见》与贯彻落实县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紧密联系我县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是与贯彻落实县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紧密联系我县实际,制定了《XX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峨发〔2010〕13号)。
二是广泛深入开展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学习《决定实施意见》的热潮。2010年3月22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2010年全县社会事业工作会。会上,对全县如何贯彻宣传《决定实施意见》精神作了安排布署,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各乡镇计生办、服务所工作人员以及各村委会宣传员共计120人进行了《决定实施意见》的宣传学习。积极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参加《决定实施意见》知识竞赛,协调妇联、工会、法院等相关部门,采取设点宣传、召开座谈会、举行文艺节目表演等形式,把《决定实施意见》主要精神传达到了广大计生干部和群众中,全县共计举行文艺演出30多场次,召开座谈会20次,参加人员达2万多人次。
三是建立城镇居民未享受退休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扶助制度。于7月1日召开了由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主任及各乡镇计生办主任参加的“城镇居民未享受退休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扶助制度”宣传培训会,对全县7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乡镇进行了培训,要求严格把握政策,做好奖励对象资格审查和上报工作,为城镇居民未享受退休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扶助制度的全面推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我县2010年有11人符合享受该项政策,扶助资金为8760元。
(三)加大经费投入,保障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开展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保障计划生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年初列入财政预算的资金达122.51万元。2010年6月,又追加了经费62.31万元。截止2010年11月30日,县级计划生育专项经费投入达184.82万元。其中:兑现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奖14.5万元;人口信息化建设工作专项经费10万元;免费婚检项目经费14.3万元;兑现2009年独生子女保健费26.37万元,2010年独生子女保健费18.61万元;配套2010年城镇居民未享受退休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生活扶助金0.53万元;配套县、乡计生服务站(所)设备费18万元。
中央、省、市下达经费达170.15万元,及时足额到位,并严格按照资金来源及要求,实行专款专用。
(四)明确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目标责任
1.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化管理
为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和综合服务水平,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化管理,根据省、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我县及时安排部署,于2010年1月4日召开全县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对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8个乡镇的统计员及计生办主任进行信息采集及录入培训,截止6月30日,已录入总人口14.69万人、家庭户4.28万户(其中育龄妇女3.12万人),并于7月初将数据包及时上报市人口计生委,目前正与相关部门协调进行数据核对、完善工作,确保了全员人口信息录入工作的全面、顺利完成。
2.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
继续以“六登门、八服务”为主要工作方式和内容,以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防治三大工程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拓展服务领域、深化内部管理,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大力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有力促进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是坚持经常性下乡下村开展医学服务。2010年,共下乡进行了13次医学服务,为40210人次进行生殖健康和乳腺疾病普查;利用“三八”妇女节为契机邀请省肿瘤医院妇腺科和妇科专家一行亲临座诊,为1200多名育龄群众进行了诊治。
二是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目标人群676人,全年优生优育咨询 4600人次,优生筛查1560人次,孕前检查555人,孕前检查率达82.1%,广大群众预防出生缺陷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预防意识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是免费婚检项目工作初见成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2010年把全市计生系统列入免费婚检牵头实施部门,自4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费婚检以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工作方案,规范免费婚检工作流程,完善补充婚检设备技能等各项细致有效的工作,截止11月30日,目标人群为580对,全县共为357对家庭714人进行了免费婚检,婚检率为61.65%。其中:计生系统为126对家庭252人进行了免费婚检,受到育龄群众好评。
四是进一步规范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坚持“从宣传教育到人,药具发放到人,随访指导到人”,把药具工作重点放在服务上,切实改变作风,保证供应,满足需要,方便群众。辖区的避孕药具管理做到了制度健全,专人管理,专柜储存,药具应用率达98.5%,药具使用有效率达100%,全年共发放各类药具28000个,举办了4期药具知识培训班。
五是加强县、乡计生服务站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十一五”国债资金扩大内需项目进行县、乡计生服务站所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争取到化念镇计生服务所新建工程项目。新建的计划生育服务所业务用房位于化念镇政府院内,占地0.8亩,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建设规模为337㎡(3层),计划总投资45万元,截止2010年11月30日,主体工程已完工,未验收。目前已到位专项资金42万元。为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设施建设,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
一是继续强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以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为契机,于3月22日对全县人口计生系统执法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县行政执法水平。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扎实开展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三是始终做到执法主体与执法程序合法,严格遵守国家“七不准”、“八不准”规定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不断完善和规范计划生育行政行为,坚决杜绝了因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不当引发的恶性案件发生。四是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实施行政许可,不断规范《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证件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并按时清理公布和上报本部门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录,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公示、告知承诺和说明理由、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坚决杜绝徇私舞弊、违法违纪行为。五是严格执行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局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树立了作风扎实、工作严谨、行为规范、态度和蔼、服务优良、廉洁高效的计生形象。通过2010年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干部群众对我县的人口计生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计生系统政风行风工作的综合满意率达98.67%,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六是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推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设立举报箱和计划生育公示栏、公开生育政策、服务项目、办证程序、收费标准和计划生育奖励相关项目,公开举报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4.强化宣传教育工作
以各种纪念日为契机,利用各级人口学校、婚育学校和协会阵地,在全县广泛深入的开展以婚育新风为主题,以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法规和生殖健康保健知识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人口计生宣传品入户率达96%。同时,按照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创建的要求,投入资金4.5万元在双江镇双江社区、小街镇兴旺村委会创建了环境整洁优美、宣传氛围浓厚、并具有XX县彝族特色的人口文化大院。文化大院集开展娱乐、体育活动和传播文化知识为一体,设立了“新家庭文化屋”、“人口文化连心柜”,有婚育知识、保健知识、科普知识和文化知识类的书籍、宣传资料以及标识显著的人口计生宣传画、宣传标语,对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深化人口计生宣传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市、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施意见》,从调整充实领导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完善信息交换、建立健全协会组织、促进部门协作六个方面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县人民政府调整充实XX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二是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补充了协管员队伍,并争取县人民政府增加协管员报酬(自2010年9月,协管员报酬由原来的1000元提高到1400元)。三是强化目标责任制,县人民政府与乡镇、县属机关、事业单位、企业36家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督促各级各部门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四是认真开展流动人口全员信息统计工作,健全完善统计台帐,创新了“一访”、“二送”、“三跟踪”、“四建档”、“五反馈”的“五步法”信息采集和管理模式,信息平台查询、反馈率、应用率达98%以上。五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2010年在小街镇兴旺村委会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完善协会活动制度,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截止2010年11月30日,全县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23个,其中:流动人口协会17个(乡级协会2个,村级协会7个,企业协会8个),流动人口会员小组6个。六是组织实施XX县《“一盘棋”方案》、《工作规范》和《技术服务优惠措施》,依托乡镇综治维稳中心,成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站,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区域协作管理,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人口信息调查工作,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协作配合,与省内外共签订了41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双向协议,促进了流动人口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6.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之家”和“会员小组”建设,完善协会工作和管理制度,强化协会组织建设的“五好”和“五化”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协会会员的“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的职能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一是利用协会“会员之家”宣传阵地和板墙报,以“三八”妇女节、“5·29”协会活动纪念日为契机,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和服务活动。二是开展“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帮扶”项目工作,为富良棚乡、化念镇、甸中镇、大龙潭乡、塔甸镇5个乡镇11户双女户、独生子女户家庭送温暖、送知识、送技术、送信息、送健康。三是在“5·29”协会活动期间投入资金7100元,开展慰问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和基层计生工作者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四是开展计划生育村(居)居自治工作,完成双江镇、甸中镇、岔河乡、富良棚乡、大龙潭乡40个村(居)委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五是根据市人口计生委的安排部署,于6月29日全面启动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认真做好宣传倡导和保险推动,抓好工作落实,截止11月30日已完成保险金额12.73万元(目标任务7万),惠及全县计划生育家庭。目前,有13户计划生育家庭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中国人寿XX县支公司正在进行理赔。
X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10年12月10日
相关热词搜索: 县级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