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伊犁旅游的发展

| 浏览次数:

      这是我第一次来伊犁,四年以前想去看那拉提草原,但是遇上一场急雨,飞机在伊犁上空盘旋了一圈又回到了乌鲁木齐,其实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大家经常去北京谈项目,所以伊犁的情况基本知道,结合刚才听到的一些情况,根据以前对新疆的了解情况,谈几点看法。
一、调研组任务

   我们这次来是受国家旅游局的委托,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在新疆任何事情都要讲政治,也就意味着什么事都是政治,但是这个政治不是虚的,一定是实的。就是要使新疆的老百姓能够和谐地生活,使新疆的经济能够发展,使新疆能够切实发挥重要的地缘作用。不到新疆不知新疆之大,所以我们这次分了三个组,第一个任务是考察,第二个任务是研究,第三个任务是形成相应的思路和工作措施。而且我们不是一般的专家考察,最终的目标是要务实,最后要提供一个研究报告给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作为国家旅游局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伊犁州这些年在旅游方面应该说做了很多艰苦的基础性工作,现在已经形成了五大产品,目标是构造一个中心,即构造中国的休闲度假基地,但是前面应该再加一个定语,叫做一流的休闲度假基地。方向把握的是准确的,因为新疆的特点一是大,二是远,所以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不是优势,实际上突出了弱势,降低了我们的优势。伊犁现在的定位是中国一流的休闲度假基地,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围绕着这个目标来一步一步操作。

二、旅游发展基础

1、优势

    第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就现在而言,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全国各地对口支援新疆,但是对于新疆来说,更多的应该是借助外力来挖掘新疆的潜力,培育能力,形成创造力,而不是伸手要支援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伊犁有这么好的资源,现在缺的是市场,所以更重要的应该是把市场挖掘出来,达到资源和市场的结合。第二,借助各个方面的外需,来激发我们的内需,形成外需和内需相结合的局面。第三,借助特殊的地理位置,构造国际和国内的结合,这就是伊犁的优势。这个优势如果发挥不出来,恐怕就辜负了自己。

2、定位

历史上,伊犁的定位是丝路要冲、边境重镇,现在应该是一个民族汇聚之地、现代发展之地,也是中亚地区的一个新的重镇。从旅游的角度来说,要跳出旅游说旅游,跳出地方看地方,跳出项目论项目。如果只是那拉提草原等资源还不足,一定要和伊犁的经济、社会、文化、宗教乃至国际关系各个方面的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旅游工作才能真正在位置上。

3、伊犁解读

我对伊犁的初步感觉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第一,大美伊犁。大美是很难得的,内地尤其是江南主要以小山小水为主,很秀丽,不是大美,到伊犁才能体会到大美。

第二,大气山川。山川确实大气,我刚才在飞机上往下看,可以看到雪山,看到草原,看到绿洲,这样的一个地方,就是大气的一个地方。

第三,大雅古韵。历史上来看,伊犁是丝绸之路的重镇,突出的是融合,是一个雅字,同时还有遗存至今的民风、民族、民俗。

第四,大块文章。伊犁的旅游文章一定要做大,做的越小越对不住我们的资源,而且做的越小反而越难做。比如招商引资,现在找一个2000万的投资商和找一个2亿的投资商没有什么区别,而且2000万的招商难度反而比2亿的还要大,如果勾画出一个20亿的投资项目,难度可能反而小一些。这就和原来的概念完全不同,我们原来总认为招商很困难,认为钱少一点投资商就会来的多一点。多年的历史证明,小商乱局,容易形成碎片化的格局,最终自己都觉得乱了,想调也调整不过来了,现在很多地方招商的时候起点很低,门槛很低,过了几年发展起来了,觉得后悔了,又从开发商手里把项目买回来,重新招商。所以要研究做几篇大文章,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的资源,对得起我们这片好山好水,对得起这些浓郁的民族文化。

4、旅游产品开发

客观而言,伊犁的资源是一流的资源,要创造一流的产品,谋取一流的效益。但是我们还是起步性的初级产品,那么就需要研究如何谋一流的产品。眼前的这些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局限于眼前,有时候有些路容易走歪,之所以要研究“十二五”规划,乃至研究更长远的规划,就是对未来的发展形成一个方向性的指引。再过15年,伊犁在中亚地区一定是一个亮点、热点、重点,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伊犁旅游也应该是亮点、热点和重点。所以,就一定要超出现在的局限。

 “早知有伊犁,何必去瑞士”,瑞士好,但是景观伊犁都有,而且伊犁有的东西,瑞士未必有,当然瑞士有的很多东西,我们也没有。我们总觉得伊犁远,但是如果比起瑞士,伊犁并不远,而且到了伊犁,就能够享受到欧洲的山、河谷、草原风光,还能够更加倍地、更大气地来享受。所以,应该把这种远的概念调整过来,更何况这里什么都有,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活动。我经常听到新疆、西藏、内蒙等地说,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份,这句话反映了当地人的好客,但是这句话我不赞成,因为一说七八月份,就意味着其他时间不能来,这是自己断自己的路。在很多认识过程中,需要更深一点,恐怕专家组主要就应该起这样的作用。

5、欧亚草原

欧亚草原在世界人类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我们现在的估计还远远不足。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我们的四大发明很辉煌,但是就现在而言,很有说头,很少看头,很没玩头。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这样谈到中国人发明的文化:“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需要重新审视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究竟产生了多大作用,对人类文明的进展究竟产生多大作用。但是欧亚草原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西方对于欧亚草原的评价,我们远远没有达到。所以,可以立一个目标,就是伊犁重振历史欧亚草原的雄风。现代社会,在这么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现在提出了一些要求,包括生态旅游示范区,那拉提草原上5A等,专家组有义务把这些要求传达,但是没有责任来解答。就目前而言,这几个要求太低了,当然国家旅游局的资源有限,手段也有限,如果把要求提的太高,等于给国家旅游局出难题,但是要资金只是起步,要政策是更深入的一步。

三、伊犁旅游发展

1、两要

第一,要市场。市场是国家旅游局的主体工作,我们要向国家旅游局好好地要市场。比如开全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伊犁应该有相应的位置,伊犁在国内做市场营销,国家旅游局应该帮忙,这都是举手之劳。要市场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人气起来了,财气就来了,投资商就来了。现在因为人气还不足,所以投资商看不准,就觉得招商引资困难,总希望政府给点钱。政府给的钱永远是小钱,除了基础设施投资之外,从旅游角度来说,政府给的钱永远是小钱,市场的钱才是大钱。

第二,要品牌。应该给国家旅游局提出要求,帮助伊犁树立品牌,而且这个品牌应该是新品牌、大品牌,不止是那拉提草原这样的景区品牌。当然,景区品牌必须要做,比如惠远将军府等,这些品牌都很棒,可是首先要做伊犁的大品牌,要做新品牌。这个新品牌就是中国一流的休闲度假基地,大品牌就是不但要追求中国一流,还要追求世界一流,这个品牌就是长远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开展,所以不能只局限于要资金、要政策。

第三,要政策。海南旅游发展有一些特殊政策,但是对于伊犁来说不具有参照性,海南的推行方式也不适用于伊犁,应该研究自己特有的东西,把特有的东西挖掘出来,不能是看海南有什么政策就要什么政策,海南是个岛,新疆是个大地方,有一些政策给海南就好办,可能给这里就不好办。所以需要转换,按照我们的实际情况提一些更特殊的政策,这些政策越特殊反而更好批,因为其他地方不能攀比。现在国务院各个部门对新疆的支持,怕其他地方来攀比,所以谁都不敢照顾,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提出一些别人不能攀比的东西,反而就好办了。

2、五创

第一,创模式。在伊犁应该创出一个中国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新时期的、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第二,创新品。如果还是按照内地已有的那些产品再去开发,就没有意思了。伊犁的好东西太多了,比如农四师,全国95%的薰衣草都在那里。广东德庆的盘龙峡有占地20万平方米的薰衣草田,被誉为华南最大、最壮观的薰衣草花海,当地在薰衣草中间摆了一些小木屋,旁边有一个酒店,很多客人打电话预定薰衣草木屋,酒店就不去,这就说明了这种资源的吸引力。伊犁这么大面积的薰衣草,不是简单的农作物,都是大景观、大产品,也是新产品。能亲眼目睹这么壮观的薰衣草格局,所有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新产品在全中国是第一,也是唯一的。

第三,创融合。要把工业、农业、商业、文化、娱乐,包括边境贸易等所有的产业融合在旅游的平台上,这也是国发[2009]41号文件里的一个重中之重,就是创造一个新的产业融合的格局。

第四,创效益。现在的做法还是粗放型的,即使游客翻了一番,收入和利润也是有限的。现在的指标都不是效益指标,而是规模性指标,一年增加多少人,每个人花多少钱,这么算下来,花费太低了。按照一般的状况,如果伊犁的旅游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时候,到伊犁的旅游者每个人的平均花费应该是3000到5000元,如果不到边境购物是3000的概念,如果加上到边境购物,应该是5000的概念。所以,人天数比人数重要,人均花费数比人均数更重要,伊犁有这样的条件,也有这样的基础,但是还没有做到。效益需要人气,这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人气,财气也来不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时候也不能忽略人均花费数。比如海南,目前的人均花费是2700元,海南的吸引力很大,但是综合性的吸引力不如伊犁,所以立一个人均花费3000到5000的目标,是真正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再算能够来多少人,这是根本性的东西,是转型升级的概念。

第五,创和谐。和谐既包括生态的平衡,也包括业态的平衡,各个产业之间要平衡,同时还包括心态的平衡。比如东部特大型城市的人,在城市里已经被压抑的受不了了,跑到这个大地方来,来了之后心胸宽广,最终达到了心态的平衡。由于他们来了,也构造了外来人和当地人的心态平衡,如果生态平衡、业态平衡、心态平衡都做到,就真正达到了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旅游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相关热词搜索: 伊犁 新疆 工作座谈会 中央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