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镁是人体内重要的营养元素,其含量是水质分析的指标之一。镁与偶氮氯膦I可以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存在下,在pH 10.5的缓冲溶液中,该配合物性质稳定,基于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镁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显色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关键词:偶氮氯膦Ⅰ;分光光度法;镁,环境水样
中图分类号:O657.32
作者简介:徐红涛,男,35岁,河南平顶山人,平顶山市自来水公司工程师。
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钠、钾、钙,位居第四。镁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几乎参与人体所有的新陈代谢过程,在细胞内它影响着钾、钠、钙离子细胞内外移动的“通道”,并有维持生物膜电位的作用。镁元素的缺乏,必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4]。因此水质分析中镁含量的测定很有实际意义。
测定镁的显色反应已有不少报道,多是用FAAS或ICP等大型分析仪器进行测定[5,6],这些方法价格昂贵,实用中有其局限性。偶氮氯膦Ⅰ(CPAⅠ)是含有-PO3H2 基团的变色酸苯基单偶氮衍生物,易溶于水,常用作显色剂,镁与偶氮氯膦I可以形成紫红色配合物。试验研究了在吐温-20存在下,镁与偶氮氯膦Ⅰ的适宜的显色条件,得到灵敏度高,稳定性较好的显色体系。试验测定了最大吸收波长、表观摩尔系数、线性范围,考察了体系的酸度、配合物稳定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干扰离子的影响等,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实测了环境水样中镁含量并做FAAS法对比试验,RSD和回收率较好。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pHS
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氧化镁(G.R.)0.1658g,用6mol·L-1盐酸5mL溶解,加水定容至1L,此储备液含Mg 100μg·mL-1。使用时从中移出定量溶液,稀释成含Mg 1μg·mL-1的操作液。
CPAⅠ溶液:称取偶氮氯膦Ⅰ
Tween-20溶液:量取Tween-20 3mL,加水至100mL。
硼砂缓冲溶液(pH10.5):称取硼砂
乙二醇(α- 氨基乙基) 醚四乙酸(EGTA)溶液:称取EGTA
以上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石英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
准确移取一定量镁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硼砂缓冲溶液5.00mL,EGTA溶液1.00mL,CPAⅠ溶液2.00mL,Tween-20 溶液2.00mL,摇匀,加水定容。放置20min后,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用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移取镁标准溶液于容量瓶中,按实验方法,在不同波长下测定配合物的吸光度,结果见图1。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6nm,其表观摩尔系数为5.48×
图1 吸收光谱
2.2 酸度的影响
在测量体系中加入不同体积的缓冲溶液,测pH后按实验方法测定配合物的吸光度,结果表明,pH在9.0~11.5之间配合物的吸光度最大且恒定。本文选用pH 10.5。
2.3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分别用表面活性剂Tween-20,Tween-40,Tween-8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溴代十八烷基吡啶,氯代十六烷基吡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Tween-20时效果最好。实验选用Tween-20为增敏剂。
2.4 活性剂用量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加入不同量的Tween-20测定配合物的吸光度,结果表明Tween-20用量在0.50~3.50mL范围内灵敏度高,吸光度稳定。实验选用Tween-20用量2.00mL。
2.5 显色剂用量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加入不同量的显色剂CPAⅠ进行操作,测定配合物的吸光度,结果表明对于5μg Mg,加入1.50~2.50mL CPAⅠ溶液时吸光度最大且恒定。实验选用CPAⅠ用量为2.00mL。
2.6 显色时间及配合物的稳定性
实验考察了配合物的显色时间,在室温下操作体系在10~25min内吸光度达到最大值。放置不同时间再次测量吸光度,在8h内吸光度不变。实验选用显色时间20min。
2.7 检量线
准确移取一系列镁标准溶液,按实验方法进行显色并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实验表明,Mg(Ⅱ)浓度在0~15µg·mL-1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ε为5.48×
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在实验条件下,对于5μg的Mg(Ⅱ),下列倍数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相对误差≤±5%):Fe(Ⅲ)(100);Pb(Ⅱ)(20);Sn(Ⅱ)、Ti(Ⅲ)、Zr(Ⅲ)(5);Mn(Ⅱ)、Co(Ⅱ)、Cu(Ⅱ)、Ni(Ⅱ)、Zn(Ⅱ)(3)。其它碱土金属的干扰可加入EGTA消除。
3 样品分析
取不同环境中水样若干份,按上述方法进行分析,并与AAS法作对比,同时做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分析结果(n=6)
样品 编号 | 原子吸收法ρ/(μg/mL) | 本法平均值ρ/(μg/mL) | RSD /% | 加标量 m/μg | 测得量 m/μg | 回收量 m/μg | 回收率 /% |
1# | 50.6 | 51.0 | 2.8 | 30 | 81.5 | 30.5 | 101.6 |
2# | 42.8 | 43.0 | 2.5 | 30 | 73.7 | 30.7 | 102.3 |
3# | 38.2 | 37.8 | 1.8 | 30 | 67.3 | 29.5 | 98.3 |
4# | 55.3 | 54.9 | 2.0 | 30 | 84.0 | 29.1 | 97 |
5# | 46.7 | 47.1 | 1.7 | 30 | 76.5 | 29.4 | 98 |
参考文献
[1]王桂芳,于影.镁与冠心病[J].医学综述,2000,6(3):139-140.
上一篇: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研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