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儿童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感染状况、耐药性及血清型研究

| 浏览次数:

zoޛ)j馝~_:<<$|o<M}otmםv^u_@^h]5M7''ݴmA׮9M}M4+nw*'总结笔者所在医院不同时期儿童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感染状况、细菌血清型,并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儿童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减少多重耐藥菌株的产生提供有力依据,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6月-2018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PICU住院治疗的469例儿童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20例,女149例,0~1岁339例,1~3岁93例,3~7岁34例,7岁以上3例。所有菌株均为连续分离的非重复株,同一患儿只取其第一次分离的菌株。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和送检 所有重症肺炎患儿的痰(或肺泡灌洗液)标本均在患儿入住PICU并确诊为重症肺炎时采集。痰液标本采集前均给予清洁口腔后诱导吸痰,肺泡灌洗液的取材均为经消毒过的纤维支气管镜在无菌操作下取得,所有标本均装入无菌痰标本杯内中密封送检。

1.2.2 菌株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将采集的标本分别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嗜血巧克力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放于35 ℃、5% CO2培养箱培养。对可疑肺炎链球菌菌落采用手工法奥普托欣试验或质谱仪MALDI-TOF Biotyper(德国bruker公司)进行细菌鉴定。具体操作流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

1.2.3 药敏试验 肺炎链球菌采用Kirby-Bauer(K-B)法纸片扩散法对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英国OXOID公司产品)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药敏平板选用M-H血琼脂平板(温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操作和结果判读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每年更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标准。

1.2.4 血清学分型 采用多重PCR对SP血清型进行检测,将冻存的SP菌种复苏转至哥伦比亚血平板(广州迪景),置35 ℃、5% CO2温箱培养24 h,获得新鲜SP菌落。按以下步骤进行检测:(1)引物设计。参照文献[2]对PCR引物,包括SP荚膜多糖基因的保守序列cpsA,血清型4、6、9V、14、18、19A、19F、23F特异性引物,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2)DNA提取和PCR扩增。将新鲜纯SP菌落刮入1 ml生理盐水,按Axygen细菌基因组DNA小量提取试剂盒(柱提取法)步骤提取模板DNA。PCR反应体系为ExTaqDNA聚合酶0.1 μl,10×ExTaq buffer 2 μl,模板DNA 2 μl,dNTPs 1.6 μl,9种混合引物(每种引物200 μm)

0.75 μl,重蒸水补足至20 μl。循环参数:94 ℃ 15 min,94 ℃

30 s,57 ℃ 30 s,72 ℃ 30 s,35个循环,72 ℃ 10 min。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凝胶电泳成像系统观察产物条带。(3)DNA测序。在紫外灯下切割有条带的胶块,按DNA纯化试剂盒说明书对DNA 进行纯化后,按TA载体试剂盒说明书与pMD18-T载体进行连接,平板克隆。完成后送华大基因公司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检索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 22.0内,对其采用频数分析法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肺炎链球菌检出情况

469例患儿共采集标本1 185份,阳性标本273份,细菌检出率为23.04%(273/1 185);其中72份标本为肺泡灌洗液,

1 113份标本为痰液;少数标本查出混合菌感染,最终共培养出298株病原菌。其中前五位细菌分别为:肺炎链球菌(86/298,占28.86%)、流感嗜血杆菌(71/298,占23.83%)、金黃色葡萄球菌(39/298,占13.09%)、肺炎克雷伯菌(22/298,占7.38%)、大肠埃希菌(20/298,占6.71%)。其他细菌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5/298,占5.03%)、铜绿假单胞菌(10/298,占3.36%)、卡他布拉汉氏菌(7/298,占2.35%)、阴沟肠杆菌(5/298,占1.68%)、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5/298,占1.68%)、肠杆菌科(4/298,占1.34%)、产气肠杆菌(3/298,占1.01%);医院不动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均只有2株(占0.67%);而阴沟肠杆菌、坂崎肠杆菌、粘金黄杆菌、柯氏柠檬酸杆菌、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解尿氨酸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均仅有1株

(占0.34%)。

2.2 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结果

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敏感,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未发现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见表1。

2.3 血清学分型结果

86株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检出19F最多,占29.07%(25株),其次为23F,占15.12%(13株),6型占15.12%(13株),19A型占11.63%(10株),其他为:15B型占4.65%(4株),14型占2.33%(2株),15A、18型、9V、4型各占1.16%(1株),另外检出两种血清型混合感染占11.63%(10株),未检出相关血清型5.81%(5株)。

3 讨论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革兰阳性双球菌,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全球儿童肺炎链球菌的感染率及感染相关病死率高。据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08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约880万例,5%死于肺炎链球菌性疾病(pneumococcal diseases,PD)[3];2010年WHO估计全球全年5岁以下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共258.50万例,占全球5岁以下肺炎患儿的18.30%,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现况不容乐观。

本研究发现笔者所在医院儿童重症肺炎以肺炎链球菌感染为首,与陆芸芸等[4]报道的重症肺炎患儿细菌检出以流感嗜血杆菌为首不同,与刘霞等[5]报道的重症肺炎患儿细菌检出以肺炎克雷伯菌为首亦不相同,也不完全等同于De Schutter等[6]报道的肺炎以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为主要细菌病原,提示不同地域、不同病情,肺炎病原菌普可发生不同的变迁。准确掌握本地区重症肺炎病原菌普的变迁情况,可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有效抗生素,有助于提高重症肺炎的抢救成

功率。

通过本研究发现,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耐药性较高,与李立群等[7]报道一致,也可能与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合理使用有关。多数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还是比较敏感的,笔者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与国内其他报道类似[8]。但国外Sanaei等[9]报道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5%。总的来说,肺炎链球菌的耐药菌率是呈上升趋势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现实中肺炎链球菌存在90多种血清型,具有强大的致病力和定植力,决定血清型特异性的是其细胞外包绕的荚膜多糖,也是最重要的毒力因子和致病关键,可作为宿主抗体的作用靶点,这也是疫苗应用的基础。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其致病性、耐药性和疫苗有效性等均密切相关,是防治种肺炎链球菌相关性疾病(pneumococcal disease,PD)相关研究的核心。多项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多重耐药菌在全球广泛流行,亚洲国家最显著,我国则高达80%~90%[10]。本研究发现,笔者所在医院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儿童重症肺炎,血清学分型以19F为主,这与陈巧君等[11]报道较为类似,也与欧美发达国家广泛应用PCV疫苗之前的结果及亚洲多个国家监测结果相似[12],但与王启等[13]有关报道略有不同,与李晓等[14]有关报道亦有不同;Xue等[15]对中国儿童171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菌株采用传统方法检测血清型结果显示以19 F、14、19A、未检出型、6、23F为主,与本文亦略有差异,这说明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具有区域性。可能与各地区人群的组成、疫苗的接种情况不同有关。

SP的血清型分布流行特点具有地域、年龄差别,并随时间、环境变迁、人群流动、抗菌素压力、细菌进化和重组等多种因素出现不同时期流行血清型的飘移[16],因此,持续监测SP的血清型流行分布及改变特征,与研究SP的致病机制、耐药性传播、血清型置换等实验和临床研究都息息相关,对防治PD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综上所述,肺炎链球菌仍是本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血清型分类以19F为主,肺炎链球菌临床耐药问题值得大家关注,应提高肺炎链球菌的鉴定能力,及早发现,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提高儿童重症肺炎的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上)[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2]吴丽娟,邹建话,刘小月,等.多重PCR检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方法及临床应用[J].微循环学杂志,2012,22(4):31-33.

[3] Walker C L,Rudan I,Liu L,et al.Global burden of childhood pneumonia and diarrhoea[J].Lancet,2013,381(9875):1405-1416.

[4]陆芸芸,罗蓉,符州.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9):983-988.

[5]刘霞,马静,张忠晓,等.儿童重症肺炎2044例肺泡灌洗液细菌病原学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6):438-441.

[6] De Schutter I,De Wachter E,Crokaert F,et al.Microbiology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in children with acute noesponding or recurrent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identification of 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s a major pathogen[J].Clin Infect Dis,2011,52(12):1437-1444.

[7]李立群,胡静,周凯,等.儿童下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8):576-582.

[8]沙文光,戴本啟,叶发展.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6(1):24-27.

[9] Sanaei D A,Abdinia B,Karimi A.Nasopharyngeal carrier rat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 children:serotype distributi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J].Arch Iran Med,2012,15(8):500-503.

[10]黎全华,杨永弘.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防治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11(1):27-30.

[11]陈巧君,王婷.儿童呼吸道肺炎链球菌的感染状况、血清学分型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7):809-812.

[12] Kim S H,Song J H,Chung D R,et al.Changing trends i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serotyp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s in Asian countries:an Asian Network for Surveillance of Resistant Pathogens (ANSORP) study[J].Antimicrobial Agents & Chemotherapy,2012,56(3):1418-1426.

[13]王启,张菲菲,赵春江,等.2010-2011年中国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和血清型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2):106-112.

[14]李晓.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临床特点、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系统医学,2018(9):58-62.

[15] Xue L,Yao K,Xie G,et al.Serotype Distributi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s That Cause Invasive Disease among Chinese Children[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0,50(5):741-744.

[16]吴丽娟.新型多重荧光探针法检测常见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1-101.

相关热词搜索: 肺炎 链球菌 耐药 重症 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