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临床分析

| 浏览次数:

710077西安变压器厂职工医院1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

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2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并与6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心肌梗死主要特点:①临床症状不典型;②并发症多;③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应 提高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资料与方法

2001~2007年共收治老年AMI 22例,男16例,女6例,男女之比2.7:1,年龄60~82岁,平均73岁;对照组26例,男20例,女6例,男女之比是3.3:1,年龄28~59岁,平均50岁。两组48例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

梗死部位:老年组,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13例(59%),下壁7例(32%),下壁+后壁2例(9%)。对照组,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15例(57%),下壁8例(31%),下壁+后壁2例(8%),心内膜下心梗1例(4%)。

首先症状:老年组有典型胸骨后压榨性疼痛10例,症状不典型者12例,主要表现为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对照组有典型症状者22例,症状不典型者4例。本组资料显示老年组不典型症状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基础疾病:老年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15例,而对照组7例,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并发症:见表1。

治疗情况:入院后均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抗凝、扩冠及对症治疗,12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其中老年组5例,对照组7例(尿激酶30万~150万U于30分钟内注射)。根据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间接指征:12例中共有8例血管再通,其中老年组3例,对照组5例。治疗结果,老年组治愈6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死亡3例。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4例,未愈1例,无死亡病例。

讨 论

老年人AMI症状不典型者占20%~60%,而无痛性AMI是老年人AMI的主要特征,有报道年龄越大,无痛性AMI的发生率越高[1]。由于老年人神经退行性变,使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减退及耐受性差,一旦发生AMI更易导致心衰,所以AMI单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者多为老年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以头晕、血压下降、大汗、面色苍白等循环衰竭为主的休克型心梗[2]。

老年人AMI的患者,年龄越大,基础病越多,本组资料表明主要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组并发症,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老年人AMI病理解剖特点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心肌大面积缺血,加之基础疾病增多,心脏等器官功能减退,一旦发生AMI常表现出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溶栓是基层医院AMI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尿激酶为目前应用最广的静脉溶栓剂。以上资料显示,老年人AMI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同样可获得满意效果,其中1例年龄>75岁,12例溶栓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症状。因此在基层医院尚不能开展PTCA的情况下,选择静脉溶栓治疗仍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任民,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医学内科分册,2001,4(1):752.

2 黄显华,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04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2):195.

相关热词搜索: 心肌梗死 老年人 临床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