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浅析农村小农水建设及管理工作

| 浏览次数:

【摘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农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小农水的建设。本文从当前小农水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先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同时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小农水建设的意义,以作参考。

【关键词】小农水;建设;管理;对策;建议

一、小农水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1.国家投入分配不均,小农水抗灾能力参差不齐

虽然我国比较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成本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城市水利建设和主要河道建设占的比例较大,因而留给小农水建设所能够用的资金成本非常的有限,这就导致很多的小农水建设工程由于缺少资金成本的投入,且随着投入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具备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弱,还有一部分的水利工程根本就没有满足规定中的使用效率,这就造成小农水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因此水利工程的闲置率在农村较高。由于特殊性,小农水建设具有极为明显的公益性,社会效益良好,但经济效益较低,很多时候都不能维持小农水建设的正常运转,有的乡镇中对资金的引进和投入都不重视,这就造成小农水建设的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给农村小农水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

问题,也就无法满足农村正常的农业灌溉和饮用水的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因而农民对小农水建设也不重视,严重缺乏激情。

2.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加重小农水建设负担

由于文化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和环保宣传力度的不足,导致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因此近年来,农村的环境恶化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环境的恶化和短缺等现象极为严重,而农村中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等都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农村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造成了极大威胁,且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环境,不仅阻碍了农村工程建设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地表水用于农村灌溉的质量,最为严重的是对农民饮用的地下水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农民的身体健康埋下了很大的隐患。由于小农水建设资金成本投入的匮乏和建设力度的不够,现阶段,我国的乡镇中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乡镇还没有制定完善的供水系统,小农水建设的负担较重。

3.小农水设计施工不规范

一个工程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日后的使用,但由于资金、人才匮乏等客观原因,农村小农水建设的设计阶段基本无设计优化和设计对比等步骤,更无法做到对工程费、工程量和结构图的分解,大多数小农水的设计方案要求可行即可,此外在施工上面由于监管力度不大、施工管理中的不正之风以及施工队伍质量的参差不齐等原因也导致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小农水的安全隐患。

二 加快开展小农水建设的有效对策

1.做好宣传,使农民自发监管和运营小农水

建设小农水建设最终受益人是农民,要让广大的农民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能参与到其中,首先要提高基层干部在这方面的动员能力,可以采用民主决策的方式,真正做到农民当家做主,从而形成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工程,强化监管和使用效率,其次在乡镇政府的协助管理下,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可以采用合作制或者是股份投资制,使产权归农民所有,达到农民既是建设者,投资者又是拥有者,这就不仅解决了小农水建设的资金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的参与度,并能更好的保护与使用小农水建设。对于小农水重点建设县,还可以采用绩效管理,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下,结合绩效管理方式,不仅可以达到对资金重组整合的目的,优化资金结构,进行多元化管理,而且可以在保障农民最大受益的前提下,增加其社会收益性。在绩效管理的同时,务必要权责结合,使权利和义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建立健全考核与激励制度,在压力下茁壮发展。

2.强化政府部门合作,群众监督,从本质上改革管理体制

保证各级乡镇政府财政部于水利部紧密合作,明确职责,坚持在立项、选点等达成一致后进行上报审批等程序,此外务必明确各县政府在后续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项目相关内容的上报,并确实落实项目公告制度,使群众充分了解项目的建设规模、受益人、财政投入以及各部门监管电话,表明政府欢迎并接受群众实时监督的态度,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加大各级参与的积极性,并积极建立网上信息公开系统,与时俱进,及时进行信息联动与公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发建立群众监管小组,分别对工程前期、工程资金使用以及工程质量验收等进行专项监督,确实完成群众满意的小农水工程项目。

3.充分运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农村经济还不发达,经济体制尚未完善,但这并不能成为在小农水建设过程中利用农村经济来调控小农水建设的障碍,同样,采用基础的市场经济调节体制,在乡镇建设小农水资金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试着引用市场机制和资源机制,即在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前提下,采用公司参与,个人参与的形式,减轻政府资金压力,亦可以将工程后期清淤、维护等工作实施农户包干制等等,充分合理利用一切资源,加快小农水工程建设,提供农民收入。

4.组建小农水建设专项小组

本文中已经提到的乡镇级政府在小农水工程设计监管方面专业人才的匮乏问题,可以由省市两级政府针对各地乡镇的具体情况,组建专业的小农水设计、施工专项小组,这样不仅能人尽其才,解决人才闲置的问题,并且从根本上保证小农水项目建设的正规性和安全性,并能合理规划农村的小农水工程,初步建立农村水环境保护体系,形成先进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并能改善农村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实现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三 完善小农水建设管理的意义

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加强农村小农水工程建设,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 10~15%,或达到 60%以上,并使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缺乏灌溉条件的山丘区和灌区的高岗地,通过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发展补充灌溉,基本解决农民口粮问题,合高效的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改善并实际增加农民的年收入。

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在农村小农水建设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加大小农水建设有益方面的宣传,让农民非常明确的知道小农水建设自身受益方面的存在,从而对于小农水建设有非常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其中,并积极的参与到小农水工程的建设、管理、控制以及维护等一系列的操作中去,以大大改善目前农村水资源的生态环境。通过加大农村小农水建设的力度,改变了国内此前小农水重建设轻管理的模式,改变其滞后的现状,也是乡镇小型水利建设与管理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四、总结

水利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农村小农水建设与国内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对小农水有较强的需求,虽然近几年国家政策导向上不断加大对小农水的建设力度,但国内农村的小农水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水利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主动脉,是国内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新型农村的根基,这要求我们要紧密团结政府,提高自身意识,在农村小农水建设与管理上不断取得进步,改善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保持并提高其投身农村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保障农村小农水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涂继光.加强小农水工程建设,促进农村事业发展[J].江西水利科技,2010,(12).

[2] 王志强,周晓花,柳长顺.汉源县创新小农水建设管理的做法与启示[J].水利发展研究,2013,(06).

[3] 涂品,丁超,杨坤等.浅谈农村小农水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水利.

相关热词搜索: 小农 浅析 管理工作 农村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