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关于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策略的探讨

| 浏览次数:

摘要:排水工程在水工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排水工程质量较差,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工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着较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排水设施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排水工程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如果排水工程无法正常运作,基坑一旦受到地下渗水或是雨水等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的影响,便会积存大量水份,从而降低水工建筑项目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策略

在对水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基坑施工前,首要应采取围堰的手段对河床进行有效处理,这样可以确保施工人员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水流,施工人员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测,遵照工程建设需求,设计合理的水流宣泄口,然后再制定基坑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宣泄口与基坑间发生冲突,有利于水工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不仅如此,还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基坑积水进行及时排泄,例如,截流、堵漏以及排水等,从而为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本文重点分析了排水施工中的计算以及设备选择,并针对围堰施工、渗漏现象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措施。

一、施工排水设备以及计算

(一)排水计算

排水计算时需要参考很多数据,包括最大降水的不均匀系数、渗漏水、施工废水以及工程基坑初期积水量的排泄时间等,从而得出代表初期表水量的Q1以及表示经常性排水量的Q2,利用Q3 公式(Q3表示水泵的排水能力,Q表示经常性排水量/初期排水量, 表示时间利用系数,n表示的是水泵的平均效率,而 則代表水泵的平均泄露率),计算出Q1、与Q2对水泵排水能力的需求,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对抽排水设备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所选设备与二者需求不会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基坑内存在分布不均的小面积积水,可以选用潜水泵进行排水。

假设我国某水电站的基坑面积为10500平方米,水深的平均值为2米,积水量为31000m3,要想2天完成积水排泄工程,则排水量约为646m3/h,假设渗漏水为70m3/h,则Q1为646+70=716m3/h。假设基坑的集雨面积为14000平方米,施工周期从11月到次年4月,在4月份时,施工地点的最大降水量约为55mm,日降水的不均系数设为4,那么可得日降水最大量约为55 30 4=7.4mm,基坑降水量的最大值约为14000 0.0074 24=4.3m3/h,渗漏水为70m3/h,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可以设施工废水为23m3/h,Q2可知:4.3+70+23=97.3m3/h。设改水电站的 =0.75,n=0.65, =0.7,可知Q1对水泵排水能力的需求约为980m3/h,而Q2约为286m3/h。

(二)排水设备

经过排水计算,该水电站在排水设备选择方面,应该首选两台总排水量为1266m3/h、总功率为71.8kW、扬程为24.2m、型号为10Sh-13的水泵,为了确保基坑中的小面积积水也能得到有效排泄,还可以使用四台潜水泵。如果水电站上游河床的围堰高程提高,应根据提高程度重新选择水泵。不同的水电站对渗漏问题的处理会收获不同的效果,本文列举了长瓦水电站、拉浪水电站以及拔贡水电站的渗漏处理过程中设备的型号以及数量。表1是水电站抽水设备选用表

二、围堰施工渗漏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

以我国某九级水电站为例,坝轴线约为219米,装机9MW,该水电站非溢流的左岸坝长约为7.9米,总长约为131米,而坝轴线在厂房区域的总长约为42.5米,接头坝在右岸的长度约为29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工程最深可为15米。在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右溢流坝、水电站厂房以及接头坝左岸属于初期工程,非溢流坝的左岸工程以及左溢流坝属于后期工程。由于水电站附近有居民从事生活与生产活动用水,加之需要在河流上游进行渡船,无法对河流上游的水轮泵坝进行拆除,导流方案无法得到有效实施,水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重新设计施工现场的河床围堰方案

实际施工中,应在靠近河流上游原水轮泵坝的位置修建围堰,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将围堰的堰顶高程提升三米,确保围堰的最大堰高不超过9米,对原有的堰顶宽度进行合理改善,这样可以确保来往车辆能够实现正常行驶,有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在纵向围堰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M7.5浆砌石,堰头在河流上游的高程应该比堰顶高程高2米左右,而在下游段的围堰高程应该比堰头高程低6米左右。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对折坡比进行严格掌控,最佳比例为1:2.0,纵向围堰的宽度应该控制在1.4米左右,而长度最好在100米左右;而对于河流下游的围堰顶高程,可以沿用初始设计方案中的高度,围堰堰顶宽最好不要低于4.5米,围堰长度最好控制在70米左右;在水工建筑工程的初期工程以及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在河流上游处的迎水面围堰的堰头底部进行石钢筋笼填埋,而在堰头上方,要选取长度不低于3.5米石块进行裹头填筑处理。

在围堰施工过程中,不应采用草袋粘土,工程施工现场河床的两岸土质如果大部分属于粘土,不需要应用土工膜技术,便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的防渗功效,确保水工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面对这种土质,在水工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对河床环境进行综合考虑,继而再对围堰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一般来说,在这种土质上构建围堰,应该首选垂直式土岩石结构,构筑完成后,利用泥浆进行砌筑并加固围堰。最后,在工程施工现场,构建土石围堰,确保土石围堰能够对河流上下游进行有效截流,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围堰的稳定性与坚固性,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渗漏现象,在降水性季节,还能避免因水流量过大出现塌毁等情况。

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排水工程能否顺利作业主要取决于围堰建设工程以及防渗工程。因此,在水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围堰与防渗工程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以及工程需求,进行有效的排水设计,选择合理的排水设备。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工程基坑中的积水进行及时且有效地排泄,不仅有利于提高水工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还能为该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鹏.浅析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J].红水河,2012(04).

[2]许艳婷,赵秋云.浅析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

[3]何国华.浅析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

[4]罗福亮.浅析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3).

[5]胥毕远.水工建筑施工相关技术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20).

相关热词搜索: 水工 排水 工程施工 探讨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