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工隧洞开始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小型水工隧洞。本文就小型水工隧洞的塌方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根据小型水工隧洞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
【关键词】水工隧洞;塌方;预防;处理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工隧洞开始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小型水工隧洞。由于水工隧洞的断面都比较小,在开挖时一般采用全段面挖掘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完整、石质坚硬的围岩。同时在一些围岩较为松软的情况下,实施小水工隧洞断面的时候,因受到施工工程的限制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如果松软围岩属于泥层、IV类、V类或者砂卵石岩层的话,其自身的稳定性也比较差的话,在实际施工工程中一般采用边挖边衬法。尽管这样,在施工工程中还是避免不了发生不同程度的隧洞塌方事故。本文笔者就小型水工隧洞的塌方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相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
二、小型水工隧洞塌方的原因
在实际隧洞工程建设中,造成小型水工隧洞塌方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就小型水工隧洞的设计和施工环境以及塌方的实例分析,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小型水工隧洞施工过程中,由于隧洞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地质勘察资料不相符合,施工单位对可能发生的塌方问题,没有及时采取相应、可靠的预防措施。一旦遇到在破碎和松软带地层上施工的话,经常因发生塌方事故而措手不及。第二,在设计小型水工隧洞中一些非主要洞室的时候,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工程上的投资成本,获取更多经济的效益,一味追求较短的洞线,将隧洞中的东轴线选择在垭口较低的一些地方,这样很容易对隧洞施工造成不利影响。第三,造成塌方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质因素,由于工程资金比较紧张的缘故,一些施工单位在建设小型水工隧洞中非主要洞室的工程时,没有对施工地段的地质情况进行仔细地勘察,缺乏对施工地段地质资料的掌握,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贸然进行施工。同时水工隧洞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缺乏深思熟虑,把隧洞的洞轴线选择在一些不好的地质区域和地形,对该地形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欠缺考虑。此外,在一些地下水丰富、附近有泉眼的地段上,泉水的渗漏现象比较严重,很容易降低水工隧洞的围岩强度,同时又加上孔隙水的挤压,很容易导致在开挖隧洞时发生塌方事故。第四,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由于其施工工艺和支护方式的不当,也很容易发生塌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单位在实施开挖和爆破的时候,由于利用强爆破或者爆破装药较多,产生较强的振动而引起塌方事故;第二,施工单位对一些稳定性较差的围岩在开挖时,没有及时实行支护,导致围岩在长期暴露下,受到岩石风化和山体渗流的影响,而发生山体塌方。第三,施工单位的支护构建和结构没有达到要求,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满足不了工程的要求,或者在支护工作中对其支撑位置选用不当,并对其没有及时进行拆除,而发生塌方。
三、小型水工隧洞塌方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
(一)小型水工隧洞的塌方预防措施
根据小型水工隧洞塌方产生的原因,为了更好地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必须要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以预防为主,做好塌方预防工作,降低发生塌方的机率,即使遇到塌方事故也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避免塌方事故的扩大,从而保证隧洞工程的质量,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预防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进行隧洞工程建设之前,要对施工工程的地形和地址情况进行仔细地勘察。在勘察和设计隧洞工程时要深入隧洞工程的所在地。对工程的地形外貌细致勘察,准确掌握该隧洞工程的地质资料和洞轴线,认真分析隧洞中的沟谷、山体和垭口,掌握该地易发生塌方的地质情况。此外,在洞线选择时,最好避免山谷和盆地等不良地形,以及溶洞、砂卵石、堆积体和地下水渗流现象明显的地层,如果该隧洞工程确实不能避免要穿过这些地层的话,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要事先对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做好塌方事故预防的相关技术设计,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工艺不能实现工期的预期目标。
2.隧洞工程在施工中,要选择合理、科学的施工工艺,准备好处理塌方事故的材料和工具,做好施工的排水工作,利用弱爆破、勤支护和短进尺来实行开挖,或者通过机械设备直接进行开挖,合理安排工程的开挖进度,不贸然施工,并加大支护等。
3.小型水工隧洞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要定期实行安全检查,着重检查工程的支护工作和山体的渗水情况,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潜在塌方因素,以便能够及时采取相关支护措施,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
(二)小型水工隧洞中塌方的处理方案
在小型水工隧洞工程建设中,尽管对其做好各方面的预防工作,但是还会发生塌方事故。对已经发生的塌方事故,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态,根据塌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塌方事故周围没有坍塌的地段进行加固,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都塌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科学和可行的处理计划,为塌方抢险工作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避免塌方事故的蔓延。
塌方事故根据其规模和塌渣情况,可以分为小塌方和大塌方。小塌方主要是指塌方地段的实体不足,造成坑道的堵塞,这种小塌方施工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到塌方处进行观察和处理;而大塌方则是指塌方体的厚度较大,且范围较长,开挖坑道被堵死,或者塌方体还在不停地扩展,施工人员不能进入到塌穴中。根据工程塌方危害程度,可以分为轻微和严重塌方,严重塌方在塌方后,对于人员伤亡和损失造成很大的影响,反之则是轻微塌方。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塌方,都要引起工程建设单位的重视,并认真对待,根据工程塌方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处理方案。
目前我国在塌方事故处理上一般都是根据以往的处理经验,通过不断地总结,根据小塌清、¬¬¬¬¬先支后清的原则和大塌穿、先棚后穿的原则来处理塌方事故。其中小塌清、先支后清的原则主要是指如果塌方量较小的话,可以将塌方进行全部清除,在清除之前,必须要支护牢固塌方的顶部,防止出现继续塌落现象,避免塌方洞顶掉块砸伤工程施工人员。如果遇到一些围岩条件较好,在塌方体上只是局部出现破碎带、且范围也不是很大的话,可以先清除塌方体,接着在进行衬砌或者支撑处理。一般常用的支撑材料有工字钢、圆木好混凝土预制拱等。而对于大塌方,在没有查明塌方事故的性质和范围时,不能盲目的进行清渣。因为隧洞在第一次发生塌方后,其周围范围内的土石可能会继续坍塌,如果盲目地清除塌渣的话,很容易造成围岩四壁的平衡度下降,扩大坍塌的范围,为后期的施工处理工作增添了难度。对此,针对这种现象,根据大塌穿、先棚后穿的原则,采用开挖导坑和超前支护的方法。其中在超前支护方法的常用形式有以下几点:第一,超前小钢管或者超前锚杆,长度为3—5m,主要是用于锚固塌方前方的围岩;第二,超前管棚主要是用于锚固塌方的前方围岩,在特殊地段中,配以钢架使用。其中短超前管棚进行支护时,要选用其长度不能大于10m的小钢管,而在较长管棚超前支护时,选用长度为10—45m并且较粗的钢管,超前支护中使用的钢插板,其长度不能大于10m。此外,在穿过钢棚之前,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塌方进行支护和加固,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工作的环境。同时超前预灌浆管棚的支护工作必须要在塌方顶拱的范围内,并且地质地形与管棚之间要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塌方地段的两端形成一个棚顶,通过棚顶的保护,来支护钢支撑。接着逐步实施开挖进占,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边挖边衬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造成小型水工隧洞塌方的原因有很多,一旦发生塌方事故,如果准备不充分的话,在施工工艺上达不到要求的话,很容易造成事故的扩大化。对此,施工单位在进行隧洞施工之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勘察,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加大临时支护和衬砌工作,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提高水工隧洞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甄耀祖,姚大雷.浅谈小型水工隧洞的塌方预防及处理[J].四川水力发电,2008,27(z1):26-28.
[2]韦宏珍.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塌方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91-91.
[3]冯大为.小型水工隧洞工程塌方分析及处理措施[J].湖北水力发电,200 9,(3):60-62.
[4]刘全兴.浅谈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塌方处理[J].科技风,2009,(15):44-45.
[5]史永康,何雅静.浅析小型水工隧洞塌方处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1,(1):154.
[6]成义娟,高创.木里河沙湾电站SW/CI-6标涌水段隧洞塌方处理[J].四川水力发电,2011,30(z1):53-55.
相关热词搜索: 隧洞 水工 塌方 浅谈 预防上一篇:水工建筑物的养护和维修措施
下一篇:浅析水工挡土墙设计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