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证实。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mRS:0-2分)及转归不良组(mRS≥3分)。
1.2 临床资料的收集
详细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史。在入院次日行常规血液学指标检测、心电图、头颅MR等检查,由一名专业人员完成基线NIHSS评分及出院mRS评价。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验。
2 结果
2.1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单变量分析表明:转归不良组年龄(P=0.074)心房颤动(P=0.013)、基线NIHSS评分(P<0.001)和CRP(P=0.002)以及NLR(P<0.001)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
以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预后不良为应变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0.005);心房颤动(P=0.002)基线NIHSS评分(P<0.001)是早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见表1)
2.2入院时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临床预后的预测分析
ROC曲线下面积以0.5作为参考界值,入院NLR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 678(0.613~0.744),经过ROC曲线移动预测界值的观察,当入院NLR水平预测界值为2.78时,获得最大Youden指数为0.231,其敏感度为59.4%,特异度为63.7%。
3 讨论
脑梗死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并且存活者中50-70%患者遗留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NLR参与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稳定斑块的脱落可导致脑梗死的发生,而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也可诱发炎症反应。而对脑出血患者研究表明[3], NLR在脑出血患者中升高,并且高 NLR 与预后不良和大体积血肿相关,表明 NLR 可以作为评估影响脑出血的潜在预后指标。
本研究结果证实NLR、 NIHSS 评分及心房颤动与早期临床转归关系密切,即NLR、NIHSS 评分越高、心房颤动比例越高,患者早期转归不佳的风险性较高,反之亦然。 因此,NLR和线NIHSS评分及心房颤动一样也可应用于早期临床转归的评估。
在脑梗死发展过程中,机体处于应激和炎症激活状态,血循环中炎症标志物升高,其中中性粒细胞先到达缺血区,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等破坏血一脑屏障,并上调炎症相关的黏附因子,使其与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更多的炎性因子到达缺血区,加重脑水肿和脑损伤[4]。
综上所述,入院时NLR水平为一种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临床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作用。重视入院NLR水平偏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而且NLR是一个简单易行的炎性指标,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娜,唐晓芳,许晶晶, 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预测价值.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1):42-48.
[2] 陈慧, 陈苏娟.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脑梗死患者远期神经功能影响的预测价值.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 (6): 21.
[3] 马炜, 牛紫光, 孙毓锴, 等.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颅内出血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 39(11): 1219-1223.
[4] Shukla V, Shakya A K, Perez-Pinzon M A, et al. Cerebral ischemic damage in diabetes: an inflammat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2017, 14(1): 21.
相关热词搜索: 粒细胞 淋巴细胞 比值 预后 临床上一篇:城市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