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肿瘤内科患者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肿瘤内科患者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在疼痛管理理念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和心理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及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1、-0.167、0.818,P>0.05),护理后,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及NR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80、13.397、-15.718、11.319、-19.776、19.200,P<0.05),而干预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94、-6.210、-10.666,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6,P<0.05)。结论:基于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肿瘤内科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还能减轻其不良心理情绪,该方法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 疼痛管理理念; 护理模式; 肿瘤内科; 疼痛; 心理状态;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6.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6-00-02

根据WHO调查研究报道,推测至2020年,全世界范围内癌症患病率提高50%,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达到1500万[1]。疼痛是继脉搏、血压、呼吸和心率后的第五大生命指征,是指主观不愉快的一种反应。研究报道,50%的肿瘤患者均具有疼痛症状,其中有50%~80%的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未能获得明显控制,少数患者因不堪疼痛折磨而出现失眠、乏力、食欲减退、焦虑和抑郁等症状,这对患者日常自理、活动、交往能力及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2]。控制疼痛现已经成为实施人道主义的重要处理方案[3]。早前常规护理服务仅仅能满足肿瘤患者基础治疗,但在改善疼痛不适方面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探讨基于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模式对肿瘤内科患者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旨在为改善肿瘤内科患者疼痛和心理状态提供参考意见,现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排除标准:严重肺肝肾脏器功能异常,精神障碍,意识不清,严重营养不良,依从性较差。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5例。干预组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31~74岁,平均(50.1±3.2)岁;疾病类型:肝癌15例,肺癌16例,结直肠癌7例,胃癌7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3例,中专和大专30例,本科及以上2例。干预组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30~76岁,平均(49.8±3.6)岁;疾病类型:肝癌13例,肺癌14例,结直肠癌8例,胃癌10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6例,中专和大专24例,本科及以上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如根据常规护理方案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生理指征及健康宣教,遵照医嘱予以口服和静脉给药。

干预组患者在疼痛管理理念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疼痛管理小组。科室成立疼痛管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为科主任、护士长及专科疼痛护理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以及考核,加强疼痛规范化管理。(2)疼痛评估。管理小组综合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如疼痛位置、疼痛范围、疼痛程度、对疼痛认知度、影响疼痛的相关因素的等,根据疼痛评估内容采取针对性干预。(3)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镇痛药物种类、药物使用方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三阶梯止痛”内容、药物、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疼痛处理和疼痛药物的认知度,提升其治疗依从性。(4)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指导其采取听觉分散法、视觉分散法、触觉分散法等情绪转移方法来消除疼痛导致的心理压力。(5)疼痛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针对早前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度加强患者疼痛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疼痛定义、性质、类型、治疗措施、治疗副作用和缓解方法,同时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影像资料,以便提高患者对癌症疼痛的认知度,指导患者书写疼痛治疗日记,以便强化疼痛管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评价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价,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价,SDS评分以53分作为分界值,评分越高抑郁越严重,SAS评分以50分作为分界值,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通过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为0~10分,10分表示疼痛剧烈,0分表示无疼痛感,0~10分为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适,评分越高其疼痛程度越明显。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服务专业性、护理服务态度和就医程序等,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护理服务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及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及NR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95.0±3.8)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8±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6,P=0.000)。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肿瘤患者不断增加,而随着肿瘤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在疾病终末期患者可感到各种疼痛,日常生活质量明显变差[4]。根据WHO统计发现,全球范围内每天有300~500万肿瘤患者受到癌症疼痛的影响。癌症疼痛现已经成为晚期恶性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以忍受的临床症状之一[5]。虽然护理服务制度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癌症疼痛患者提供无痛服务获得广大医务人员的共识,然而研究报道,即使护理人员对肿瘤疼痛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服务,依然有多数患者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6]。另外,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较易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不但对患者心理状态带来影响,同时心理应激还会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鉴于以上分析,肿瘤内科对癌症疼痛患者加强疼痛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卫生部于2010年提出开展疼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建设活动,其目的主要为强化肿瘤疼痛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文献[8-9]报道,疼痛管理不但能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护理专业技能,同时还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这对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也有研究证实,疼痛程度的缓解对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放松疗法、情绪转移法和腹式呼吸训练法有助于缓解因疼痛和疾病带来的心理负面情绪[10]。本研究在对肿瘤内科住院的癌症疼痛患者进行护理时,遵循疼痛管理理念,有效制定相关护理程序,并对患者采取综合性的疼痛护理服务,如成立疼痛管理小组,加强规范化疼痛管理组织的建立,对管理小组成员加强培训以及不定期的考核,护理人员积极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予以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及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干预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本研究结果与陈小虹等[11-12]研究报道类似。

综上所述,基于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肿瘤内科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还能减轻其不良心理情绪,该方法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华桂珍,鲍春燕,杨丽娜,等.肿瘤科护士的疼痛知识、疼痛护理态度及行为倾向调查[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2):1356-1359.

[2]吕文静.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评估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6,37(1):239.

[3]张春琴,何炼英.护理干预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23(5):110-112.

[4]陈伟蓉,李伟.肿瘤患者疼痛与护理介入[J].黑龙江医药,2014,27(3):720-721.

[5]刘璐,万琼.规范化疼痛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姑息治疗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20):3290-3292.

[6]华红霞,王燕娜,任国琴.疼痛专科护理在降低恶性肿瘤癌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5):2077-2080.

[7]党翠云.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6,40(7):774.

[8]许静.整体护理对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1(3):97-98.

[9]隗合棉.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肿瘤科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4(6):67-69.

[10]邢伟华.优质护理在肿瘤晚期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4(4):88-90,170.

[11]陳小虹,王冰.中医情志护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9):155-156.

[12]谢玲玲.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13):1617-1618.

(收稿日期:2017-12-26)

相关热词搜索: 疼痛 内科 管理模式 肿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