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肿瘤化疗,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32~58岁,平均(44.50±3.7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44.20±3.10)岁;观察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4510±332)岁。所选取的患者均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排除有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严重认知障碍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饮食,正常摄取热能和各营养素,每日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量,保证患者的摄入量大于食谱设计量的80%。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进行营养支持,患者肺癌术后转入化疗科进行营养评估,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出每个患者的能量需求,制定出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患者的能量供给应在146~188 kJ/(kg·d)之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适当。重症患者全部用营养素代替日常饮食,轻症患者一日三餐日常饮食后另加1~2餐全营养素以补充其摄入不足的营养素及能量,并联合乳清蛋白制剂,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不同病情选择使用不同的营养制剂,按每日04 g/kg给予,连续口服20天,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进行胃管鼻饲。
1.3 监测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蛋白、血红蛋白、清蛋白的变化情况和肠痉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总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清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各个指标的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 论
肿瘤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不容易治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尽管肿瘤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单纯的手术疗法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需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联合化疗方法治疗,手术需消耗患者的体力,化疗也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4~6]。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还有手术和化疗所带来的痛苦,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体能不佳,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指标异常,血浆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下降,且长期的化疗还会导致患者化学药物的排泄和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肠痉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疗程延长[7~9]。长期的营养不良还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咽喉炎、口炎、胃肠道黏膜炎症等,增加发生营养不良的概率[10~12]。因此,在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需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的营养支持是一种较好的营养支持方法。患者肺癌术后转入化疗科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出每个患者的能量需求,制定出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患者的能量供给应在146~188 kJ/(kg·d)之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适当。重症患者全部用营养素代替日常饮食,轻症患者除一日三餐日常饮食另外添加1~2餐全营养素以补充其摄入不足的营养素及能量,并联合乳清蛋白制剂,给患者补充或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预防或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同时可避免细菌的异位,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概率,尽快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有利于对患者的内脏蛋白质进行调节,减少传送过程中营养物的代谢情况[13~15]。本研究发现,治疗后20天,两组总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清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各个指标的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疗效优于非肠内营养的常规饮食。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有较好的改善,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沈 颖,韩 婷,张玉兰,等.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对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效果观察[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6):108-111,115.
[2] 罗 茜,曹伟新,吴蓓雯,等.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消化系恶性肿瘤病人营养状况评价的意义[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15(4):393-397.
[3] 江志伟,黎介寿.肿瘤营养学的指南与实践[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1):1-2.
[4] 房晓勇.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癌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J].安徽医药,2010,14(6):689-690.
[5] 陈胜芳,崔春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1):49-52.
[6] 张 正,童雪霞.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5):1162-1163.
[7] 严 颖,龚继芳,张小田,等.消化道肿瘤化疗及靶向治疗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对策(附25例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5):57-60.
[8] 路 潜,赵 明,庞 冬,等.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2):1067-1069.
[9] 常方芝,孙方利,马文香,等.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治疗研究[J].上海医药,2007,28(11):523-525.
[10] 杜 媛.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改善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疲劳状况的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14-15.
[11] Thoresen L,Fjeldstad I,Krogstad K,et al.Investigation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J].Journal of Nursing Scie,2011,26(9):26-29.
[12] 童宜欣,陈清贵,卞 毅,等.含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对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0,29(10):1302-1305.
[13] 卓银霞,热依娜,李 萍,等.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22-724.
[14] 王 群,杨志刚,严 俊,等.胃肠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状况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6):1358-1360,1361.
[15] 周 莉,杨 晶,徐秀娟,等.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营养风险变化的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1253-1255,1301.
(收稿日期:2015-02-04 修回日期:2015-04-27)
(编辑:梁明佩)
相关热词搜索: 营养 化疗 制剂 肿瘤 蛋白下一篇:胰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