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B超检查腹部肿块误诊26例分析

| 浏览次数:

摘要:B型超声诊断腹部肿块为临床最常用方法,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检查了99例腹部肿块,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86例,B超检查误诊13例,误诊占12%。为了今后更准确地诊断腹部肿块的来源与性质,特将其临床病理及图像资料、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总结,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关键词:B超 腹部 误诊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96-01

B型超声诊断腹部肿块为临床最常用方法,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检查了99例腹部肿块,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86例,B超检查误诊13例,误诊占12%。为了今后更准确地诊断腹部肿块的来源与性质,特将其临床病理及图像资料、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总结,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超声诊断仪为日本产Alk SSD-256型实时线阵型,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及检查方法均按常规进行。本组腹部肿块的误诊分为3种类型:①漏诊即B超未能发现肿块;②未能提示肿块来源;③判断肿块来源错误。B超漏诊1例,为回音部肿瘤,声像图仅见气体强回声和不全性肠梗阻。未能提示肿块来源的8例,B超提示上腹部、腹腔,盆腔色块而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肠系膜炎性肿块1例,小肠系膜脂肪瘤1例,恶性组织细胞瘤1例,腹膜后脂肪瘤1例,中肾管囊肿1例,回首部瘤1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小肠恶性肉瘤1例。B超判断肿块来源错误3例,其中腹腔肿块误诊2例,腹膜后肿块误诊1例。

2 讨论

未能提示肿块来源及腹部肿块来源错误的为本组最常见的误诊类型,占90%。本组这种类型的失误主要见于腹膜后肿瘤和肠系膜肿瘤,腹膜后肿块易于误诊的原因,是肿块距腹壁较深,探查时因腹腔内胃肠道的气体干扰,图像显示欠佳,腹膜后肿瘤呈少见,但其组织来源和组织类型繁多;以及肿瘤体积过大与邻近器官解剖关系紊乱等因素有关。在判断腹部肿块来源是否来源于腹膜后时,必须熟悉腹膜后的正常解剖,以腹膜后的大血管为总纲,分辨其位置,观察血管的变异情况来判断肿瘤的位置,还应作侧卧位多方向探查,及深呼吸状态下实时观察。一般而言,肿块不会因体位改变或肠蠕动而变化,深呼吸时观察肿块很固定;多可见“越峰征”。从前腹部探查,气体及腹腔实质性器官常位于其腹侧或两侧即腹膜后肿块仅于其前方见到肠道气体回声。从背部探查肿声像图常较片腹壁探查清晰,在膝胸探查时肿瘤呈“悬吊征”为腹膜后肿瘤的特征。“假肾征”多为肠道肿瘤,饮水后探查确定胃和胰腺肿瘤,实时观察肿块与某器官同步活动时对确定肿块来源也极有帮助。如肿块与腹腔实质性脏器无关而与肠管相邻,且有较大幅度的左右活动,则提示为肠系膜肿瘤,当胃肠肿瘤无“假肾征”声像图表现时,可在饮水或水灌肠后探查,以显示肿块与胃肠道的关系,尽管如此某些腹部肿块,特别是巨大肿块来源的判断仍有困难,此时应选择CT等其他检查进行对照

B超漏诊腹部肿块占病例10%,均为肿瘤引起慢性不全性肠梗阻,图像仅见充气的肠神而未见肿块光团,因此,对疑有腹部肿块而B超仅见高度的肠管胀气者,应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或服用泻剂,排除胃肠过多的气体后再行检查,以免漏诊。

B超判断腹部肿块来源应结合临床特点,综合分析,以降低漏诊和误诊。

相关热词搜索: 肿块 误诊 腹部 检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