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浅谈平湖市农村雷电灾害原因及防护措施

| 浏览次数:

摘要在雷电多发季节,由于各种原因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它直接威胁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农村雷电灾害已经成为农村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对平湖市典型的农村雷电灾害分类分析,指出当前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导致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及农村防雷的防护对策,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将农村防雷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浅谈;农村;雷电灾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P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2-0212-01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对我们而言,它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雷击建筑物、公共设施、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或受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危及人身安全、导致电力设备和油库、气库等发生火灾等。因此,它直接威胁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河南防雷减灾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全社会防雷减灾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组织管理机构尚不够健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防雷减灾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强化等,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仍一定程度上成为防雷减灾管理的盲区,农村的防雷工作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通过农村典型的雷击灾害分类分析,探讨农村防雷安全措施。

1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

浙江省平湖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平湖市位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区,具有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特点,季风是影响本区域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冬冷夏热为特征,主要气象灾害为春季冰雹、夏秋干旱、強雷暴天气、台风热带风暴影响和年末连续大雪冰冻天气。由于受季风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根据平湖气象站自1954年至2001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全年雷暴日数24天最多年雷暴日数:43.0天,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是防雷管理工作的簿弱环节,据有关部门防雷减灾调查资料分析,农村雷击灾害约占总数的3/4左右,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电视、电话、有线电视等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特别是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农村占80%以上。数据表明,雷电灾害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危害程度上都是触目惊心的,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甚至盲区。因此,让广大农村了解雷电相关知识、增强防雷意识、强化防雷措施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十分有利。

2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类

2009年2月22日上午10时左右,曹桥街道区域发生一起雷击事故,春雷击穿了曹桥街道曹桥村一韩姓农户刚刚建好的四层新楼房顶,除了房顶和中间的墙体同时被击穿外,所有的电源线路全部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万元。同时,该村还有多家农户的电脑、电视机等电器设备在本次雷击中损坏。近年来,农村地区的雷击灾害损失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许多农村家庭都用上了电视机、电话机等家用电器,殊不知这些家用电器都是“引雷人室”的罪魁祸首。这主要是因为:

1)农村的房屋多为农民自己修建的,在建设时由于没有相应的防雷避雷知识,其房屋根本没有任何雷电防护装置。

2)为增加电视节目的接收效果,农村的电视接收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上方高于屋顶10余米的位置,且多用竹竿作为支撑,一旦有雷暴产生,雷电极易与金属接收天线接闪,再由天线馈线引入室内,从而造成电视机及室内其他设施的损毁或人员的伤亡。

3)农村的电力线路、电话线路多是由较为空旷的电杆架空支撑引入的,遇到雷雨天气,雷电流就沿着天馈线进入屋内,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随意的架空引入住房,造成室内设备损毁和人员伤亡。

4)防御雷电灾害意识不强。防雷意识淡薄直接导致农民防御雷电能力低下,不关心,不了解,更不懂得在雷电天气条件下自我防范,在雷电灾害面前显的束手无策。

5)雷电预警信息不能及时获得农村相对比较广阔,农民居住也比较分散,通讯设施相对落后,雷电预警信息不能及时传到农村,农民群众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很可能给农民群众带来雷击事故。

6)防御雷电灾害管理不力,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大部分农民都有意逃避管理,不愿意接受雷电防御技术人员提供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查和质量检测等服务工作,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雷电防御主管部门对农村雷电防御安全管理工作也不完全到位,措施也未完全跟上。农村建设行政许可尚不健全,没有把雷电灾害防御装置纳入建设行政许可的内容。

3措施

1)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预警应急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强对流等天气的预报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警机制,努力提升应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加强气象监测体系建设,灾害天气报警系统和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并加强与周边县市气象灾害的联防工作。

2)进一步加大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力度。加大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投入,加强针对农业特色产业的特殊气象产品服务,提高气象监测的覆盖率和多样化水平。做好农村科学防灾的气象科普服务工作,通过气象科普讲座、发放气象防灾宣传手册等形式,提高农村气象防灾知识普及,提高农民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3)依法行政,强化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切实履行气象灾害防御管理、雷电防御管理、气象信息统一发布。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嘉兴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嘉兴市人民政府令第38号)等有关防雷减灾安全管理的规定,把防雷安全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切实加强防雷宣传和科学普及。加强对易燃易爆和人员集中场所、重要设施的雷击风险评估、预警预报工作。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努力减少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在《民生直通车》和《今日关注》栏目中进行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同时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对较大的事故,特别是有人员死伤的事故进行详细勘察,分析成灾原因,教育群众提高科学防雷知识。做好新建工程项目的设计技术评价,施工跟踪检测工作。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安全隐患的发生。

4结语

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有自然、人为和社会的因素,从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中吸取教训,采取相应的雷电灾害防护对策和措施,能有效减轻或避免雷电灾害给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的危害。从2006年底,我省建成了雷电监测定位网,11个探测站覆盖了全省,可实现雷电的连续监测。当雷电放电时,这些灵敏的监测设备能迅速监测到雷电信号,并比较精确地计算出雷电放电的时间、方向和位置,范围一般在几百米之内。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计算后,再数据传送到省防雷中心,从而对全省的雷电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对未来半小时到48小时的雷电作出大致预测。

参考文献

[1]李彩莲,王洁,杜建忠.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调查分析以及思考建议.

[2]韩文生,卢学峰,杨东旭等.电源防雷器级间能量配合分析.气象与环境科学[J].200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2000.北京:中国计划才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钱爱萍(1973—),女,浙江平湖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防雷检测与审核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平湖市 雷电 浅谈 灾害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