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农药—重金属铅复合污染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 浏览次数:

摘要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农药与重金属的污染現状,探讨了农药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的生态毒理效应,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加强研究农药-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环境生物影响的机理,短期与长期研究并重。

关键词 农药;重金属;复合污染;生态毒理

中图分类号 X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06-0021-05

Research Progress on 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Compound Pollution of Pesticides and Heavy Metals

WANG Xiaolan, QIAN Jiaojuan, LIU Qinyu et al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llution of pesticides and heavy metals at home and abroad was described, the 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compound pollution of pesticides and heavy metals on soil microbes, plants and animals we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prospected,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pesticide heavy metal compound pollu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mphasizing bot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esearch.

Key words Pesticides;Heavy metals;Compound pollution;Ecotoxicology

我国是农药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据农药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农药总产量为132.8万t,其中除草剂占622%,杀虫剂占22.8%,杀菌剂占12.7%。但随着农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大面积推广使用,其污染效应也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研究表明,所施除草剂20%~70%会长期残留在土壤中,杀虫剂也只有10%~20%附着于作物表面,大部分残留通过降雨、沉降和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排放,使重金属污染成为危害很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随着工农业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进入环境并共存,多种污染物共存时,往往会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改变彼此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性。

关于复合污染,国内学者周启星等[1]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复合污染的定义,指存在于同一环境介质或生态系统同一分室的2种或2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环境污染物之间发生联合作用的现象。近几年,有学者主要集中于农药与金属复合污染的效应及农药复合污染物对土壤动物(蚯蚓)、微生物和植物的生态毒理影响进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2-5]。但总体看来,环境中重金属-农药复合污染的生态毒理研究仍面临许多问题[6],其中效应与机理研究是复合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复合污染的关键[7]。因此,农药-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已成为生态毒理领域较为关注的热点。笔者对农药-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植物以及动物影响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综合分析,对一些研究热点和需要强化的方面进行展望。

1 农药与重金属污染现状

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辛硫磷、水胺硫磷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丁硫克百威、灭多威、仲丁威等)、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 阿维菌素)、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三氮苯类除草剂(阿特拉津、西玛津等)、杀菌剂[百菌清、多菌灵、三唑类(三唑醇、三唑酮)、戊唑醇等]等农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相加、协同等复合效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健康造成的危害可能超过单一农药残留。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毒死蜱和乙草胺残留量为0.05、0.10 mg/L,而水田中乙草胺最高允许浓度为0.01 mg/L[8]。在我国松花江的沉积物中检出乙草胺浓度在0.47~11.76 μg/kg[9],淮河流域的沉积物中检出浓度为3 900~6 600 μg/kg[10]。有报道显示,乙草胺在表面水中的浓度在0.05~2.50 μg/L[11],在山东莱州湾和胶州湾的海水中最大浓度达78.5 ng/L,2003—2004年北京官厅水库检测到的残留浓度最大为1.50 ng/L,平均浓度为055 ng/L[12]。莠去津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区耕层土壤中平均残留量为 0.018~0.116 mg/kg;乙草胺残留量为0.010~0235 mg/kg[13]。有研究表明,我国有机磷农药在四川茶园土壤中的检出率高,检出点数为150个,检出率达35.46%,其中水胺硫磷的检出率为9.22%,最大残留量为0.062 mg/kg[14];2009年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在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对常见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选取的45个样品中,40个样品检测出50种农药残留,30个样品至少5种以上残留农药。有报道称,泉州湾中养殖贝类体内有机氯类农药总残留浓度为158 ~ 257 ng/g(DW);汉江黄颡鱼肌肉中六六六(HCHs)含量平均为 0.48 ng/g(WW);滴滴涕(DDTs)含量平均为24 ng/g(WW);鲫鱼肌肉和肝脏中氯氰菊酯的残留浓度分别为5.4和7.2 ng/g(DW)[15]。这给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带来了风险隐患,目前已成为社会与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研究进展 重金属 农药 效应 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