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不同杀菌剂防治茶园赤星病效果研究

| 浏览次数:

摘要 不同药剂防治赤星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86.18%,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71.5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66.50%,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59.52%;施用农药比不施农药增加收入4 963~7 705元/hm2,其中50%多菌灵防效和增效效果较好。

关键词 茶园赤星病;杀菌剂;防效;产值

中图分类号 S435.711;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3-0200-01

纳雍县属黔西北地区,海拔为1 052~2 476 m,茶叶种植面积为1.34 hm2,有高山生态茶叶之乡之称。茶园赤星病是纳雍县高山茶园的一种主要病害,多于早春3月在茶树幼嫩芽叶上发生,染病后的茶树生长不良,芽叶细小,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制成的干茶带苦味,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严重危及早春名优茶生产[1-2]。为更好地防治茶园赤星病,保障名优茶生产健康发展,特进行了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在纳雍县大自然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场进行,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海拔1 880 m,土壤类型为黄壤,pH值为6.4,有机质含量丰富。施药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山东潍坊双星农药有限公司生产),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四川省川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四川省川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四川省川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试验作物为福鼎大白茶,树龄18年。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A);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B);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C);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D);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共15个小区,各小区的品种、施肥及田间管理水平一致。

1.4 试验方法

采用东方红-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喷孔直径为1 mm,严格按照试验设计用药量和用药时间均匀施药,2011年4月25日第1次施药,5月2日下午第2次施药,5月9日下午第3次施药。试验期间天气情况为:4月24—25日阴有分散阵雨,日均温度16.5 ℃,降雨量为13 mm;4月26—29日晴到多云,日均温度19.0~21.5 ℃,最高29 ℃,最低12 ℃,相对湿度65%~75%;4月30日至5月2日晴到多云,气温13~25 ℃,湿度81%;5月3—10日晴到多云,气温13.0~26.5 ℃,湿度76%;5月11—16日阴有阵雨,气温13.0~27.5 ℃,湿度80%(数据由纳雍县气象局提供)。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于4月24日、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共调查4次,每小区采取随机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株,每株分上、中、下调查10片叶,每次共调查150株,每次调查叶片数及叶片均相同。根据调查病叶计算病叶率及防效。

病情分级标准如下[3-4]:0级为全株叶片无病斑;1级为 <5%的叶片上有个别病斑;3级为6%~25%的叶片上有病斑,或单片叶病斑点小于5个;5级为26%~50%的叶片上有病斑,或单片叶病斑点小于20个,病斑面积小于叶片面积50%;7级为51%~80%的叶片上有病斑,或单片叶病斑点小于50个,病斑面积小于叶片面积80%;9级为>80%的叶片上有病斑,或单片叶病斑点大于50个,病斑面积大于叶片面积80%。茶园赤星病植株症状及病情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I=■×100(1)

式(1)中:I为病情指数;di为严重度级值;Ii为各级病株数(或病叶数);L为调查总株数(或总叶数);D为最高级值。

校正防效(%)=(1-■)×100(2)

式(2)中:CK0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从表1可以看出,第1次施药后7 d,病情与CK相比呈下降趋势,但由于菌原基数大,比施药前略有上升;第2次施药后7 d,处理C、处理D病情得到控制,但处理A、处理B的病情略呈上升趋势;第3次施药后7 d,4种药剂病情均有下降,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的病情指数分别由药前11.23、11.01、10.87、9.11变为20.88、16.94、6.90、11.91,而CK的病情指数却从药前的11.16上升至51.26,各处理防效分别为59.52%、66.50%、86.18%、71.54%。由此可以看出,4种药剂防效明显,以50%多菌灵防效最好,75%百菌清防效次之。

2.2 茶叶效益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CK的小区产值分别为114.97、116.10、120.39、118.77、105.04元,折合产值分别为57 483、58 050、60 195、59 385、52 520元/hm2,施用农药比不施农药增加收入4 963~7 705元/hm2,其中50%多菌灵增值最多。4种药剂处理的产值与对照差异极显著,4种药剂处理间除处理A与处理C差异显著性外,其他处理均不显著。从品质上比较,4种药剂处理的优质茶明显多于对照处理,特别是50%摘芽头数为262.58个/m2,比对照区多4.16个/m2,使小区产值增加,特别是多菌灵还有显著增加百芽重的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多菌灵能有效控制茶叶赤星病的危害,可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最终实现增产、增收、增效[5-6]。因此,50%多菌灵是防治茶叶赤星病的首选药剂。

4 参考文献

[1] 阮雪莲,文有良.临沧山区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危害规律研究[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09-110.

[2] 常玲.2010年全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概述[J].中国植保导刊,2011(10):49-51.

[3] 钱敬智.广德县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1(15):145-146.

[4] 谢敏,柯文.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11(4):36-37.

[5] 适宜茶园使用的主要微生物杀虫剂[J].蚕桑茶叶通讯,2011(4):39.

[6] 邓鑫州,黄连桂,邓荫伟.5种药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9653-9654.

相关热词搜索: 杀菌剂 茶园 防治 效果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