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在已建立的社区助产机构、区妇幼保健所和市级妇幼保健中心四级网络设施的基础上,以上海市静安区内孕产妇相关卫生数据及孕保资源为例,通过微信平台为区内孕产妇提供孕期知识宣教、信息提醒、健康管理、健康干预、服务预约、检验检查和结果查询等服务。实践证明静安区孕保微信平台的建设整合了区域内孕保服务资源,并以“互联网+”模式将区内孕保服务延伸至个人及家庭,有利于提高孕保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率。
关键词: 孕妇保健; 微信; 互联网+; 区域卫生; 便民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gional health care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regional health unit, parturient insitute, district health clinic and municipal center, health data and health care resources, we construct pregnant and parturient women health care WeChat App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Jingan District provides these women services such as prenatal knowledge education, information reminder, health management, health intervention, service appointment, inspection results query, etc. By integrating service resources effectively and using "Internet plus" mode, Jing’an District extends pregnant and parturient women health care services to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via WeChat App, 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and service efficiency of the resources.
Key words: Pregnant and parturient women health care; WeChat; Internet plus; Regional health; Convenience to people
0 引言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于2017年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议上介绍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累计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妇女儿童健康问题依然突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并指出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要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优化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现有较多研究实践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新型孕产妇健康管理模式,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孕产妇便民服务能够大大提高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提高孕妇随访依从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明显提高孕产妇满意度,显著缓解孕产妇情绪[1-4]。为适应形势的需求和促进区域妇幼信息化建设,推进妇幼健康管理的转型,上海市静安区建设区域微信孕保应用,探索区域孕保服务新模式。
1 孕保微信应用建设
1.1 建设基础
1.1.1 业务基础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的产物[5],上海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已建立市区二级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妇幼保健服务对象从区域妇幼保健业务体系中获取相应的妇幼保健服务,业务体系由区内有关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以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组成。其中,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妇幼卫生工作的计划制定、监督和组织者;妇幼保健机构对妇幼保健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指导,是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的主体;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承担产前检查、分娩、《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和医疗救治等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产前检查、产妇访视、新生儿访视等服务;乡镇卫生院承担产前检查、分娩、产妇访视、新生儿访视等服务。从信息化角度分析,静安区孕保涉及的服务功能单位、提供的服务及流程已较为完备与规范,如图1所示。图1为孕保微信应用实践,提供了规范化及系统化的服务支撑。
1.1.2 信息化建设基础
自2010年开始,上海市统一建设以区域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为依托的市、区二级妇幼保健系统,系统以妇女儿童健康档案为核心,集妇保、孕保、儿保及其他相关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静安区已落地推广区级妇幼保健平台二期,平台汇聚全区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公共卫生机构的妇幼保健相关信息,以及市区两级各类业务联动相关的信息,为区县内部以及与本区县以外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协同提供支撑服务,其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孕保系统作为区妇幼保健平台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孕产妇和新生儿(含胎儿、围产儿)的全程服务和监管,是孕保微信应用数据及信息的交互基础。
静安区于2016年年中已建成区域卫生微信平台“健康静安”,为居民提供咨询、预约、查询及支付等线上健康服务。“健康静安”是一个基于应用,后端服务部署于互联网云端,前端基于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业务应用部署,在医院端和区域平台端分别部署前置服务器提供接口服務,使云端服务器能与区域平台的健康档案服务以及医院现有的HIS系统、LIS、RIS等系统联接并交换相关数据,整合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通道。“健康静安”微信平台为孕保微信应用的建设提供平台架构基础。
1.2 应用设计
静安微信孕保应用将区内信息化及孕保等卫生资源进行整合,以微信公众号平台为载体,以区内孕产妇相关卫生数据及孕保资源为基础,以互联网+孕保服务的个人用户体验为核心,为备孕人群或孕妇家属、妊娠中孕妇、已分娩产妇提供孕保服务。
根据前期调研工作总结,设计静安微信孕保应用模块功能包括个人信息及提醒、当前孕期知识推送、筛查诊断状态及内容介绍、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自我检测、预约登记、预防接种及产检报告查询,各应用功能描述见表1。
2.1 创新孕保服务模式
静安微信孕保应用创新孕保服务模式,以孕产妇为中心,借助“互联网+”将微信应用与孕保系统有机结合,根据孕产妇实际需求及已有区域孕保卫生信息资源设计应用功能,通过微信应用将个性化孕产期服务延伸至管理人群手中。通过静安孕保微信应用,孕产妇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个人相关孕保期健康信息及对应服务信息,及时获取高质量健康管理建议,实现家庭自助式健康监测信息记录及监测,真正由被动妇幼保健服务接受者转为主动参与者,由疾病管理为中心思维转为健康管理为中心,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2.2 高效整合利用区域卫生孕保资源
作为一款移动端的轻应用,静安微信孕保应用为日渐完备的区域卫生孕保资源提供了高效到达管理人群的便捷通道。现阶段,静安区孕保系统已能初步实现全区孕保相关机构业务协同,孕保信息互联互通及市区两级各类业务联动。近几年,缺乏本地卫生行业资源支撑的一大批互联网产品已在母婴领域得到广泛使用[6], 表明该领域年轻80后、90后人群对于互联网形式孕保资源需求迫切。在此形式下,静安区以互联网思维对区域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并考虑用户互联网使用习惯,通过微信平台应用开发来实现区域孕保資源的高效利用。
2.3 “互联网+”弥补平台短板
原有妇幼保健平台中的孕保系统与孕产妇在健康管理方面只能达到弱关联程度,“互联网+”的出现弥补了平台短板,将末端孕产妇健康管理真正纳入信息采集及服务覆盖范畴。孕保服务涉及孕产妇婴儿服务对象群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助产机构、托幼机构、妇幼保健医院等相关机构,完整的孕保服务具有长时间跨度和多机构协作的特点,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历来都是孕保工作的重点[7]。2017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母子健康手册推广使用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母子健康手册以计划怀孕妇女、孕妇、儿童家长自我监测和自我记录为主,医务人员健康检查记录为辅,微信端的应用为孕产妇自我健康管理及信息采集上传提供便捷途径。孕期知识宣教、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等为妇幼平台服务增加了新的内涵。
2.4 便民服务改善区域形象
静安微信孕保应用以方便孕产妇使用为立足点,根据孕产妇孕周推送服务提醒、孕期知识,提供自我监测管理,检查报告查阅、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等周到细致服务。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架起了区域孕保服务管理机构与孕产妇家庭之间互动的桥梁,拉近了与服务家庭的距离,提高孕保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区域卫生机构在居民心目中的形象。
3 总结
静安孕保微信应用以区内孕保系统为支撑,通过互联网手段,在实现居民统一身份注册与实名认证服务的基础上,为区内孕产妇提供信息提醒、孕期知识宣教、健康管理、健康干预、服务预约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服务,开拓了孕产妇健康宣教的新渠道,建立了家庭自助式健康信息采集及监测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孕周服务提醒与检查结果自动推送。本应用将区内孕保服务管理关口前移,引导孕产妇更加关注日常健康管理,有力推动区域卫生服务转型,丰富区域妇幼保健工作内涵[8]。随着国家全面两孩政策的发布实施,探索开发母子健康手册相关APP、微信公众号等客户服务端,并实现与妇幼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便民惠民的母子健康服务,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建设内容,静安区将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及实际需求,将微信应用的数据支撑层进一步扩展,实现与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等妇幼保健子系统的互联互通,并基于此,提供更为全面和便利的微信应用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欢, 刘星. 微信平台妇幼保健模式对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J]. 上海医药, 2018(2):54-56.
[2] 孙洁, 励晓红, 花静,等. 应用微信群在上海开展婴儿母亲健康教育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1): 14.
[3] 黄琴, 郑雯珏. 基于微信平台的互联网模式与传统随访电话模式进行高危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效果比较及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 7(25): 359-360.
[4] 胡春华, 李济金, 吴艳,等. 基于微信平台进行妇幼保健服务模式的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6(8):1386-1388.
[5] 粟泉, 盛小奇, 李博,等. “掌上妇幼”平台建设对全省妇幼分级诊疗和中医妇科工作的探索[J]. 中医药导报, 2016(4):124-125.
[6] 贾万梁, 朱丽萍.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22):2894-2897.
[7] 陈平, 帅仁俊, 苏逸飞,等. 移动APP在区域妇幼保健领域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6, 31(9):149-151.
[8] 吴倩岚, 王菁, 何秀玉,等. 移动医疗APP在妇幼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5(2):217-220.
(收稿日期: 2018.07.15)
相关热词搜索: 便民服务 探讨 区域 系统 微信端孕保下一篇:刘红梅: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