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生育关怀 亲情牵手”活动见成效
今年以来,孟州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与团市委联合在全市开展了以“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为主题的“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指示精神,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开展亲情牵手活动。组织动员各界青年与独生子女夭亡、病残和独生子女父母病残的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当“亲情儿女”,给老人以生活照料和亲情温暖。
二是开展精神慰藉活动。社会各界青年利用平时打电话慰问,在节假日和闲暇时间上门看望陪伴老人,帮助他们做家务,陪老人聊天等方式进行亲情服务,帮助老人摆脱精神空虚。
三是开展经济帮扶活动。在重要节日期间,市人口计生委、市计生协会和团市委联合进行走访慰问,送去必要的生活用品,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多种形式帮助结对家庭发展生产,勤劳致富。
“生育关怀 亲情牵手”活动开展以来,有93个独生子女夭亡、伤残和独生子女父母病残家庭与社会青年、共青团员结成了帮扶对子。孟州市各级计生协多方筹措资金,开展了精神慰藉、生活慰问、生产帮扶等关怀行动,慰问、走访、服务牵手家庭350余次,有500余名志愿者参加宣传活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徐晓华)
信阳市稳步推进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
今年以来,信阳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宣传出生缺陷干预知识,提高群众对出生缺陷干预的认识。全市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口学校共举办培训班7654期,培训人员213.46万人次。市计生部门印发宣传品261.5万份,同时以国家级优质服务县罗山县为试点,指导各县区开展以免费婚前检查、宫内感染监测和复合营养素补充为主的干预措施。通过抓好规范服务阵地、规范现场操作、规范服务行为,来有序开展工作,取得群众信任。目前,群众对出生缺陷干预的认识明显提高,各项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正稳步推进。 (李传祥熊林高)
豫鲁两省黄河岸边话计生
地处黄河“豆腐腰”处、隔河相望的豫鲁两省范县、郓城县等八县区,边界犬牙交错,姻亲交织,人口流动频繁。为了提高对流动人口的计生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9月28号,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台前县,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鄄城、郓城,济宁市的梁山县、巨野县、嘉祥县共计两省三市八县区聚首历史名城山东省郓城县,召开豫鲁八县区协作区域联席会议,初步形成两省八县区计生服务管理 “一盘棋”、无省界的新局面。
会议就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以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同时建立了协作区域联席会议制度、信息相互通报制度、协作管理制度、联合清查“两非”活动制度等四项制度。
两省计生协作区的建立,将使流动人口无论在哪里都能得到更多的、周到的服务,使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从而形成“信息共享,合作共赢,发展共进,”共同激活大计生的新格局。 (王长虹)
商水邓城镇三百多计生户享受“水优惠
今年4月份以来,河南省商水县邓城镇党委、政府把解决群众吃咸水苦水问题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多方筹资400多万元,打了2眼深水井,建设了水厂,陆续为杨湾、范庄、徐庄、黄宅庄、邓城等8个行政村4800户群众通上自来水。
截至目前,邓城镇8个行政村的2万多口人已告别咸苦水,吃上了甘甜水。其中,为体现计生光荣户的优越性,该镇党委、政府率先对这8个行政村的独生子女户、双女绝育户、计生户实行优先安装自来水、免费安装自来水和免费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
如今,这8个行政村的360家计划生育光荣户均已享受到该优惠政策。不少计生光荣户高兴地说:“计生光荣户就是好!我们处处享有优惠。”杨湾行政村的双女户王二英兴奋地说:“两年前,镇计生协从幸福工程项目中给俺拨款3000元,又帮俺从信用社解决1万元小额支农贷款,使俺建起了庭院养猪场。去年,俺靠养猪收入了2万多元,今年又收入了3万多元。今年,俺的大女儿考上了大学,镇计生协给俺女儿送来2000元作为学费。8月份,村里通上自来水,俺是第一批先通水的用户,而且还免除80元安装费。村民们都羡慕俺,说俺双女户真光荣!”
(乔连军 毛孟杰 张亚光)
长葛市大学生“村官”上任先上“人口计生培训课”
近日,經过笔试、面试等层层考核,长葛市378名备受社会关注的大学生“村官”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又一支“生力军”。而这些大学生村官们上任的第一课,便是“人口计生培训课”。
长葛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始终把它作为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先上“人口计生培训课”,便是该市重视和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又一新举措。
大学生“村官”本身所具备的年轻有闯劲固然是他们所具备的优势,但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的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性强,覆盖面广,涉及千家万户,之前他们真正接触和了解到的知识很少。鉴于此,长葛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全市最近新上任的378名大学生在任前进行计生业务培训,具体由市、乡两级人口计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截至目前,该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举办大学生“村官”人口计生培训班32期,共计96课时。
通过培训,大学生“村官”们纷纷表示,要在平时工作中,主动学习计划生育知识,熟练掌握计划生育政策,提高自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服务的能力。被分到后河镇丁庄村的“村官”娄盼盼在与村两委成员见面的时候,不仅询问和了解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村里的计生工作问得更是详细。全村总人口多少、出生率高低、独生子女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等等,问的问题很专业。娄盼盼笑着说:“俺妈就是俺村上的计划生育管理员,特别是上了‘人口计生培训课’后,对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更多了。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对今后做好村里的工作十分有利!” (李航)
石桥镇计生户喜得良种
“政府对计生户真好,免费给俺发麦种。”不久前,在宝丰县石桥镇“计划生育农资超市”免费领到50斤优良小麦种子的计生双女户柳玉仙激动地说。
为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石桥镇计生协对计生双女户每户免费补助“周麦16”种子50斤,切实让计生双女户在经济上得实惠,在生产生活中得帮助。据了解,该镇有18户计生双女户领到了政府免费发放的小麦种子。 (姬鹏 杨红莉 王廷要)
淇滨区举办巡回演出倡婚育新风
为了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营造有利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良好环境。连日来,鹤壁市淇滨区人口计生委结合当前“人口文化宣传月”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了以“倡导婚育新风,构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巡回演出。
他们组织社区婚育新风文艺宣传队20余人,聘请作家将婚育文明内容编成相声、快板、戏曲、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利用群众农闲时节,深入到乡村,利用文化大院舞台进行巡回演出,广泛传播婚育新风,有效丰富了育龄群众文化生活和人口文化大院活动内容。 (牛海军)
郑州市二七区开展性别比专项治理行动
10月16日~20日,在郑州市二七区性别比专项治理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下,区人口计生委联合卫生、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抽调区、乡(街道)、社区三级网络体系成员50余人组成两支精干联合执法队伍,在对全区现有医疗机构、诊所、药店、性保健品店广泛排查的基础上,针对问题相对集中、隐患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两非”窝点、都市村庄、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及村委所在地等重点部位,对涉嫌进行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擅自实施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黑诊所”、“黑B超”、违规药店和性保健品店等场所展开了大规模、拉网式清理、清查。活动中,共清查个体诊所、药店45余家,收缴涉案缩宫素等终止妊娠药品50余盒、节育环50个,没收产床4张、手术器械2包、灯箱广告20 个、B超5台,为维护二七区正常生育秩序,促进性别比平衡、优化人口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敏魏丹)
新野县实施“7 3 3”工程惠及百姓
新野县上港乡把计划生育小康工程纳入到“十一五”整体规划,整合利用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制定七项优惠政策,对计划生育户实行“三个”帮扶、“三个”优先,使计生户切身受惠。
这七项优惠政策为:对子女考入一本以上高等院校和县一高的计生户家庭分别奖励5000元和2000元;对中小学计生户子女实行“两免一补”;为计生户家庭成员全额交纳参加合作医疗的费用;年终集体分红对计生户按二份分配;企业对计生户免费优先培训上岗;对计生户优先在主干道两侧审批宅基地;村干部、致富能人带领计生户脱贫致富。
“三个”帮扶为:一帮项目。利用工业小区优势,为计生户寻找致富门路,发展生产,兴企富民。二帮资金。对新上项目办企业的计生户帮助协调资金,解决小额贷款。三帮技术。聘请专家举办科技培训班,为计生户免费培训技术。
“三个”优先为:优先提供致富信息,优先招工进厂,优先批给项目场地。 (李 琳)
登封市:计生家庭奖励费独生子女获优惠
今年以来,登封市以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为目标,全面落实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积极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以“奖”为主,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在政治上感到光荣,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生活上得到保障。
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对农村14周岁以下的8805户领证独生子女家庭,共发放2008年度每户12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05万元;对15~18周岁的1759户领证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约21万元;
兑现节育奖。对172户领证独生子女节育家庭,每户发放120元的节育奖,共2万多元,又为3899户计生双女节育家庭发放节育奖47万元。同时,对4户符合生育条件自愿放弃二孩生育证家庭发放奖励费1万多元;
升学照顾。落实农村329名独生子女在初中升普通高中时加10分的政策。
(景瑞敏 刘少山 石水欣)
郑州市淮河路办事处:让生殖健康“走”进家庭
为了加强对出生缺陷的干预,郑州市淮河路办事处计生办制定了预防因客观引起的出生缺陷的管理方法:
1.对育龄群众进行登记上报,并进行年龄段的归类,以更好地掌握育龄群众的基本情况。2.组织辖区66名基层计生专干进行专业培训,使她们对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工作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3.积极进行宣传,倡导新婚夫妇及待孕夫妇进行详细的婚前、孕前检查,以确定夫妇双方身体状况是否健康。4.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孕前随访服务,制作便民服务卡,发放到育龄妇女手中,进行优育宣传,落实随访到家,掌握孕期动态及时进行干预控制。5.对重点育龄群众进行严格管理,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及时干预。 (兰海张靖张丽华)
驻马店市 “生育关怀行动” 全面启动
10月 28日,新蔡县殷实园广场内彩旗飘飘,锣鼓声声,驻马店市“生育关怀行动”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省计生协常务副会长赵长法,驻马店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杨铁良,新蔡县县长王秋霞,县委副书记范文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龚红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瑞,副县长李全喜,县政协副主席闫淑兰等领导出席会议,各县区人口计生委主任,计生协副会长、秘书长和新蔡县近1000名干部群众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市计生协秘书长魏伟主持。
在启动仪式上,新蔡县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踊跃参加捐赠,现场共募集“生育关怀行动”互助金60余万元,向11名受关怀家庭代表发放救助金22000元,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的含义,受救助家庭代表对党和政府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怀表达了深情的谢意。 (文图/陈卫华 黄俊峰)
清丰:三道“风景线”增辉新农村
清丰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坚持科学的人口发展观,坚持做到 “三个主动融入”,形成了三道计生“风景线”。
一、主动把生育文化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乡镇生育文化大院为载体,加大其辐射和扩散力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育文化。各乡村人口学校积极发挥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县委县政府工作简报分别开辟了计生宣传专栏,有针对性地宣传计生工作;乡村文化室设立了计生书报刊专柜,乡村公开栏也开辟出了计生专栏,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多层面的计生工作宣传网络。
二、主动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融入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中。强化农村计划生育协会建设,指导村级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制度,依法制订计划生育章程和村规民约,组织和引导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抓住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听证等关键环节,确保村民自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主动把利益导向机制融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充分利用乡、村计划生育服务阵地,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农村计划生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切实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完善农村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机制,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利益导向体系,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使计划生育家庭既感到光荣,又能得到实惠。(姜楠)
社旗县计生协:“生育关怀行动”的主力军
社旗县计生协在“生育关怀行动”中,充分发挥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当“生育关怀行动”的主力军,协调县、乡各级,采取部门联动、干群互动的办法,大兴惠民之风,有力地推动了“生育关怀行动”迅速开展,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得到了实惠。
在“生育关怀行动”中,社旗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协会牵头、部门联动、真情互动、政策推动、凝聚合力、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县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特点,发挥行业优势,不断创新利益导向机制,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措施,全力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在此基础上,该县县委、县政府整合各部门掌控的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优势,出臺了包括就医、就学、参保、养老、救助、帮扶等方面的48项优惠政策,做出了每年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好10件实事的承诺,并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生育关怀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日前,该县计生协与县妇联、农牧局、人口计生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生育关怀行动”倡议书,建立了“生育关怀基金”,募集资金近11万元;县生育关怀领导小组协调涉农部门,为“五关怀”家庭倾斜政策性资金150万元,使全县1万多名家庭得到了帮扶。 (苗晓然李波)
中牟县三官庙:关怀群众计生先行
今年上半年,中牟县三官庙乡计生办十分重视当地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情况,并把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计生办主任张建营就如何做好扶贫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表示要积极筹措资金,解决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据统计,先后有赵家村、双楼王、宋家村等十几户贫困户得到了实惠和帮助。在扶贫工作中,计生人员克服种种困难,真正地把温暖送到群众手中,使当地群众深受感动。 (郭丽娟白冰)
红旗渠畔高奏民生和谐曲
今年以来,林州市计生协大力组织实施“帮扶、传授、讲述、关爱”四大民生工程,奏响了红旗渠畔的计生和谐之曲。
“帮扶”工程,即为计生家庭发展生产添动力,提高其增收致富能力工程。通过开展“进百村、访千户、扶万家”的帮扶计划,帮助3000多户计生家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上特色项目,促进他们的收入增长。此外,计生协还联合市人寿保险公司为18495名计生家庭子女办理独生子女平安保险。
“传授”工程,即开展做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勤劳致富的好公民活动工程。每个乡镇选出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本地人组成志愿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或村人口学校,向群众宣传科技致富、诚信经营理念,提高农民群众自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讲送”工程,即结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河南”的宣讲活动,广泛开展“讲政策、树新风”活动工程。组织市、乡(镇、街道)、村干部进村入户发放《婚育新风与小康同行》服务手册、《生殖保健知识读本》、《出生缺陷干预指南》及计生政策法规知识小册子等宣传资料10多万份,“零距离”释疑解惑,提高群众的计生意识;通过开展评选“好婆媳”、“好邻居”和“五星文明户”等活动,使生育文明观念深入民心。
“关爱”工程,即积极开展“关爱计生女孩家庭、关爱流动人口”活动,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全市20个乡(镇、街道)均设立了“计生亲情救助项目”,建立“流动人口活动之家”,并定期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帮助计生女孩家庭及流动人口解决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计生工作和谐发展。 (王相芹)
南阳市卧龙岗街道“生育关怀”显成效
南阳市卧龙岗街道计生协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生育关怀”,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领域,丰富生育关怀内容,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怀困难计生家庭,促进家庭和谐。该街道采取结对帮扶、节日慰问、募捐筹资等多种形式,为计生困难家庭、单亲特困家庭、孤残及留守儿童家庭、空巢老人家庭等送去物资、现金、科普知识和情感关怀。截至目前,该街道共为56户计生困难户送去救助金2万多元。
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提升生活质量。该街道人口学校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生育知识讲座,并利用街道计生服务中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下乡服务。2008年以来,累计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查环、查孕、查病服务共计6100多人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234人次。
关怀独生子女身心健康,加强人口早教。该街道计生协组织人口学校的教师分别到辖区内大中专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青春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小学开展了书法、绘画比赛活动;街道计生协还与辖区幼儿园联合开展了人口早教活动,帮助家长探索并掌握适宜的教育方法,努力营造有利于独生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李丽)
中原区绿东办事处人口早教工作抓得实
绿东村办事处位于郑州市西南部,行政区划东到桐柏路,西至西环路以西部分区域,北到中原西路,南到汝河路,辖管四季园社区、卧龙社区等12个社区居委会。绿东村办事处是中原区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办事处之一,辖区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21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0216人,0~3周岁婴幼儿1065人。多年来,绿东村办事处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主线,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曾多次获得中原区计划生育工作一类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0~3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环节, 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自2007年9月至今,在中原区计生委早教中心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绿东村办事处依照“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早期教育”的科学理念,以四季园社区为试点投资建起了婴幼儿早期教育辅导室,购置了必要的设施、图书和玩教具,配备了专职辅导员。为了使工作更加细致、到位,让所有社区儿童都能受益,同时尽可能共享各方面资源,办事处对各社区现住0~3周岁的婴幼儿进行了摸底登记,并利用社区人口学校开办育儿知识培训、好妈妈课堂等辅导班,定期组织准爸爸、准妈妈以及0~3岁婴幼儿及家长进行培训,免费提供早期育儿咨询服务,免费借阅图书资料,随时随地解惑释疑。在社区早期教育活动区定期组织小儿智力开发游戏活动,让每一位婴幼儿家长都能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同时他们与计划生育产后随访、“四术” 随访、送药具上门等服务结合,手把手教新生儿家长抚触及保健操的手法技巧,并对婴幼儿的发育情况进行成长测评。
近一年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开发了辖区孩子的智力,激发了孩子强烈的求知欲,为他们今后的智力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使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使辖区内的准妈妈们了解了如何进行孕期保健和胎教,也启发了婴幼儿家长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受到了辖区广大育龄群众的好评。
(赵峰丁丽萍 黄崇良 张良李鑫)
中原油田第八社区三措并举狠抓信访工作
今年以来,中原油田第八社区计生办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落实计划生育信访工作职责,切实发挥信访工作联系、服务、监督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根据计划生育工作信访“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把社区所辖、所属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作为计划生育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设立计划生育信访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建立了计划生育信访管理网络。二、加大信访案件查处力度。对各种形式的群众举报案件,及时登记,并按程序认真调查核实。特别是涉及计划外怀孕、非法生育的,有一件查一件。对调查属实的信访案件,及时上报上级计生部门,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严肃处理,并将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和部门。三、落实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度、信访工作登记制度、处理结果反馈制度和案件立卷归档制度,严格办案程序,推行逐级上访与分级受理制度。在调查处理计划生育信访案件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保密制度,依法行政,不徇私情,维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把各种矛盾解决在基层。(毕雪琴)
南阳市宛城区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南阳市宛城区人口计生系统积极开展 “双创双争”活动,在乡村人口计生系统开展了“三创三争”活动,努力促進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以来,宛城区各级计生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自觉为育龄群众服务,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选好载体。制订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单项工作争第一,总体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出亮点”的工作思路,坚持一个月明确一个工作重点,一季度开展一次“下评上”、“上评下”活动,促进工作健康发展。二是实行调查员制度。区人口计生委本着培养人才、提高素质、转变作风、促进工作目标实现,通过小组初评、民主测评、党组研究的程序,确定60名区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员,持证上岗,深入基层开展工作。三是建立调查研究制度。要求系统中层以上同志每月至少拿出一周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写出调查报告;各科室(站)选定一个基层单位作为工作联系点,定期到点上调查研究,积极为领导决策搞好服务。四是精简会议和文件。区人口计生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精简会议和文件的具体措施和制度,规范和简化工作程序,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五是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区人口计生委建立并完善了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制度,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同时实行首接负责制和业务咨询限期答复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曹玉海 刘金志)
郑州市须水镇加强婚育文化阵地建设
郑州市须水镇加强新型婚育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须水镇先后建成丁庄、孙庄等多个村“计划生育文化大院”,积极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娱乐场所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宣传阵地,广大群众自发组织了丁庄村“戏迷乐园”、孙庄村文化活动小组、付庄村文艺小分队等,自编自演小戏剧、小品、快板书、秧歌、盘鼓等10多种节目,演出内容包括“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抨击“重男轻女”等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文明新风等。
须水镇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引导和帮助群众少生快富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困难、改进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用新型的生育文化教育群众,启迪群众,架起计生干部与广大群众联系的桥梁,让计生干部了解了群众的心理需求,转变了群众的生育观念,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开展。 (王立仁杨燕霞)
情暖夕阳红 鄢陵县积极推动“关爱老人”活动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使老人们晚年生活幸福,鄢陵县通过开展“两关心”、争做“三员”等活动,积极推动“关爱老年人”活动向纵深发展。“两关心”即关心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提高其生活水平;关爱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争做“三员”:一是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余热,让他们争做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员;二是发挥离退休干部见多识广、政策性强的优势,巡回到各乡镇中小学进行国策教育,让他们争做人口和计划生育教员;3、三是县、乡计生协聘请了300名“五老”会员作为监督员,监督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的实施,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王海俊蒋磊)
温县“四个一”工程创良好人口环境
温县人口计生委在“基本国策在河南”宣教活动中,结合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活动,围绕“增强国策意识稳定低生育水平”主线,以创新活动为载体,倾力打造四个“一”工程,即一帮扶、一传授、一讲送、一关爱,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帮扶”工程,即为计生户家庭生产发展添动力,提高增收致富能力。通过开展“进百村、访千户、扶万家”帮扶计划,帮助3265户计生家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吸收计生群众加入特色项目,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发放小额贷款,让计生家庭经济上得实惠、有保障,全县60%的计生贫困家庭由此生活上得到极大改善。此外,他们还联合县人寿保险公司为1499名“两户”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办理了意外伤残死亡重大疾病保险。
“一传授”工程,即开展做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勤劳致富的好公民活动。全县10个乡(镇)至少筛选出一支守政策、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田中郎”组成志愿者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或村人口学校免费为群众传授“以科学指导种植、以信誉促进产销”的新理念,共享信息及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群众遵守基本国策的自觉性、道德意识及商品竞争能力。
“一讲送”工程,即广泛开展“讲政策、树新风”活动。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进村入户发放计生方面的宣传资料20余万份,“零距离”解惑答疑,进而提高群众的生活品位和质量。
“一关爱”工程,即积极开展“关爱女孩、关爱流动人口、关爱生殖健康”活动。全县10个乡镇及城区均设立“计生亲情救助公益金”,建立“流动人口活动之家”阵地,开展计生、卫生联合送健康,“关爱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村村行”服务活动,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女孩户家庭、流动人员、育龄妇女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使近十万名育龄妇女受益,育龄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极大提高,进一步营造了计生亲情氛围,促进了社会和谐。
(魏顺义 于晓峰 郭新燕原树武)
开封市鼓楼区“三个结合”推进关爱女孩行动
今年以来,开封市鼓楼区计生委努力探索计划生育关爱女孩行动长效管理办法,做到“三个结合”,保证关爱女孩行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一是将“关爱女孩行动”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有机结合。运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成功经验,推动关爱女孩的宣传,采用结合、融入、渗透等方法,使关爱女孩宣传内容进入千家万户,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将关爱女孩行动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帮助其不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将关爱女孩行动与优质服务相结合。把关爱女孩行动贯穿于优质服务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管理,全程服务,切实维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陈秀芳)
确山、汝南两县联合执法治理性别比
日前,笔者从河南省确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监察大队了解到,确山、汝南两县人口计生委联合出击,捣毁了位于两县交界处的汝南县长兴乡穆屯村一家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个体诊所。
确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监察大队根据群众举报获悉:位于确山、汝南两县交界处的长兴乡穆屯村代友诊所,利用B超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确山县人口计生委主任李轼听取汇报后,立即与汝南县人口计生委取得联系,两县分头组织人口计生执法工作人员兵分两路,火速赶往该诊所,把正在实施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的个体医生逮个正着。
目前,确山、汝南两县计生委正在对此案进行多方调查、取证中。
(高运洪王险红)
新郑市八千乡开展救助计划生育贫困母亲活动
为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改变生活现状,过上幸福生活,新郑市八千乡结合实际开展了救助计划生育贫困母亲活动。
一是努力营造浓厚社会宣传氛围。将宣传文明风尚、婚育新风、生殖健康、家庭美德和争创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引导人们不断转变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
二是确立“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救助模式。协调农村信用社,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家庭提供低息贷款,并且帮助贫困母亲选择生产项目,提供产、供、销服务,以保障救助项目的成功。
三是采取结对救助措施。企事业单位设立结对救助项目,为贫困母亲提供救助。例如,八千村蔬菜种植基地通过河南农大函授培训,使五個贫困家庭得到救助。推出家庭对家庭的结对救助活动,为更多人提供奉献爱心的平台。
四是开展“五送”活动:送健康、送文艺、送温暖、送祝福、送荣誉。组成“贫困母亲健康体检服务队”,进村入户为贫困母亲免费开展体检和妇科病查治服务;精心编排文艺节目,宣传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社会新风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对生活特别困难的母亲,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开展母亲节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开展十佳母亲评选活动,对评出的最感人的十佳优秀母亲进行表彰。
截至9月底,八千乡救助计划生育贫困母亲200多户,为贫困母亲做健康检查100多人次,治疗妇科病50多人;举办各类培训班4期,培训1200多人次;免费发放的药品价值1000多元。
(乔国奇 刘强)
新乡县古固寨镇表彰“好媳妇、好婆婆”
11月5日上午,新乡县古固寨镇计生办在镇政府大会议室举行“好媳妇、好婆婆”表彰大会,对全镇30名优秀的“好媳妇、好婆婆”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通过这次表彰活动,古固寨镇树立了模范执行和支持计生工作的先进典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又鼓励了“好婆婆、好媳妇”们继续当好国策标兵和计生国策宣传员,积极引导身边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走少生快富之路。(刘瑞敏)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漯河举办“基本国策在河南”文艺会演
10月19日晚,“纪念改革开放30年基本国策在河南”文艺会演在漯河市黄河广场举行。图为开发区人口计生委作品《人人都爱一枝花》。该作品荣获优秀奖。
(史纪发赵晓兰崔丽霞)
相关热词搜索: 计生 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