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被社会所认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内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更新学生管理的思想与方法,成为当代高职辅导员的重要任务之一。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才能让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得以优化,教育成果服务于社会进步。本文以高职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辅导员 特点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了大跨步发展,高职院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要发挥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需要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反思。当代高职学生多为90后,他们具有新的特点,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有不同的需求。这就给高职辅导员提出了新的工作研究对象,也提出了全新的学生管理挑战。用发展的眼光重新思考学生管理的手段,才能让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一、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
(一)高职院校生源特点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程度相差较大,但普遍较差。他们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找不到学习的动力。高职院校属于专科级别的学校,大多数高职学生文化水平不高,也有许多学生与本科线失之交臂,不想复读,进入了高职院校。
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不强,其中很多学生希望通过高职学习混一个所谓的文凭,并没有想在高职院校学到真正的本领与知识。更有学生来高职院校学习是为了应付父母,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也不想投入到学习中。文化水平一般,导致高职学生的学习起点较低,利用三年时间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对于教师来讲是一种考验。在课堂中,很多学生不听讲或者听不懂,课堂组织十分困难。还有学生恐惧课堂,无法参与其中。
(二)高职学生集体特点
目前入学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这代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尽家人的宠爱,生活处理能力不足。在初进高职院校时,他们无法适应全新与独立的生活、学习环境,经受不起一点点挫折。加之他们占有欲较强,自私自利,群体生活并不和谐。很多学生缺少集体观念,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喜欢独来独往。家庭对于学生的照顾过多,影响了他们自主判断能力与自主适应能力的形成。在高职教育中,学生请假与缺课的情况发生较为频繁。一些高职学生追求个性与自由,不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定,不配合辅导员的管理工作。
(三)高职学生价值观特点
当代高职学生的政治观念不强,价值观有待提升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大多数高职学生重视个人利益,轻视集体利益,只顾享乐,不想奋斗。部分学生的政治责任感不足,他们习惯于去抨击社会上的不良事件,但却无法严格要求自己,无法做到身体力行。有的学生十分喜欢自己的专业课程,特别讨厌思想政治课堂以及近代史课程,没有提升个人思想政治水平的意识。很多高职学生对于集体活动没有热情,更不想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没有集体荣誉感。
对于社会提倡的奉献精神,许多高职学生认为是唱高调,没有实际意义,只重视自身利益。高职生活较为轻松,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影视娱乐活动中,政治观念不足,个人成长目标也不尽明确。
二、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不足原因
(一)高职院校不重视辅导员的个人职业发展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最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常年工作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但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与培养。大多数高职院校管理者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只重视专业教师的培养以及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忽视了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发展。学校没有花费精力去了解辅导员的工作困难,也没能给予辅导员工作上的帮助。在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普通的行政工作者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的工作性质被定位成事务性工作。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困难重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需要辅导员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生管理工作得不到落实,会直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方法不尽科学
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将学校下达的信息有效传递给学生,更要对学校分配的每一份任务加以个性化处理与加工,让学生能够接受。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充当着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桥梁的角色,在下达信息的同时,还要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对必要信息加以上报。但很多高职辅导员只做这些上传下达的工作,机械化的传达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打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学生负面情绪积压得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会破裂,高职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会越发不顺利。
(三)高职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教育技术也在更新。当代高职辅导员需要积极学习,努力进步,让自己的学生管理能力能够跟上学生成长与教育进步的步伐。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辅导员都是本科学历,在工作之后很少有辅导员积极自主提升自己。这些安于现状的辅导员,无法在工作实践中开发创新的学生管理方法,也不能成为学校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高职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不足,会让学生管理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三、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
面对全新的高职院校教育环境,积极更新教育思想,开发更多符合时代特征与学生特点的教育工作方法,才能让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生机,为学生成长贡献力量。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思想
作为新时期的高职辅导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对个人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在辅导员位置上,无论制定什么样的学生管理计划,都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给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尊重。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辅导员也应当改变自己的学生管理方法,走出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限制。高职辅导员不要总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而是更多地将爱心与情感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学生服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多听一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成果的丰富。
(二)重视德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落实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落实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与行为习惯,是高职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落实德育的过程中,引导高职学生接触法律,用法律的威严性引导学生重视个人道德建设。做好德育教育,给予学生激励,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建立富有正能量的人生目标。在提倡激励性评价的今天,高职辅导员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表扬,少批评学生。面对学生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在施予德育之外,还要就社会相关问题进行法律引导,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认识到鲁莽行为的错误性。在德育工作中,高职辅导员可以积极去建立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惩罚机制,用学校内的“法”去规范学生的行为。比如,对于迟到的学生,要求他们做一周的“门官”,坚持一星期为大家开门,以此来引导学生守时,尊重他人。
(三)辅导员要重视榜样作用的发挥
榜样,是具有无穷力量的客观存在。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重视榜样的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来简化学生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榜样,就等于给学生找到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与学习的对象。学生心中认定的榜样,对于其个人成长与学习有着鼓励与鞭策作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积极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用教师的示范作用优化学生管理工作。比如,辅导员要求学生保持宿舍的整洁,与舍友和谐相处。辅导员自己就要格外注意办公室的卫生问题,将办公室打扫得一尘不染,办公桌上的物品摆放整整齐齐。更要处理好自己与同事的关系,宽以待人。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给学生树立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榜样,才能提高学生改变自己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辅导员要多发现学生身边的榜样,帮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在课堂学习中,选择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与成绩优异的学生做学习小标兵。
(四)积极建立辅导员与学生交流平台
高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繁多,很难将学生叫到办公室一一进行交流。但缺少师生交流,学生管理工作又难以落实。高职院校要给予辅导员教育工作更多的重视,为其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比如,高职院校应当加大辅导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具有操作计算机与使用先进交流软件的能力,配备基本的信息设备。高职辅导员也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深入到学生的交际中,了解当代学生的习惯用语与交流方式。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高职辅导员可以选择微信、脸书与QQ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群组,共同分享生活中的趣事,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一些学生性格较为孤僻,不愿意参与到集体交流中,教师要给予鼓励,在引导学生与自己交流的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高职学习过程中交到更多的朋友,掌握有效的交际技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辅导员是学生生活习惯培养、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以及班级管理的重要教育工作者。高职院校内的一个班级是否和谐,学生身心是否健康,都与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相关。面对全新的学生管理工作环境,高职辅导员要积极创新,对当代高职学生的新特点加以分析,通过引导让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完成高职院校交给自己的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 任军.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弱化原因[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04:67- 68+77.
相关热词搜索: 辅导员 高职 管理工作 研究 学生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探析
下一篇:近年来长篇小说乡绅叙事的审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