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研究综述

| 浏览次数:

摘要: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单元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以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服务工作。本文对近年来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价,以期为推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社区精神 卫生服务 综述

引言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区服务模式逐渐成为精神卫生服务的重要发展趋势。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作为精神卫生工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1 国外研究综述

1.1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不断发展

随着去机构化运动的兴起,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疾病患者服务需要的拓展,时代对精神卫生提出了新要求,抗病药物和临床广泛运用,精神专科医务人员的短缺等因素促进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形成和发展。美国政府立法建立社区精神卫生中心,20世纪70年代中期8州12所精神病院关闭或撤并,服务重心由医院转入社区,到1985年全美共成立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约750个,覆盖美国人口半数以上[1]。英国在1958年制定了精神卫生法,强调推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1981年将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列入优先考虑项目;法国则在1960年起开始建立和完善以精神病院为中心、片区覆盖到社区的“精神卫生片区化服务模式”;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1986年出台第一个精神卫生法案,将精神卫生与总体卫生服务一起执行并作为主流的服务模式,包含精神科治疗服务分级鉴定、急诊评估与治疗、住院、持续服务、个案服务、个体化服务、社区服务、安全拓展等;日本在1965年的《精神卫生法》中强调精神科职院治疗向社区精神保健发展,1995年通过的《精神卫生保健福利法》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

1.2 各国社区精神服务逐步走向成熟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地区,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经历了艰辛的发展过程,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服务体系,其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主要是组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精神疾病的住院、个案管理、家庭病床、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服务。社区康复形式多样,有日间医院、庇护工厂、中途宿舍等服务,能较好的满足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护理、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就业指导等需求,为推动社区居民精神健康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各国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进行支持,探索不同的服务运作模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立多方参与支持的服务模式让需求者享受专业的服务;提供就近的社区化的服务,让患者重新发现自己,重归社会;提供系统化社会化的服务支持,为患者康复管理创造良好的服务条件;多元化的管理协调机制和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救助机制,为患者生活提供支持;系统化的制度和评估机制,为系统化服务提供规范支撑。

2 国内研究综述

2.1 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逐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社区卫生工作开始在我国起步,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是以社区康复为主导开始的。1986年WHO为我国人员在香港、广州举办全国首期社区康复讲习班,国家决定在吉林、山东、广东和内蒙古试行之后,推广各地,社区康复工作在我国开始拉开帷幕。1996年全国决定在吉林、山东、广东、内蒙先行开展社区康复试点工作。据统计,1997年全国有县、乡二级社区康复站 9596个[2]。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工作随之被列入精神卫生的重要议程,这为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服务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残联、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印发了《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九五”实施方案》,提出建立由居(村)民委员会干部、基层卫生人员、患者家庭成员组成的家庭看护小组提供一种开放式、综合性的康复措施,由于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的问题,这样的看护小组服务效果较难确认。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出现了一些围绕精神病人的全面改善的日间医院、庇护工厂和非盈利性质的康复机构,为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的适应和提升而提供过渡性质的服务和训练[3]。卫生部各部门联合推出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提出将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行列。2008年1月,卫生部等17个部门联合下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再次强调精神病人社区康复工作将是我国精神康复重点发展方向,伴随着社会工作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社区康复服务机构逐渐发展起来。

2.2 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相关研究

2.2.1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究。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有利于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服务现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游丽琴、刘铁榜认为政策服务存在精神卫生国家立法严重滞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和部门协调有待加强、社区精神卫生公共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4];Yip K.S.从需求、服务供给、人力、权利和立法、家庭照顾、职业康复、心理治疗和咨询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精神健康面临的挑战和机遇[5];何文姬通过公共卫生政策分析认为上海市精神卫生工作存在患病率上升、预防缺乏政策保障、对精神卫生的认识不足、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卫生工作布局存在缺陷、精神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6];陈为富从服务角度指出存在无家可归的患者,没有提供连续性的治疗,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7];郑宏等认为主要存在治疗服务需求比较大,资源不足、发展不均,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8]。

2.2.2存在的不足和采取的对策研究。在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进行研究中,对不同层面的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措施存在明显差异。毛建国等分析了社区精神卫生康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系列的对策[9];张毅宏等进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立体防治网络研究,在分享深圳模式成效时提出了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立体防治的措施[10];张少勤等通过调研分析了上海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不足和可行性对策[11],黄悦勤也对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举措[12]。

2.2.3服务需求及服务内容研究。对服务内容和需求方面的研究,便于我们深入了解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状况。如陈丽华运用SWOT策略分析了武汉市精神卫生工作进入社区的可能性[13];刘新民从家庭的心理功能特点角度讨论了家庭心理治疗在严重精神疾病的康复、神经症的治疗、青少年成长、正常人群生活及社区内部问题解决方面的优势及应用[14];钟文娟等对武汉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不同收入组社区居民对精神卫生服务内容选择存在差异,不愿主动寻求精神卫生服务的原因也不同”的结论[15];何婉婷通过对汕头市龙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患者的患病及社会功能、社会支持、社区卫生基本服务、服务供需情况展开调研,认为患者对家庭指导、康复训练、环境社会支持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均有需求 [16],等等。

2.2.4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进行研究,便于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有序进行。景骏蕾等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任务和内容进行梳理,提出“加强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构建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的思路”[17];李明、赵宏斌在研究英国精神卫生政策范式时指出,提供全面一体化的精神卫生体系,发展“可靠的、健全的、支持性的”现代化精神卫生服务、排斥社会歧视等措施[18];季卫东等提出了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提供法律保障、社区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社区精神卫生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社区康复机构的规范管理和运作、完善相关医疗保险制度、减少精神疾病歧视、强化社区对家庭的具体干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和管理等对策[19];裴娜对呼和浩特市精神卫生服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成绩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教育、法律、设施建设、救助机制、财政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针对性对策[20]。

3综述评价

随着国家层面精神卫生法的出台和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快速发展,精神卫生问题普遍引起国内的广泛关注,各级精神卫生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3.1现有研究的主要特点

3.1.1基于精神卫生制度和服务研究逐渐丰富。国外对精神卫生制度建设和服务模式方面实践和研究比较早,研究资源成果比较丰富,涉及精神卫生服务的内涵、价值观及服务内容和机构运作模式、服务管理、服务评估,政策制定及服务体系等各方面,且不同的国家较为注重精神卫生服务的本土化发展。国内则起步较晚,经历了计划经济的收治管制性治疗和预防模式到现在逐步发展的多元化、体系化的服务模式,精神卫生服务相关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发展。研究者多从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的专业视角来对精神疾病和精神健康进行研究分析,对于精神卫生制度和服务的研究,多以宏观性和个别实践研究为主,分散性或以单一职业视角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而对精神卫生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医学、法学等多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丰富。

3.1.2对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研究和实践在不断丰富。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制度建设、服务体系、运作模式等方面已日趋成熟。而国内,只是在香港、深圳、上海、广州等少数地区得到全面的发展,其他地区仍然是以重性精神病防治为主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格局。近年来,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方面的研究不少,针对患者需求和发展或者是针对医护人员、模式介绍等单方面的研究比系统性开展服务或者政策性的研究更多,研究集中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少部分关注社区卫生整体建设、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化运作。随着实践的深入,社区精神卫生发展方面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

3.2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3.2.1分散化研究比较多,系统性研究不足。当前学术界对精神卫生政策的研究,宏观上聚焦于国家立法和制度,对基层社区的精神卫生政策建设和研究较为缺乏。虽然社区精神病学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开展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但对社区精神卫生政策的界定、评估和政策规范尚不完善。涉及社区精神卫生领域的研究,主要以服务模式、服务需求者、服务支持及服务提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主进行单方面的分散化研究,对社区服务层面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

3.2.2社区精神卫生支持体系力量整合不足。虽然近年来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面向社会性的服务,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这就决定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不能是纯盈利性的,需要由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和支持,需要一定的政策规范对行业发展进行引导。在地区精神卫生服务建设中,社会参与和支持力度的不足,使社区精神卫生机构生存和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地方性的政策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多来自国家出台的政策,在针对性和实际操作上不够完善,所采取的举措未能切实有效的推动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政策本地化缺乏可操作性。目前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建设的研究,在体系整合、支持资源的探索、系统协作和结构优化方面都存在很大不足。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支持,对系统资源整合不足,长期下去对我国精神卫生发展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3.2.3对基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和群体的关注不足。基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提供基础精神卫生服务的载体,因基础能力、财力有限,面临着复杂的困难和挑战,很难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缺乏自我整合的主导能力。相关研究对微观群体和基层机构发展的关注不足,不便于了解基层卫生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还有待进步深入。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政策和模式是以政府和机构为主导自上而下推行的,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基层和服务群体对政策制定的参与,不利于反应基层机构和患者的需求和呼声。政策的带病推广使得服务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对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和政策决策科学化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梁春莲:《美国精神疾病的社区治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年8月 1卷,50页。

[2]何镜清:《社区康复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康复》,2003年6月第18卷第3期。

[3]陈亚林:《深圳市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研究》,云南大学,2011年6月,5-9页。

[4]游丽琴,刘铁榜:《中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政策现状问题及建议》,http://szhe.com/zonghe/zazhi/2012509554.htmp.

[5]Yip, K.S. Chapter 9: Futu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pp: 173-185,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7.

[6]何文姬:《公共卫生政策视角下上海市精神卫生问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 2008年,16-29页。

[7]陈为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状况及对策》,山东大学,2009年10月,18-19页。

[8]郑宏等:《精神分裂症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初步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年5月,14-16页。

[9]毛建国等:《对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精神卫生康复问题探讨》,《医学与社会》,2006年3月31-36页。

[10]张毅宏等:《构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立体防治网络初探》,《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7月,34页。

[11]张少勤,王建国:《上海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调查》,《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2月,138-139。

[12]黄悦勤:《我国精神卫生的现状和挑战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年9月,5-9页。

[13]陈丽华:《武汉市精神卫生进社区的SWOT策略研究》,《医学与社会》,2007年9月,8-9页。

[14]刘新民:《家庭心理治疗在社区精神卫生中的作用》,《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6月,876-877页。

[15]钟文娟等:《不同收入社区居民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8年3月,43-45页。

[16]何婉婷:《汕头市龙湖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汕头大学,2011年。

[17]景骏蕾等:《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医学与社会》,2007年11月,10-11页。

[18]李明、赵宏斌:《融入而非隔离:英国现代精神卫生政策的范式转换》,《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5月:357-359页。

[19]季卫东、周国权、黄佩蓉、高运庆等:《发展中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中国卫生经济》,2011年7月,245-247页。

[20]裴娜:《呼和浩特市精神卫生服务管理》,内蒙古大学,2012年5月。

相关热词搜索: 综述 精神 卫生 研究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