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管理模式。消毒供应中心对护理人员科学地进行岗位分析;合理设置岗位并明确界定岗位职责;加强分层岗位培训、健全岗位考核,完善绩效管理,全面探索消毒供应护士岗位管理模式。岗位管理工作需得到护理人员的参与和认可,岗位管理有助于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是提高管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消毒供应中心可以进一步探索实践。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管理模式
开展护理岗位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的一项举措,是加强护理队伍的科学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护士岗位管理是对所需岗位的类别和结构进行设置,并且按照岗位和聘用合同进行人员管理的过程[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按照《院护士岗位管理方案》,结合科室实际,经充分调研论证,对护理人员的岗位设置、层级培训、岗位考核、绩效分配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SSD共有员工29人,其中护士17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3人,护士6人;技工4人;院外聘工人8人。
1.2方法
1.2.1岗位分析和分级 岗位分析是通过一系列有关工作岗位信息的收集、分析,说明工作内容、要求、责任、胜任素质及工作环境条件,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资料的活动过程[2]。我院依据护士岗位胜任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与护士职称体系有机结合,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和学历水平等因素分为三专五期,具体划分以护士分层管理为切入点将护理岗位设置为ABC三个档次,10个层级。C1-C4为1-4年专业化护士,B1-B3为5-9年专科化护士,A1-A3为≥10年专家化护士,每一层级的设置都有基本条件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科学合理的岗位分级体系是实施收入分配、岗位培训、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1.2.2岗位设置与职责 护士岗位管理是以医院护理岗位为对象,科学地进行岗位设置、岗位分析、岗位监控和岗位评估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过程[3]。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性质和工作流程特点,设置了18个岗位。详细制定岗位说明书,即明确岗位名称,岗位职权,所承担工作的职责,工作内容;明确胜任该工作的任职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如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经验、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和培训要求等。如发送组长要求须具备2年以上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经验的A1级及以上主管护师担任,学历大专及以上,参加省、市级专业培训并获取上岗证后方可担任。
1.2.3加强分层岗位培训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消毒供应中心培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按照分级岗位培训内容,制定实施系统化的培训方案,并对每个技术级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按标准进行考核,实施严格的准入晋级制度。考核不合格的护士,不得进入上一级的岗位,重新培训直到合格为止或待岗转岗。
1.2.4健全岗位考核,规范岗级评定 通过工作业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试3方面进行岗位考核,岗级评定1次/年,以正确评价护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工作业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通过每月日常行为考核、每年360°反馈评价进行综合考核。业务水平测试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考核,以科室、大科部、护理部每月、每季度、每年考核成绩为主。专业知识成绩、专业技能成绩,行为考核平均分,360°评价分数总和为护士岗位胜任力成绩。将考核结果为护理人员岗位晋升和优秀人才选拔提供依据。
1.2.5完善绩效分配,推进岗位管理工作 护理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是组织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是实施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4]。消毒供应中心抽取10人对各班次的劳动强度、工作难易度、风险系数进行评分,并通过专业岗位测评软件测算出各个岗位班次系数,如质检员班次分值为最高2.0分,下送员班次为最低1.2分。再由护士长在德、能、勤、绩及工作质控方面进行考核得出该人员本月的行为考核评价成绩。在护理部垂直管理的岗位绩效分配软件系统中录入本月每人每日岗位班次和行为考核评价分数得出本人产出,加上本人岗位等级得分(C1-A3每层级护士系数不同,A3系数为最高,C1系数为最低)即为本月护士绩效。这种分配方式既体现了护士的职称,工作业绩,职责大小,也包含了各班次的劳动强度、工作质量,客观做到责权利的结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讨论
2.1岗位管理工作需得到护理人员的参与和认可 岗位管理与护士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各种制度与标准只有得到护士的认可才能具有真正的价值,因此需广泛征求各层级护士的意见[5]。开展前应充分动员护士认识到开展岗位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岗位测评和岗位考核中让各层级护理人员都参与其中,有利于岗位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
2.2岗位管理有助于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 通过岗位考核将考核结果反馈给个人,同时指出其工作的优、缺点,使护理人员改进有了依据和目标。在科室目标的前提下,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和优化工作,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有助于护理人员个人目标任务的实现。
2.3科学设置岗位,建立激励机制,提升服务品质 实施岗位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职责界定更加清晰明确;岗位班次、工作质量和日常行为都与绩效管理息息相关,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013年实施岗位管理后临床服务满意度由2012年的97.86%提高至98.22%,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服务品质。
卫生部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责任轻重和技术难度等要素,对岗位所需护士的条件进行分类分级,使得人员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实现护士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结构复杂,如何将护理岗位管理的成果推广运用于全科所有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丁菊梅.医院管理设置管理工作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0,(9):70.
[2]郭玉丽,王斌全,商临萍.岗位分析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4):953-954.
[3]王力红,杨莘.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J].中国医院,2012,16(5):12-13。
[4]周建,倪彬.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动态管理体系的探索[J].现代医院杂志,2010,7(10):141.
[5]刘亚平,董军,马力,等.护理岗位管理设计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9.
编辑/肖慧
相关热词搜索: 消毒 护士 岗位 探索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