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生涯混沌论视角下高校毕业生生涯定向焦虑问题研究

|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用生涯混沌论辅导高校毕业生生涯定向焦虑的问题,通过对生涯混沌论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即对初始条件敏感依赖性、耗散结构、分形、奇异吸引子、分岔的阐释,据此分析高校毕业生生涯定向焦虑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提出用生涯混沌论辅导高校毕业生生涯定向焦虑的对策。

【关键词】生涯混沌论 高校毕业生 生涯定向焦虑

生涯混沌论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混沌论是研究在确定性系统中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进而发现隐藏在无序现象中的有序结构的一个理论。生涯混沌论是基于混沌论隐喻及其主要特征而诞生的一个理论。由于生涯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无法精确预知的非线性系统,具有变动性、机率性、非线性、综合性等特征,克伦波尔兹、布莱特、布莱尔等人利用混沌论来描述生涯发展的机遇事件,发现基于混沌论的研究范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生涯发展过程中那些表面看起来不可预测的复杂的现象,因此,主张以复杂性思维应付生涯的非线性发展的生涯混沌论具有经典生涯理论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使研究者有可能进一步探索用现有范式所不能描述、解释或预测的现象的理论。

生涯混沌论认为,人类心理与行为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具有分形性静态结构、非线性动态变化过程和不可把握性特征,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作控制和预测时必须十分慎重,切不可盲目乐观和过于简单化。个体生涯发展与生存环境之间长期持续地交换与互动,处于不稳定状态,一个变量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起整个生涯系统的剧变,影响生涯发展的多种变化之间并非加减关系,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因此,生涯混沌论强调以整体、综合、动态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涯发展的阶段性任务,主张以积极乐观、开放的态度来接纳生涯发展的难题。

生涯混沌论提出生涯发展具有以下五个关键特征:

(1)对初始条件敏感依赖性,即蝴蝶效应,指由确定系统的内在随机运动决定的,即系统内部的非线性机制造成对初始值的敏感依赖性。在可控条件下,生涯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因果关系也并非完全成比例呈现,由于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小小的差异会造成生涯发展重大的改变,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生涯混沌论提出“积极的不确定论”,主张关注细节,以强化、接纳、正视的态度拥抱机遇事件。

(2)耗散结构,指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行产生的组织性和相干性成为自组织现象。生涯发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个体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与信息,寻求生涯发展的平衡节点,在每个节点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激进或固守发生突变,可能从原来的无序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时空或结构有序的新状态。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缺失等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对生涯发展的精确预测和掌控。因此,生涯混沌论强调应重视生涯决策和职业行动的动态性、交互性和适应性,主张积极应对变化,培养对自己、他人和外部世界进行加工概括的能力以及有目的性的行动。

(3)分形,指从整体结构中截取的零散片段仍旧保持整体结构的基本形态。个体生涯发展是人类群体生涯发展的一个分形,任何人的生涯系统都是其个人整个生活经验的分形。个体生涯发展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不规则性,这有利于使个体强化积极的心理暗示,主动适应发展,减少不确定感所带来的焦虑不安情绪。因此,生涯混沌论主张重视人的成功模式和社会阅历,主动学习适应,强调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的价值。

(4)奇异吸引子,是指有一组自相似但绝不重复的行为轨迹。生涯混沌论认为个体生涯系统会受到内在动力即奇异吸引子的牵引,它会主导生涯的变化走向,在某特定范畴内,具有稳定的性质,可以被预测的,可视为影响生涯系统运作的主要变数,但是,由于个体的习惯、兴趣、人格特质、技能和价值观等会因某些重要事件而发生变化,人们又无法完全掌握准确的信息,对生涯未来的预测和准确把握仍然非常有局限。因此,生涯混沌论主张开放的心态接纳一切。

(5)分岔,是指对于非线性系统而来,它们的状态会在某个确定的点发生突然的改变,从有序状态进入混沌状态的过渡方式被称为通向混沌的分岔方式。在生涯发展过程中比如工作转换会遭遇到许多困惑,难以抉择,不知道向左还是向右,无法协调生活、工作、家庭等各种关系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不可避免产生迷茫和焦虑的情绪,这种不确定感在生涯发展关键时期表现尤甚。因此,生涯混沌论主张生涯目标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导个体发现新的想法或计划,强调敢于尝试和担当。

高校毕业生生涯定向焦虑问题的分析

生涯定向焦虑是指个体在选择职业领域或生涯方向时,由于受到个人一般能力、自我认知、就业观念、经验限制、大学专业养成和就业环境等因素影响,无法选择、无法承诺自己采取行动来准备或进入某一个特定职业而形成急躁、紧张、担忧、不安、沮丧等不良情绪的状态。生涯定向焦虑主要包括未定向焦虑、定向过程焦虑和定向结果焦虑。由生涯混沌论可知,生涯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系统,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是其本质特征。当前,高校毕业生处于后危机时代、后改革时代,经济动荡、生活压力、幸福感、物价上涨、就业失业、道德缺失等无一不困惑着青年学子,且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出现生涯定向焦虑是一种常态。根据调查,仅有18%的高校毕业生有明确的生涯定向,但无法精确预测未来生涯目标;23%的高校毕业生以父母、重要他人的决定为自己的生涯方向;14%的高校毕业生的生涯决定属于延迟、逃避的迷失方向型,而有45%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则处于生涯未定向的情况。根据生涯混沌论可知,造成高校毕业生生涯定向焦虑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变化、转向、重塑职业和非典型雇佣是当前职场的主要特征,工作角色逆转、重回校园、异业跳槽、自我雇佣是职场的一种普遍的现象。面对世象复杂多变和动荡不安,高校毕业生的理想和现实必然存在一定的落差,高期望值与现实的低薪低就这种强烈落差使许多高校毕业生缺乏安全感,尤其对于追求单一线性、稳定性生涯的人来说,在人生关键阶段,还必须面临并解决许多关乎未来发展的重大抉择:如何调和自我发展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自我发展和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找到符合自己兴趣、能力、价值观的工作,做到人职匹配。一时之间,无法预期,难以抉择,不确定感骤然加强,会表现为各式各样的焦虑情绪。

其二,高校毕业生生理、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需求无时无刻都处于变化当中,自我概念尚未相对稳定,生涯意向模糊不清,常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不少毕业生忧患意识较强,处于一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状态,且又置身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大系统中,突然让他们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承担责任和独立面对人生的任务和难题,会由于对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生涯信念、生涯决策和执行无法有力掌控而产生许多逃避、抗拒和困惑等负面情绪,处于犹豫不决、矛盾、脆弱、易改变、怕作决定的生涯定向焦虑当中。

其三,生涯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变化的非线性系统,个体与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始终在进行交互式的能量、信息交流,难以估测在此过程中的偶发性、不确定性、紊乱性、复杂性事件的影响,且由于许多限制条件无法精确预测,经常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有心插花花不开,只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因此,个体无法有效地规划事件或进行生涯探索,一旦要面临职业或生涯方向的抉择时,常常会呈现出犹豫、信心不足、茫然、焦虑等不适应的情况。

生涯定向焦虑问题是困扰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成长成才的主要问题之一,实证研究显示,生涯定向焦虑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生涯发展迟滞、职业恐惧等现象,甚至出现自我认定的危机。因此,如何化解高校毕业生在面对生涯混沌时所产生的焦虑不安的情绪,给自己更多的时间,从客观看自己和环境的变化,再慢慢找出适合的下一步路,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

用生涯混沌论辅导高校毕业生定向焦虑问题的对策思考

生涯混沌论是解释和创造性处理生涯定向焦虑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主张采取积极的态度,了解、接受甚至期待与尊重生涯发展的不确定性,不仅可免于汲汲营营抗拒不确定性所引发的焦虑不安,还能带来正向的轻喜情绪,庆幸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新鲜感与激励性,并欣赏因之而来的变化多端。用生涯混沌论辅导高校毕业生定向焦虑问题,笔者从生涯发展的关键特征着手,提出以下对策。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要求高校毕业生必须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

生涯发展总是伴随着或大或小、或重要或轻微、或正确或错误的一连串的事件或决策。若忽视任一小事件或一个建议等,皆有可能造成生涯发展的转向甚至危机。因此,一是应该重视对毕业生的细节教育,让毕业生敏锐地把握生涯发展中的细节,任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包含着生涯整体的结构和信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的事比比皆是,细节皆有可能导致每个人的生涯发生微妙的不可预测的变化,应该鼓励毕业生以正向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涯不确定性。二是必须教育毕业生要以稳定、冷静的心态面对非稳定、偶发的事件,在非确定性环境下谋求稳定发展。三是当毕业生在面对生涯定向焦虑时,建议毕业生不要太在意或强求尽早制定目标,而应该强调生涯目标弹性调整的必要性,让他们认识到,生涯发展是一个不断在不确定性中探索与体验的历程,应该抱持开放的心态,随着不同情境与心情作调整,慢慢修正未来之路。

2.耗散结构鼓励高校毕业生要保持乐观开放的信念

高校毕业生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的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抗干扰性,但是,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之中,有时却因随机波动事件的非线性关系所产生的震荡效果骤增而极度不稳并且产生骚动,造成生涯定向焦虑问题。定向焦虑会使个体生涯发展停滞,同时也有可能孕育着生涯更好发展的机遇,因此,必须培养高校毕业生乐观开放的信念,让毕业生学会作积极的自我暗示,例如:“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船到桥头自然直”等。如此接纳可以化解焦虑不安的情绪,也会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未来生涯的多样性有更多的包容,以淡定的力量面对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3.分形启示高校毕业生正确处理人生的不圆满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莫以成败论英雄,分形鼓励高校毕业生正确处理好成败关系,淡定对待生涯发展中的挫折,要认识到成与败是多元的、不确定的,而且成与败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既要学习成功者的经验和模式,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要从自身的失败中反省学习,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个人的生涯发展过程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学会从各个独特性或不规则性当中总结出发展规律,主动学习,主动适应,主动尝试,才能处理好生涯发展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接纳残缺的完美。

4.协助高校毕业生寻找生涯混沌的奇异吸引子并发挥其聚合作用

协助高校毕业生寻找奇异吸引子并发挥其聚合作用可以使其摆脱飘摇不定的困惑,及时“抛锚”,相对定格,有利于摆脱生涯定向焦虑的困扰。奇异吸引子的出现代表生涯发展将从不稳定状态趋向于稳定状态,且引力聚合历程赋予特定某些事物聚焦深化,有助于吸引生涯发展中各个要素的整合力。必须协助高校毕业生致力于寻找复杂现象背后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培育出“奇异吸引子”,这样一切工作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围绕其运转起来,形成一种向前发展的力量。

5.协助高校毕业生勇于面对生涯混沌的分岔口

当面临生涯混沌的分岔口时,许多高校毕业生会陷入一种左右为难的选择困境,焦虑不安的情绪表现得非常明显。此时,应当鼓励毕业生觉察自己、觉察环境、选择所爱,不断地尝试体验与决定,在每一个当下对照自己与环境,就当时的自己在当时生活经验中所觉察到的自己与环境,选择当时所爱,并付诸行动,以创造新的经验,再重新对照、觉察、抉择与行动。当然,生涯混沌的不确定性,不知道最后将会走向何方,只有到既成事实的时候,才能“事后诸葛亮”。因此,毕业生应该接纳不确定性,心理应该保留最大的开放性,让生涯发展成为不断在不确定性中探索与体验的历程。

参考文献:

[1]Bright, J. E. H., & Pryor, R. G. L. 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s: A Users Guide. Career Deelopment Quarterly, 2005, 53:291-305.

[2]Bright, J. E. H., Pryor, R. G. L., & Hapham, L. The Role of Chance Eents in Career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ocational Behaior, 2005, 66:561-576.

[3]Bright, J. E. H., Pryor, R. G. L., Ea Wing Man Chan, &  Jeniyanti Rijanto. Chance Eents in Career Deelopment: Influence, Control and Multiplicity. Journal of ocational Behaior, 2009, 75:14-25.

[4]Pryor, R. G. L., & Bright, J. E. H. Chaos in practice: Techniques for Career Counsello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Career Deelopment, 2005,14(1):18-29.

[5]Pryor, R. G. L., & Bright, J. E. H.  Counseling Chaos: Techniques for Practitioners.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2006, 43:2-16.

[6]Pryor, R. G. L., & Bright, J. E. H.  Applying Chaos Theory to Careers: Attraction and Attractors. Journal of ocational Behaior, 2007, 71:375-400.

[7]Pryor, R.G.L., & Bright, J.E.H. Archetypal Narraties in Career Counselling: A Chaos Theory Application. Int J Educ ocat Guidance, 2008, 8:71-82.

[8]Pryor, R.G.L., & Bright, J.E.H. Game as A Career Metaphor: A Chaos Theory Career Counselling Appli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009, 37(1):39-50.

[9]曾维希:大学生的生涯不确定类型与症结研究——生涯混沌论的视角,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9。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广东广州

相关热词搜索: 生涯 定向 高校毕业生 混沌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