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对现实工作有很深刻的启发指导作用。去年,《中国住宅设施》杂志主办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论坛”中又一次有幸邀请到项博士作为我们的主题演讲嘉宾,现场听众中有位建筑师是这样形容项博士的演讲:“这位中元的演讲专家是真正精通这个行业的,我从他演讲时愉悦的表情都能感知到他对自己行业的热爱。”于是我们决定进一步了解这位绿建行业专家。
CHF记者:作为曾经在国外有过多年学习工作经历的资深建筑师,您怎样看待我国当前的绿色建筑发展?
项卫中:
绿色建筑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谈这个话题最适合的人是深谙绿色建筑的建筑师(建筑师对建筑有最全面的理解)。我只能从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2013年12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笼罩在雾霾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推广以节能减排为标志的绿色建筑无疑是一项正确的选择。在蓝天白云下生活无疑是“中国梦”的最基本元素,然而要实现这个基本要求并不容易。我们国家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理念、研究与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距离真正意义上绿色建筑的要求还相当远。
我们国家已经颁布了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于我们这个起点低,发展速度快的国家,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先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先解决有无的问题,然后再解决提高的问题。在有无问题解决以后,我们就需要解决提高的问题了,就需要踏踏实实地去面对、解决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等各个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了。不然,绿色建筑就会流于形式。
据我观察,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值得思考的地方:
(1)国外的标准是在大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而我们国家的标准制定尚缺乏这样深厚的研究基础;
(2)欧美国家的建筑设计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以数值分析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设计中广泛应用,而在我国,建筑设计在很多方面尚建立在定性分析,经验判断以及类比的传统的分析手段之上;
(3)现代建筑越来越复杂,可是我们的设计还是以建筑、结构、水、暖、电来分工是远远不够的。在建筑设计中应进行更科学的分工。
CHF记者:在您看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在哪里?
项卫中:
主要谈二点我感受最深的问题:设计的专业化分工与“精细化”设计技术。我相信这两点是推广绿色建筑的关键。
第一、绿色建筑设计的分工
我在英国从事5年的建筑机电咨询工作,2011年到中元国际任环境技术总监。对比国内外建筑设计,我发现在机电设计这一块差别特别大。我1982年在设计院工作时,建筑设计就是由建筑、结构、水、暖、电五个专业组成。时间过来30多年了,建筑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国的设计部门基本上还是有这五个专业组成。这样对于绿色的设计是不利的。绿色建筑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在更细的专业分工基础上才能做到。
以我工作过的英国著名机电咨询公司Hoare Lea Consulting Engineers 为例(已经有150年历史的专业机电咨询公司),机电专业细分为十几个专业方向,机电咨询仍然以水、暖、电为主,但配置建筑声学、建筑信息与模拟技术、CGI(计算机产生图形)、通讯、幕墙、防火(消防)、照明、运行管理、安全、竖向交通等10多个专业顾问组。这些专业顾问组既可以为内部服务,也可以给市场提供专业服务。对于日益复杂的建筑设计,这样的分工十分有必要。绿色建筑对节能,节材及环境的要求也需要更细致的分工才能做到。
第二、绿色建筑设计与“精细化”分析
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是“四节一环保”,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毫无疑问,就象平常过日子一样,精打细算才能节约。只不过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计算要比平常过日子要复杂多了。平心而论,我们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计算,但这种计算往往精度不够,在很多场合下还没有办法算(这种情况下就只好凭经验判断,定量分析与类比了),在这种情况下在设计行业推广基于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对于建筑行业所涉及的一些问题,有以下特点:
描述各种现象的数学模型基本上都存在;大多数问题很难理论求解; 实验方法太昂贵,太慢,有的根本无法实现;无法计算实验解决的问题只好凭经验,类比;用计算机信息化方法可以对大量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这样的问题再适合采用基于数值计算的计算机模拟技术来解决。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解决绿色建筑设计中许多复杂问题,如:
复杂结构分析(节材);建筑的动态负荷分析及全年能耗计算(节能);建筑物所在地的风、光、声与热环境的分析与评价(环境设计);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的烟雾扩散及人员疏散问题(安全);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电梯流量分析(节地、节材、节能)等;当然这些分析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实实在在地去做。
CHF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元国际在精细化设计的具体实践。
项卫中:
从2011年6月至今,已经完成了30多个项目的分析与咨询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
(1)决策提供了依据;
(3)对建成建筑出现的问题进行故障诊断并提出改进意见;
(4)对原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等等。随着有些建筑的不断建成,可以对相关建筑的效果进行测试,以校正分析结果。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中元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想到借助先进的分析工具进行分析,而不是凭经验来做决定。这代表设计思想的进步!无疑我们国家将会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也将对设计的科学化,精细化与定量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总之,绿色建筑需要新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思想,需要“精细化”!
相关热词搜索: 带入 信息时代 建筑上一篇:提高数控技能的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