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基于模糊数学的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研究

| 浏览次数:

计划制定的专家20人组成专家组,对课程设置影响因素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汇总,然后利用德尔斐法获得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层次模型)如图所示。

(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灵活性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请专家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分,构造判断矩阵。

课程体系评价的权重指标

通过计算表明有88. 25%的参评人员认为课程体系为优级,有18. 5%的人认为达到良好,没有人认为课程体系为中等和差。通过对课程体系的综合评价,得出结论,我院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为优级。

四、结论

课程评价直接反映了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依据。本文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以新生本科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加以评价。这一模糊评价方法对于实际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也为其他课程体系的评价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文辉,林基明,张红梅. 课程体系的模糊评价[J]. 桂林: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33-36.

[2]龚江泳.模糊数学理论在高校新体育课程体系评价中的应用[J]. 湖北: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5):73-76.

[3]全立新.基于模糊数学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建模[J].哈尔滨:继续教育研究,2008(10):96-97.

[4]王素梅.高师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分析与构建[J].江苏: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7-29.

[5]陶红林,肖仁政.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长春:职业技术教育,2009(11):47-50.

[作者简介]成桂玲(1981,3-)性别:女,工作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分院 学历:硕士,职称:讲师

[基金项目]吉教科合字[2010]第398号,2010 年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社科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相关热词搜索: 本科专业 课程体系 模糊 评价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