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芝加哥大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与校长的卓越领导密不可分。作为一所闻名遐迩的学术性大学,其校长的学术治理理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办学实践上,即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本文对首任校长哈珀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赫钦斯的学术治理理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科学研究路径、有效服务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芝加哥大学;校长学术治理理念;哈珀;赫钦斯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3-0150-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3.029
提到芝加哥大学,首先想到的是闻名遐迩的“芝加哥学派”及其极具特色的经济学、社会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无论从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来看,芝加哥大学都无愧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称谓。“建校25周年的盛大校园庆典标志着芝加哥大学的真正崛起和早期创办者们雄伟抱负的实现”[1]。纵观世界名校的发展历程,都有着几位影响至深的校长。譬如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之于柏林大学、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之于哈佛大学、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之于威斯康星大学、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等等。校长是大学的标志与象征,是大学发展的引路人。校长的学术治理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并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十九大提出“到2035 年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在距离该目标实现不到20年的时间里,研究芝加哥大学首任校长哈珀(William Rainey Harper)、任期时间最长的校长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929—1951)的学术治理理念,无疑对我国的高教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学术治理理念的内涵与外延
何谓理念,《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解释为“认定和追求的某种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具有行业性和学科性的词汇”。从词源学的角度讲,“理念”一词是从西方演变而来的。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提出,他指出,理念是在一切情况下思想到的,并有着自身同一性东西[2]。苏格拉底从唯心的角度解释了理念的內涵,即理念和思想是相互依存的。他的学生柏拉图曾说“理念是人通过理性,把感知觉联系在一起来认识的”[3]。
有关学术治理在教育领域中的解释并不多见,且少有文章针对学术治理进行过具体的概念界定。治理一词最初源于拉丁文Governance,译为管理、统治、支配方式。学术治理理念是着重付诸于实践的思想观点,即人们对于高深知识的理性认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思想观念体系。人们对于高深知识的理性认识指对高深知识的获取和选择,即哪些是高深知识;理想追求指运用知识所存在的价值,即知识如何在头脑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并思考如何发展高深知识;从大学的发展角度来讲,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应用于实践分别对应人才培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因此本文将校长学术治理理念的外延划分为人才培养理念、发展科学理念和服务社会理念。
二、大学校长的人才培养理念
培养人才是大学发展的基本职能。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和第五任校长在培养人才的理念上,虽然所处时期和文化背景不同,但二者都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从注重效率到强调理性
“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效率观念的深入人心,促使高等教育不断地通过提高办学效率的方式给予回应。”[4]为了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校舍、操场、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设备,哈珀在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学季制”(quarter system)。学季制是将一年分为四个学期,每年10月、1月、4月、7月的第一天分别是秋冬春夏的开学之日,每12周以授予学位的毕业典礼的形式结束[5]。自增添了夏季学期后,学生出勤人数达到整学年中所有学期之最。从学生结构分布来看,汇集了来自全国各个州的莘莘学子,这些都证明该计划是成功的[6]。新方案的实施使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时间规划学习进度,不必拘泥于学校毕业制度的条条框框,只要达到规定要求,即可在一年中四个学期的任一个学期毕业。此外,教师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教学和研究时间,教师的假期可以累积,如果愿意,他们可以半年在学校教书,另外半年用于调研或出国交流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学季制的推行加快了人才培养的速度,满足了当时亟待解决的人才需求问题。
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历了工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繁荣、人口膨胀、经济大萧条等各种机遇与困难,快速发展的美国社会和所涌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让美国的大学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产生了迷茫。赫钦斯主张,不能只发展这种浅近的功利性的教育,大学在培养人方面,应该坚持培养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如何就业,那么很可能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被淘汰。他举例说:“对于新闻专业而言,一切都可以通过一个良好的教育和做报业工作学到。对于教学专业而言,一切可以通过一个良好的教育和做一名教师学到。对公共行政专业而言,一切都可以通过获得一个良好的教育和做一名公务员学到。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所说的:‘可以发现同样的教育和同样的习惯能够造就一个优秀的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和国王。’”[7]职业教育或许随时间的流逝而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但是理性思考的能力会伴随整个人的一生。所以,大学应该回到最原始的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基本问题,培养为了研究而研究的纯粹精神,而不是一开始就指向如何面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问题。每个学院应该关注的是理智遗产,而正是理智遗产将会给学生带来比实际教他们现成的方法更有效果的帮助。赫钦斯将这种传授普遍理论的教育称为普通教育或是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这种教育方式是纽曼提出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的一种演变,但都强调教会学生普遍通用的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抱着职业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芝加哥 大学校长 治理 理念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