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校长妈妈”的校园读书行动,专访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五凤小学校长周洁清

| 浏览次数:

周洁清:“我当校长,我跟孩子们有一种比较好的互动关系,孩子们喜欢喊我‘校长妈妈’,家长也会跟着这样喊。”

孩子的阅读能力与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的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学习。学校应该把阅读作为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开展。但是学生教育家长不能缺席,家庭永远是教育的第一场所,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全交给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五凤小学建于1920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校长周洁清在学校开展亲子阅读卓有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家校和谐共进关系。

周洁清表示,一开始也没有那么清晰和全面的思路,都是逐步开展起来的。做这个事情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作为语文老师的教学情结。周洁清从教22年,在当校长之前一直都是一线的语文教师,她认为阅读是孩子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孩子在童年成长阶段应该海量地阅读。

二是作为校长的办学思路。周洁清一开始当校长,是在琶洲小学。当时她提出了一个办学口号“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乐园”。后来有一位家长给了她提示:“‘校长妈妈’,你这个口号当中是师生共同成长,我觉得我们家长也要成长,我们家长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这位家长说得很对,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关键,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对,家长要成长!那要用什么样的抓手来联动家校,促进家校共同成长?当时就觉得,也要靠阅读。”

任务驱动——“故事爸妈进课堂”

当初在琶洲小学,周洁清请过一个家庭教育专家来做讲座,尽管现场激情碰撞,但是家长回到家里还是风平浪静。后来换届她来到了五凤小学,开始每天通过广播给孩子讲故事,然后提一些问题,希望孩子回家讲给家长听。可是校长毕竟是势单力薄。她一直在琢磨,后来想到用任务驱动来开展阅读。于是2015年10月,她在五凤小学开展了“故事爸妈进课堂”活动。每个星期一天的时间,利用晨会的十分钟,每个班级都请孩子的家长来学校讲故事。第二个学期改为了每个星期两天。家长轮到任务就会去做功课,去找故事。这项活动完全由家委会来组织,每次都有家长负责照相,并整理成相册。学校为了鼓励家长,每次都有一张感谢状发到家长手中。当时学校提出一个家校合作的理念——“家校共同成长,创造美好记忆”。周洁清表示,当时最美好的初衷就是,每个学期每个孩子的家长可以来一次,从孩子一年级到六年级,他应该有十二次讲故事的经历,翻开一张张的相片,一张张的感谢状,它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回忆。

“故事爸妈”2.0版——亲子朗读录音

后来“故事爸妈”做成一定规模,有一定的成效和影响力。周洁清想让这种讲故事成为家庭生活的一种常态,她想要做2.0版的“故事爸妈”,要将亲子阅读升级!所以在寒假前,五凤小学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布置了亲子朗读的寒假作业。家长每天进行亲子朗读,通过手机软件录音,并上传到班群。学校还印发了记录表,让孩子来记录年月日、故事名称,由孩子来签名确认爸爸妈妈有没有这么做。因为刚开始做,要考虑门槛不能太高,所以只需要每天上传,时间不限,但其实就是要坚持。学校一开学就进行“书香家庭”评选,一个月之内坚持朗读20次以上的家庭就能获得“书香家庭”称号。为了推动这个事情,她自己也加入到每个班群里面,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检查

3.0版展望——名家进校园

周洁清表示,五凤小学下一步工作就是构建班级的家长读书会,让更多家长有机会分享和交流。这几年她一直在做一个“名家进校园”的课程,陆续请来了段立欣、安武林、周锐、王一梅等名家,讓他们来分享他们的创作经历,或是他们对于儿童阅读的一些高瞻远瞩的认识,打破这种作家和读者的遥远距离。“学校要给孩子的心田播送一颗阅读的种子,不一定每一颗都会发芽,但是总有一颗会。”周洁清感慨道:“我们校长换届很正常,我甚至在想,只要我在五凤的一天,都会坚定不移地做这个阅读,这是我对教育的一个情怀。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只有阅读可以把这么多方的力量扭成一股绳,把家长、老师、社区、社会都联动起来。”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编辑部责任编辑)

家长声音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校长妈妈”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说一定要给孩子买一个书柜,并发了一张书单。其实阅读,大家都知道是对孩子好,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没有多少,确实需要一个鞭子,去鞭策家长执行。一开始是觉得有点任务式,但渐渐地就形成了习惯。

我的儿子现在慢慢习惯了五凤小学的读书氛围,他很喜欢阅读,去到哪看到有书就拿起来看。而去到朋友家,别的小朋友在玩,他就先找书柜来看。我的朋友就说:“有空就多带你儿子过来,让你儿子带我儿子阅读。”

说起书本,五凤小学到处都有课外书。一进校门,就有大片的书柜大片的书,每个班级都有一个放满书的书柜。有时候父母下班晚了,没能及时来接孩子,但是孩子不会在学校空等,可以拿课外书来读。

“校长妈妈”给了家长一个任务,每个孩子每天都带一本课外书。小孩子的心理很奇怪的,总是认为同学的书本更好看,他们就会互相交换借阅,这样累积下来,每个孩子都会读到很多的课外书。

相关热词搜索: 广东省 广州 专访 校长 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