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国外剧院经营管理模式,影视艺术例文.doc 剧院运营管理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国外剧院经营管理模式,影视艺术-
国外剧院经营管理模式
国外剧院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与建设投资主体联系在一起的,基本上采取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根据投资形式,大体上可分成政府管理制、财团管理制和股份制几种形式,其中以政府管理制为最多。
1.政府管理制
所谓政府管理制就是指由政府直接组建国有独资形式的剧院经营管理公司,实施对剧院的经营管理。德国美因兹大剧院建于100年前,1999年在保留外壳不动的前提下,对剧院进行了全面改造,仅舞台设备和灯光、音响设备的改造经费就用了3100万马克,所有改造经费全部由政府承担,其中州政府和市政府各承担50%。剧院包括3个剧团,共有演职员和管理人员500人。政府将剧院组建为国有独资公司,公司建立董事会,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均由政府部门派出。在管理班子中设有一名总裁,负责剧院的全面工作,另外设有一名技术副总裁和一名财务副总裁。
德国政府把剧院列为公益性文化设施,不要求剧院以盈利为目的,并认为要求剧院做到收支平衡或产生盈利是不可思议的[,01。政府要求剧院必须多演出,而不必去考虑经济收入。因为政府投资剧院主要目的是提供广大市民以享受文化艺术的权
利,因此在规定票价上要大众化,要使广大市民都能买得起戏票。该剧院一年的费用支出为4000 万马克,剧场通过演出收人约占费用支出的20%,80%的费用支出由政府补贴,州政府与市政府各占补贴的50%。
法国巴黎歌剧院和巴士底狱歌剧院两个剧院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管理,由政府部门派出总经理和技术副总经理,在日常经营运作中,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在政府管理制中,还有一种形式就是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例如维也纳国家剧院,由政府派出财务人员在歌剧院建立独立的票务管理机构,所有票款收人扣除成本费用外全部上交政府,剧院所需费用支出由政府全额拨款。
2.财团管理制
财团管理就是政府将剧院组建成一个财团法人机构进行管理。如日本滨松艺术城设有演出、会议、展示等功能,分别由政府和民间财团共同投资建设。艺术城建成后,由财团组建成有限公司进行管理。艺术城年经营收人7亿日元,运营费用19亿日元,收支差额12亿日元,差额部分分别由政府和财团按比例拨款补贴。
3.股份制
这种管理模式的剧场在国外剧院经营中是极少数。如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该剧院实行公司制形式进行经营管理,把剧场的股份制分成国家股和私人股,国家股占50%,私人股占
50%。收支相抵后的差额部分,按比率分别由政府和私人予以补贴和资助。
相关热词搜索: 剧院运营管理 例文 剧院 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