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前教师需对听力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将所授听力文本的主题及相关的语言知识梳理清晰,分析听力练习中的重难点,从而确定教学目标。例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深入学习Where were you ?以及What were you doing?的用法,开始的导入环节为后面的话题内容创设生活情景,对学生日常基本交流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教师的教学着眼点不能局限于定格在关注学生对词汇、句型和语法的掌握上,还要有意识的将重点定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听力能力和交际能力上。在听说过程中,对以下几个方面要进行重点把握:听说教学目标定位要恰当;听前引导,消除学生因听不懂而存在的厌倦心理;听后任务的把握,将听与说有效结合;在教学活动中细致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二、课堂导入活动
课堂导入活动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学内容开始前,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和措施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在英语听说课的的导入环节,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良好情境中学会表达并且乐于表达,学会灵活运用英语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听力状态。在导入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如歌曲、游戏、演讲、讨论等激趣热身,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也可以提前感知本课的重点句型,明确听力学习的目标任务,以最佳状态进入听力活动,本课例的导入活动可以这样操作: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大雨情境,讲述自己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做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还可以在交流中获取被提醒或学到的词汇,对听力材料产生兴趣同时预测听力材料的话题和相关内容,为听力材料的输入做好准备。
三、课堂设计案例
本文以八年级(下)Unit5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e time of the rainstorm?为例,来阐述听说课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其设计说明。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
Knowledge aims: 能够听懂新单词并掌握常用词汇、句子,正确使用What were you doing 以及I was的句型。
Skill aims: 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注意语音语调, 且可以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型与同伴交流并提出建议。
Emotion aims: 通过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踊跃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积极配合,培养团队互助的精神,有兴趣进行口头对话。
【教学过程】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e time of the rainstorm? 的教学过程如图所示:
1.通过讲故事导入激趣热身,复习以旧带新,然后可播放歌曲“What were you doing last night?”旋律经典, 内容生动,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曲为本课的知识点埋下伏笔,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教师还可根据歌词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提问,“What were you doing last night?”然后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听中活动是听说课的主要环节,是学生提升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以听助说使听中活动的设计更加有效。
3.听后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馈,反映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程度,活动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口表达的积极性。教师可提供贴近本课内容的问题情境,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组内认真思考和自由讨论并让学生给出尽可能多的答案。与此同时教师可提供更多的词汇便于学生使用,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四、课堂结束语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听力策略,常听、泛听、精听相结合,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过程时,首先要明確主要内容,抓住文章大意,同时掌握做笔记的技巧,特别是听较长的对话或独白时;经常进行复述,培养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活动是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和提高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可采用两两对话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力求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张志芬.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反思[J].群文天地,2012(1).
相关热词搜索: 英语 说课 活动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