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浅谈《新标准》初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

| 浏览次数:

摘要 以单一课时为单位进行课堂设计,教学过程会出现各种问题,与新课标的要求有矛盾,而从单元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本文针对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谈谈如何进行英语单元教学设计及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教材 教学实况 单元教学特点 设计 体会

一、现用教材特点及实际课堂的教学问题

我市初中英语现使用外研社编写的英语教材——《英语》(新课程)初中部分。经过4年的课堂教学,笔者认同这套教材有以下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遵循“题材-功能-结构-任务”编写原则,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初中毕业时达到1600个单词的词汇量;从多方面强化语言技能的训练,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结合每个模块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方面的渗透;注重题材和功能的多样化,课文语言地道鲜活,难度适中,突出初中学生的年龄与兴趣特点;能安排各种语法项目,确保学生在初中毕业时达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的整体要求;针对每个模块来编写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单元教学过程建议、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库等。

“外研版”初中英语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适合学生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但自使用新教材以来,本人在自己上课或听课过程中,发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现象:

1,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费时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时间相对少了。初中英语新教材单词量大,但每课时的单词量不均衡,教材中新单词的重现率较低,所以课堂教学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学习单词方面,对句型、对话等重点教学内容的训练量不够,达不到教学要求,单词问题已成为课堂教学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由于没有彻底解决单词问题,在学习对话时,单词就成为继续学习的障碍,直接影响对话的掌握与运用以及篇章理解,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2,部分教材的编排不太恰当。有的内容太零碎,缺乏整体性,内容编排轻重不一。如果按照教材一课课的教,既学单词、对话还要训练知识点,重难点不集中,各环节平均耗时少,导致学生学得囫囵吞枣。所以,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处理。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特点

教材的优点和常规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冲突,促使我们重新反思教学中习以为常的做法,试图使教材更能发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作用。其中以往传统备课形式:为单一课时而进行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备课形式,是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单一课时为备课单位,备课者对知识结构的处理是零碎的,每课出现什么就教什么,导致学生头脑知识链不连贯,语言能力训练不到位,课堂效率低。要知道,单元(模块)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但是全面体现新课程五维目标和教学理念的载体,而且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老师从单元的角度把握教材的编写思想和编排结构,更能吃透教材,从而根据需要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单元(模块)教学为整体,能更好利用新教材,更适合教学形势的发展。

单元(模块)教学设计优于以单一课时为单位的备课形式,主要体现以下特点: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和综合性。

1,整体性。单元设计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整合。设计者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情和教材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客观、具体,与教学内容和要求相关。模块的教学目标包含语言知识目标,如词汇、句型、语音等;语言技能目标,如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习策略,如自学策略、合作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调控策略等;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

2,相关性。相关性主要体现为课型、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要为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这要求教者对教材分析要合理,教材调整要科学、教学活动设计要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学生需求,课型确定准确,课时安排合理,突出能力的培养。

3,阶梯性。阶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提高,对活动的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要处处为教学目标服务,步骤清晰,层次分明。

4,综合性。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整个单元教学能否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单一目标和五维目标综合(五维目标指: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单一技能和多项技能的综合。要实现综合性,师生角色方面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多重及适合;在教学方法上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在评价活动中要适时适当,使其有利于推进教学和激励学生。

三、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以单元(模块)为整体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以上特点,那么老师具体设计一个单元教学,如何才能体现这些特点?一份英语的单元教学设计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觉得应该包含以下方面:

1,学情分析。做学情分析时,要做到客观、具体,与教学内容和要求相关。其中我们可以分析班级里学生层次区别的具体体现,在学习习惯上的优缺点,在听说读写技能上的水平,在各大题型上的解题技巧的掌握及存在的问题,对影响本模块学习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2,教材分析。进行教材分析时,要做到分析合理,对教材调整要科学、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材分析的内容包括课前学习内容与本模块内容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的处理意见,如删减增加还是调整顺序;预测本次教学内容与设计对今后教学的影响等。

例如,我们对《新标准》九年级上Module 10 Fitness的教材分析如下:

Module 10是定语从句教学的延伸,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本模块的对话内容涉及运动、父母子女安排学习、训练,包含几乎丢了父母东西的遭遇;阅读文章则以饮食为话题,谈论有关健康饮食的问题。针对以上的话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要对本模块进行必要的整合,这主要体现在话题之间的相连和区别,以及四项微技能的训练实效上。

本模块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根据听力中的对话可以设计有关运动、父母意愿以及教师谈话等方面的活动,也可以设计有关训练移情能力的活动;根据阅读材料可以设计有关了解健康饮食的活动,还可以设计关于奥利弗主张的评价活动。结合本模块的话题可以开展各类听、说、读、写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情感态度。

3,教学安排。设计好教学安排,目的是使教学保持整体性和一致性。其中要注意课型定位准确,课时安排合理,有效地促进学生逐步发展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如根据学情和教材的分析,我把《新标准》九年级上Module 10 Fitness划分为以下几种课型:(1)一节听说综合课型(Listening,Speaking and Vocabulary);(2)一节读

写综合课型(Reading,Vocabulary and Writmg);(3)一节归纳巩固课型(Grammar and Vocabulary in Use);(4)一节综合拓展课型(language in Use)。在不同的课型里,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同。在听说综合课型里,目标可以是初步理解语言,帮助学生体验新语言和听力材料的形式、意义和功能,注重培养学生对听力材料处理及词汇、句型的表达能力。在读写综合课型中,目标应是初步理解语言,帮助学生体验新的阅读材料的形式和中心内容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和重组信息能力。在归纳巩固课型里,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帮助学生归纳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洞悉语法结构的特征和词汇在语境中的变化。综合拓展课目标是使学生逐步熟练运用语言,达到训练考试实战能力,旨在形成实际语言能力。

4,单元(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要体现课标五维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其中包括知识、技能目标,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

5,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其实就是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一个模块中不同的课时教学要求也不同。制定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要突出重点,具体可行。

如八年级(上)Module 5 Problems第一课时(Listen-ing,Speaking and Vocabulary)的教学要求是: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To understand the conversation of describing prob-lems;

(2)To learn how to describe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orally;

(3)To learn Adverbial Clauses of Condition.

Important points:

(1)Master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beat,keep,shanae,final,practice,proud,pity,refuse,warn,be able to,all together,at the end of,

(2)Learn the Adverbial Clauses of Condition,

Difficult points:

(1)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tenses in Adverbial Clauses ofCondition:

(2)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between“such”and“so”。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阐述如何进入和布置教学,描述每一个具体活动名称、目的、步骤与方式,描述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关系,描述如何结束任务与教学,如何展示结果和如何评价。教学过程要为教学要求服务,步骤要清晰、参差分明,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过程的各个教学步骤目标要明确,过程完整,有层次,与内容和教学进程需要相一致。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要围绕教学目的有效开展。师生角色方面,要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多重、合适。教师不能是按本宣科,其角色可以是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者等。教学方法的采用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恰当有效。现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Teaching)、五步教学法(step 1 wanning up,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Step 3 presentation,Step 4 practice Step 5 post task)、五指教学法(RPCPP,即Revision,Presentation,Consolidation,Practice and Project)、3P教学法(Warm-ing-u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 and Homework)、交际型教学法(Communicative Teaching),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模拟真实情景交际,让学生通过听、说、理解等交际活动不断沟通交流,进行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在整个模块教学完毕后,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映、描述及感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映,上课老师反思教学特色和最成功的方面,这些成功之处所依据的理念,采用的具体步骤、方法是什么,并举例加以说明;列出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进方向。

附件1:单元框架设计格式与基本内容

课时题目,黑体、四号;内容,小4号宋体,单倍行距。

第1页:左上角;小4号;某某年级英语

居中:某某单元教学框架设计(写清单元题目),执笔人,使用人。

下方:日期

第2页始:1,单元教材分析(知识的前后联系最好用结构图体现,并稍作解释);2,学生情况基本分析(知识基础,技能基础,思维、情感基础等);

3,单元目标(依据前两者的分析调整以后的。写清调整与不调整的原因,避免盲目);

4,单元重点(核心内容、关键内容。最好能体现出为什么是重点);

5,单元难点(学生不易把握、理解的内容,不一定是重点。最好体现为什么是难点);

6,单元教学设想(不同类别的知识教学的手段与方法都不一样,针对本单元内容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什么,尽量写明白);

7,单元教学课时的分解与制定(可以调整,也可以不调整,但都要阐明原因)。

第 页始:课时框架的设计,基本包括内容与格式如下:

第 页:单元结束时的整体反思

1 单元内容测试题目和测试结果分析与措施

2 得意的反思或案例的整理

四、实施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的体会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学设计作保证。笔者在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深深地感受到单元教学设计能合理并有效地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不仅能灵活运用原有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有效性,对教研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一个学年的实施,我觉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过程起到了充分把握教材、锻炼教师、精炼内容、精简课时的作用。老师通过深入自学、自省,相互交流沟通,对整册书系统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对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使把握知识脉络的能力不断提高,如哪些知识要掌握,掌握到哪种程度,啥时候给学生讲解这些知识,如何落实知识,老师都心中有数,且更能立足整体视角对所教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不断达到每周5课时的高效率。由于教学设计针对性强,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更有意义了,老师也更乐意去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针对教与学行为

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了,专业素养也不断提升了。所以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不失为教师培训和架构理念与实践的桥梁的有效方法。

由于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在我校刚起步,我觉得实施此项改革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使单元设计更完善,教学过程更高效,学生能力训练更到位,我们教学设计组每位教师在先期设计集中之前都必须做至少两件工作:第一,自己总揽课标,重点把握课标中相应学段要求和基本理念;第二,搜集相关教学资源,之后进行集体研讨。讨论中,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有理有据地研讨分析基本达成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教学前测等内容与环节的共识。所以说,一份单元教学设计是老师团结协助、教研能力和相互学习提高的见证。

2,刚开始实施单元教学设计,鉴于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相关性、综合性、阶梯性的特点,很多理论的指导还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故不建议在全校各个年级备课组全面铺开。对参与实践的老师和班级有一定的要求,如老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对教学方法运用的灵活度、对学生的调控能力、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接受程度、所带班级对这种改革实施环境的可供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等。

3,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总结和积累,重点放在探讨与学习上。所以,建议具体的操作是针对预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及时根据课堂的发展情况作有效地调整。即把课堂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倡导课堂生成,促使实践教师在及时记录自己或他人在课堂教学中预设教学设计、教学行为之外的细微之处,记录当时自己或他人处理“意外”情况的做法中,进行分析和反思,如这样处理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好的处理办法,这种方法好在哪里,依据是什么。再如,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行为进行新旧对比、分析与研究:传统教材中的这块内容我是怎么上的,同样的这块教学内容在新课标下我又是怎么上的,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样修改后效果如何等等,让老师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4,建议对单元教学设计可采取三步走或三步并行的策略。第一步,骨干引领——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第二步,加强对单元教学内容的集体设计——解决理念在具体的每一课中怎么落实的问题。第三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解决理念如何有效内化为教学行为的问题。

单元教学设计在我校英语科刚起步实施,很多还在研究探索中,此过程会出现种种问题。我们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主阵营。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教学设计 新标准 单元 初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