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精读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 浏览次数: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建构和指导综合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希望英语4》第四单元“Clearing a Path for Communication”的教学设计实例分析,探讨了建构主义理念下综合英语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 综合英语

为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按照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而核心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现行网络发达的今天,借助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也成为英语教学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这一新的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能够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Bruce A 是建构主义理论代表,他在1998年指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构建信息意义。因而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老师主要是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一、建构主义理论下《希望英语》教程教学规划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希望英语》高职高专立体化系列教材自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以来,以其全新的教学设计、灵活的学习任务、突出的易用性、有效的课内外结合以及创新的教学指导等特色,较好地完成了“一切有利于教师教学、一切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既定目标,得到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界广大同仁的普遍认同和赞誉,并对高职高专新型英语教材开发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希望英语》教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每个单元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模块设计,学生累积同主题词汇,从而完成英语相关知识的构建,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

2.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操作性强。教师用书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式,对于新教师而言是一种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也是教师自我构建的过程。

3.教材突出课内与课外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方法,完成学生和教师的自我建构。通过课外活动设计,学会自主学习、相互合作,预先完成对本单元主题的粗略构建。课堂上丰富的互动环节提供学生展示成果的平台。

4.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设计多项教学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二、课堂活动设计案例

按照课程要求,《希望英语4》第四单元主要围绕“communication”这一话题而展开。在当今社会,交流或是沟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社会职场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提升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对于将要踏入职场的商英班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现以第四单元的Reading A “Clearing a Path for Communication”为例,简单介绍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综合英语教学设计流程。在教学设计中,既有教师精心设置的教学情景,又有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

1.课前准备。课前活动主要由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自主预习两大任务。围绕“交流障碍”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采用学生表演猜字游戏来导出“communication”这一抽象的话题。在表演结束后,提问:(1)What were you doing just now? (2)How did she or he communicate with you? (3) do you think you are communicating successfully? 其中猜字游戏部分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也更能理解交流的方式、方法都对成功的交流有很大帮助。在PPT展示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的情景,图文并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堂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与学习内容的关系,学生与学习任务的关系,创设学生与学生合作、老师协助学生的良好氛围,以便学生在自主的课堂交流中完成语言知识的构建过程与自主性发展的过程,达到认知与情感的融合、形式与意义的统一、知识获取与学习能力培养的并重。在综合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特别要注重搭建支架,实现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转变为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的转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策略训练。综合英语阅读常用的策略有:推断、归纳、略读等。所以在阅读设计上有两项任务,需要分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第一项是课文结构与段落大意。考虑到文章结构较为清晰,所以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就可以把结构分清,二段落大意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获取,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转变。第二项任务是填写表格。通过设计找出文章中指到的“communication”中涉及的说话者和听者两方,以此为两条主线,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从而达到排除交流中的障碍目的。表格填写完,那排除交流障碍的办法就一目了然了。

(2)思维能力训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只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需要人的思维循序渐进发展。在英语课堂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的不断发展。在文章内容和结构分析完后,主要体现主题升华。所以在设计中,选择了一项案例分析。这是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按照文中提到的几点排除交流障碍的建议,实际分析现实中出现的交流障碍,并给予相应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观看短片 “Up in the Air”------较为成功的交流,和电视剧《四朵金花》的片段------蛮横、家长式的交流,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不同的交流方式带来截然不同的交流效果。小组讨论和交流,然后发言。在观看前设置两个问题:1) What trouble have you ever come across in communication with your parents? What is your feeling about that? (Yes,I have.Maybe it is called “generation gap”.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life,different interest and different education backgrounds.I sometimes feel frustrated,disappointed,discouraged ).2)How would you deal with it?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how to better your communication with your parents?

在学生讨论前,教师可以提供3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帮助其理清思路,组织语言。

(1)What are the conflicts in their communication?

(2)How did they solve it?

(3)Are their communication successful?

在学生讨论完毕,请小组代表发言,提出他们对短片的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可以用一些形容词概述两短片。在Up in the Air中他们的交流是persuasive,friendly, acceptable and freely而《四朵金花》片段给人的印象是paternalism,authoritative,facial expression (dissatisfaction), false harmony.最后以一首诗歌结束文章“Communication is a desire”

3.课后活动。课后活动主要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反思。在课堂结束后,布置学生网上作业。

Read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communicative skills” and “goo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suggested websites:(1)http:///Develop-Good-Communication-Skills。阅读完,整理自己的思路,写下交流技巧和良好的交流方式。这个任务是对主题的升华和再次创建。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阅读相关内容,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通过修改学生所写内容,不断积累素材,形成自主教学的资源库,跨越时空,延伸教学。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中不难看出,教学情景的创设非常重要,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和协作对完成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设计中已经逐步摆脱传统的知识积累,而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合作,共同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熊英.建构主义大学英语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

[2]刘红,高志英.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J].外语界(增刊),2006(总117).

[3]司显柱.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构——建构主义视域[J].外语学刊,2011(1).

[4]董昊悦,高传喜.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8(3).

[5]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教学,2003(4).

相关热词搜索: 精读 英语 教学设计 案例 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