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与朱元思书》专项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中考汇编
【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二】比较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2.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
译文:
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③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译文: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13、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译文: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窥谷忘反 () .⑶负势竟上 ( ) .
⑷猿则百叫无绝 () .6.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语,皆指目陈胜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15、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⑸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
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
答:
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
1
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篇二:《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 ( 含答案)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
班别 姓名成绩
(满分79)
三、2007广州市
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共2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
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百许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
10、翻译与理解。(6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分)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3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明月别枝惊鹊:
②路转溪头忽见:
(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5分)
四、(09浙江台州)
(二)(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
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
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
(2分)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五、(2009河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
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
1(1)却(可是,但是)(2)通 (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
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3、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
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爱牡丹代
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4、清澈(水清,清);
湍急(流急、急)。
5、环境可以改变人;
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
六、(2009福建泉州)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5—8题。(15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自富阳至桐庐B.从从流飘荡 ...
自非亭午夜分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
C.绝猿则百叫无绝D.日有时见日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日光下澈 ..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4分)
①天山共色( ) ②一百许里( ) ③互相轩邈( ) ④窥谷忘反( ) ....
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
(1)说说富春江景色的总体特征。
(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
8.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任选一道作对)(3分) ....
①两岸连山无阙处, ②石潭上竹树环合,
七、(2009柳州)(共15分)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
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三)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译文: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
三、2007广州市
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A)(3分)
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
参考答案(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
10、翻译与理解。(6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分)
(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3分)
(2)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明月别枝惊鹊:
另一个树枝
②路转溪头忽见:出现
(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5分)
(2)上片写诗人在夏夜看到明月高照,山林明亮,听到鹊声、蝉声、蛙声,闻到稻花芳香,景色清新,在这个时候还听到出来纳凉的人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身处其中,作者感到闲适、快乐。下片写作者夜行遇
篇三: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 轩( ) 邈( ) 泠( )泠 千转() 柯() 鸢.......
( ) 飞戾( )天 经纶( ) 窥() 嘤( )嘤成韵(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风烟俱净( )一百许( )里 猛浪若奔( ) ...
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 ...
经纶( )世务者 鸢飞戾()天者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代 家。字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
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
修辞手法,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
第三段承“奇山”二字,
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从 、 两个角度写景状物。(10分)
(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 体;
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 ;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
5、《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
8、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9、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10、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
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2、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在分写“异
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
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
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 相照应。
1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1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15、本文是从 和 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17、用原文填空: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2)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 。
(3) 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18、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
(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9、结合文中的语句,简析作者的志趣和情怀: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可以看出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0、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21、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2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答案
1、piǎo xuān miǎo líng zhuǎn kē yuān lì lún kuī yīng yùn
2、消净,散净左右,上下飞奔的马通“啭”,鸟叫声通“返”,返回
树木的枝干筹划,治理至
3、(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3)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4)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
4、(1)吴均 南朝 叔痒 (2)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比喻 夸张 清澈 湍急 山高、树多、景美 (3)书信 游记(写景)散文 骈文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天下独绝 山 水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清澈、湍急。
9、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0、寒 远上寒山石径斜。
11、D
12、从容出游,怡然自得;
“千丈见底”;
幽静(或:寂静、静等);
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皆生寒树”。
1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1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15、视觉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B
17、(1)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8、(1)D (2)C (3)D
19、(1)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20、先总后分
2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相关热词搜索: 习题 答案 朱元思书上一篇:整式测试题
下一篇:简单的幂函数过关练习题(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