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人民至上心得体会研讨发言(3篇)

| 浏览次数:

篇一:人民至上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坚持人民至上,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坚持人民至上,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践行训词精神,担当神圣使命,坚持五个不动摇”主题教育第四专题“坚持人民至上,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开展以来的学习体会、收获感悟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学习心得“树高千丈总有根,水流千里总有源”,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枝繁叶茂的根基、是我们党源远流长的源头。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作为党领导下的一支纪律队伍,只有始终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服务人民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褒奖作为最高荣誉,我们的队伍才有生命力,我们才能做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因此,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根植人民至上的理念,增强竭诚为民思想自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消防救援队伍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如果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利民之举、常谋为民之策,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确保消防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作为基层一名政工干部,要引导消防指战员始终牢记竭诚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消防救援队伍是人民的队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消防救援职业的实践要求,努力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中展现竭诚为民的无私情怀。引导消防指战员在每一次帮民所需、解民所困、救民危难的灭火救援和执法执勤等任务中,特别是要在人民群众给予消防救援队伍的肯定、支持和褒奖中,感受到自身价值所在、使命光荣,坚决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记在心上、举过头顶,放在最高位置,进一步升华竭诚为民情怀。

  (二)加快促进队伍转型升级,当好党和人民“守夜人”俗话说能力是生存之道、发展之基,是履行使命、服务人民之本。“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更加繁重的使命任务和更加复杂多样的灾害事故,我们在能力建设上迫切需要一场脱胎换骨、破茧成蝶的全方位转型升级。因而我们必须围绕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定位,努力练就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昂扬进取的革命斗志,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具1体落实到我们身上一是要抓好自身基础体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苦练本领,提高救援和监督执法能力。二是要紧盯辖区灾害事故特点,高标准建成建好专业救援队,确保随时“拉的出、打的赢”。三是牢固树立为民奉献理念,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耐住寂寞。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消防服务水平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我们要真正从为民利民出发,进一步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工作,把“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爱民助民的第一标准,坚决杜绝搞形式、耍花架子,杜绝凭空想象、心血来潮,更不能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新使命要有新气象。消防救援队伍从“橄榄绿”向“火焰蓝”华丽转身,更需要用爱民助民的新乐章、便民利民的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近期的学习和思考,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服务群众观念淡薄,没有认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中重于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为群众想的少,缺乏真功夫。对待办事群众不上心、不耐心、不尽心。有时工作中会出现,完形式、走过场,真正为民办事的少。二是工作换位思考不够,服务群众能力不强,热情服务不足,工作效率不高。自己未能做好表率带头作用,致使部分干部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没有把群众当亲人,热情服务不够。三是未能履行好岗位职责,把新思想、新理念结合工作实绩发挥好,造成服务群众基础不牢、能力不足。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一)提高党性修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素养,是一项永恒的工作,作为大队党委班子的“班长”我更应该带头做好表率,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持续锤炼党性,利用好民主生活会、谈话交心等机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带头抵制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的侵蚀,不做“两面人”。

  (二)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崇高道德追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情趣。扎实开展“践行训词精神,担当神圣使命,坚持五个不动摇”主题教育,对标“两严两准”要求建设一支纪律队伍。坚持以人2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树立良好形象。时时刻刻以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两准、两严”的标准约束自己,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结合灭火救援、执法执勤、消防保卫等工作实际,找准爱民助民的发力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民助民文化活动,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消防队伍爱民助民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针对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在传统的扶贫济困、赈灾募捐、捐资助学、学雷锋等社会公益活动基础上,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切实以扎实的作风立起消防队伍的好样子。

篇二:人民至上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人民至上体会感悟研讨发言:人民至上心得体会发言稿

  人民至上体会感悟研讨发言

  问需于民,答好“民生卷”。民生即民心,解决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干部在履职过程中,要将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将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谋。无论走访调研还是谋划思路时,都要先问问百姓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关注的热点在哪里?未来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为民解难题是政绩的“民生分”,干部不能丢,也丢不起,答好“民生卷”才能得到考核工作的“民生分”。

  问策于民,绘好“幸福图”。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穿于政策制定全过程,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民众呼声,能够在人民面前甘当小学生,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向群众学习,向群众问策。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要从人民需求的角度去考量政策,全面调研、深度剖析、系统谋划。政策能够转化为惠民成果,才能让人民给政绩打出最基础的“幸福分”。

  服务于民,提升“安全感”。提升安全感,需要不断增强国力。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要做有利人民利益的事,做有利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事,做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祖国的繁荣稳定安宁的事,通过建设富强、民ZHU、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将“人民至上”写在新发展征程上。

篇三:人民至上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坚持人民至上讨论交流发言材料

  人民至上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信念,也是我们要始终坚守的道德底线。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而如何坚持人民至上,则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坚持让人民群众成为我们的贯彻始终思想的首要目标。公民的基本权利,例如言论自由、社会保障、劳动权利,都是我们社会的基础。我们必须保证一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倾听人民的声音和建议,力求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要。

  其次,我们需要着重把握好一切决策的人民本位性。这包括从民主、公平、公正、透明的角度去审视各种决策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于那些对人民权益造成损害的决策,我们需要予以纠正并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此外,我们还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例如讨论、公开听证会等,与人民进行沟通和对话,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最后,我们还需要严格倡导全社会普及人民至上的思想。这既包括指导各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也包括呼吁全社会树立起相同的道德观念。人民至上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追求真理、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观。

  总之,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建设理想社会的首要要求,这样的一个社会将更加公正、和谐和稳定。我们要深入挖掘这一精神核心的价值和理念,努力营造起一个依据民意、关心人民的社会环境。这样,我们将有更多的人民信仰和良知的力量共同为理想的社会而努力。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至上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心得体会 研讨 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