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30-01
RICU的病人均为危重病人,他们有的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的行机械通气,自主排痰差,加上各种监护管道,引流等。不但不易翻身,更不易拍背体疗排痰,从而最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肺部感染。及时有效的排除和移动分泌物及代谢废物,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所在【1】。我们RICU引进美国G5排痰机,由于其作用力能透过皮层、肌肉组织达到细小支气管,并保持恒定的节律、力度,且任何体位均能操作,病人感觉舒适,易于接受,排痰效果好,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我们对40例危重病人应用排痰机不同结果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科共收治呼吸危重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平均体重指数、病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两组病人均采用抗感染加痰液稀释剂的药物治疗,在行物理治疗前均行20分钟雾化治疗,雾化治疗后5-15分钟指导有效咳痰,无力咳痰者给予吸痰。观察组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每日2-3次,每次5-15分钟。对照组行胸部物理治疗如体位引流、震颤、手法扣背,每日2-3次,每次5-15分钟。两组均选择在餐前及睡前进行。
1.2.2 观察组 操作时,病人采用侧卧位或半坐位及平卧位,选用适当的扣击头,接上扣击接合器,直接将扣击头作用于胸廓,将扣击头放在病人肺部下叶处,持续30秒左右,提起扣击头,向上移动,放在另一个部位,进行扣击,从下向上,从外向里,直到整个肺部及肋部,要缓慢有次序的移动,在下叶部及肺部感染部位,可扣击时间长一些,同时加大一些压力,使积蓄的痰液从毛细支气管震落,流向大的支气管,在大的支气管中,粘痰刺激咳嗽中枢,从而帮助病人排除痰液。
1.2.3 对照组 操作时,病人取半坐卧位或侧卧位,操作时屈起手指,使手型形成中空型,每次20-30分钟。从患者肺的下叶部开始,自下而上扣击,使痰从周边肺野流向中心气道,利用振动排除痰液。
2 结果
以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肺呼吸音、咳痰及吸痰量等指标作为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通过SPSS软件,根据均数±标准差(X±S),进行t检验显示: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
观察组呼吸音由排痰前呼吸音低到排痰后呼吸音未见有明显痰鸣音也较对照组明显。吸痰及协助咳痰量也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由于RICU老年病人多伴有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及反复肺部感染,肺泡壁弹性下降,气道内分泌物粘附在气道壁上,在加上人工气道的刺激,分泌物增多,患者体力不足难以把气管内痰液排出,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利于缩短患者在RICU中的平均住院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及体力得到改善,并发症减少,生活素质提高,病情早日康复。
4 护理体会
4.4.1 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适应症:哮喘、支气管扩张、慢阻肺、慢支、急性肺炎、气管切开术后需排痰理疗者。禁忌症:皮肤及皮下感染、肺部肿瘤、结核、气胸、肺脓肿、凝血机制障碍、肺部血栓、肺出血及咯血不能耐受振痰的病人[2]。
4.4.2 消毒隔离:使用一次性的扣击罩,避免交叉感染;治疗后用1/10084液擦拭振痰机扣击头,机箱、导线、手把、支架和托盘;定期专人进行机器的维护和保养。
4.4.3 振动排痰机能有效的清除气道分泌物,通过不同的扣击头,对需要治疗的肺组织部位,进行准确的扣击和有效的振动肺叶,这样不但可以刺激病人的咳嗽机制,又利于气道纤毛的运动。既缩短了病人的病程,又降低了治疗费用,同时减轻了医务人员给病人翻身拍背的劳动强度,成为医护人员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 陈静,张彩霞,郭莹玮.振动排痰机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9).
[2] 杜峻,何华英,王玫,袁静,龚晓玲.老年慢性病人使用振动排痰机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5,(01).
相关热词搜索: 振动 病人 护理 体会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