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假性肠梗阻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假性肠梗阻患者15例 ,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保守治疗、3例患者手术,全部治愈出院,但易复发。结论 假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关键词:假性肠梗阻;诊断;治疗
我院从2012年1月~2014年2月共收治假性肠梗阻患者15例,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15例 ,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在31~71岁,平均年龄53.6岁。主要症状以急性发作腹痛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或偶尔排气1次,排气后腹痛并不缓解。伴恶心呕吐,约3~5次/d。有的出现发热,体温多为中度热或低热。入院时查体:全腹膨胀,有的可见肠型,也有的腹部压痛明显,有的有反跳痛。听诊肠鸣音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腹部平片报告肠管均扩张,下腹部有液平面。主要为回肠和右半结肠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例正常,6例轻微增高。3例有精神病史,长期口服氯丙嗪片治疗。入院后12例诊断为急性肠梗阻,3例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或肠穿孔。
1.2治疗 本组15例患者中,12例诊断为急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梗阻症状缓解,3例患者因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而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肠管高度扩张,但均未发现肿瘤、黏连、狭窄等器质性梗阻病变。术后行胃肠减压、扩肛等处理,患者一般在术后3~7d肛门排气,肠梗阻症状消失。
1.3结果 15例患者梗阻症状消失全部出院。3例手术患者中2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在术后第7d梗阻症状才解除。15例患者随访1年,有9例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因肠梗阻反复入院2~3次,应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后梗阻症状消失出院。
2 讨论
诊断决定治疗。只有有了明确的诊断,才能做好下一步的对症治疗。我们认真对15例假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虽然假性肠梗阻具有肠梗阻的典型症状: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但它也有自己特点。首先要从病因资料进行分析,Duddiy[1]将假性肠梗阻分为三类:一类是病因不明;一类是继发于已知疾病如心脏病、肾病、高血压或缺氧,还有就是长期口服神经节阻滞剂以及感染等。本组3例精神病患者在详细询问病史时发现他们长期口服氯丙嗪,平时有习惯性便秘。然后结合体格检查和腹部站立位X片,作出了明确的诊断。值得提出的是假性肠梗阻在X片上主要表现为大小肠管呈普通扩张和胀气。有的有液平面存在,但主要集中在回结肠处。X线征象与一般由腹膜炎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极为相似,故临床上还要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它是提出正确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麻痹性肠梗阻听诊时肠管活动度减低的程度更为明显,腹部站立位X片可显示肠管内的液平面往往均在同一高度。而机械性肠梗阻一般表现为从上腹到下腹呈阶梯状气液平面,听诊肠鸣音亢进或有气过水声。有时诊断困难时,可行气钡双重造影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排除大肠器质性病变[1-3]。
由于假性肠梗阻属于肠道非器质性病变,特别是神经节的缺陷,手术往往达不到效果。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本组3例患者因怀疑有绞窄性肠梗阻行了"剖腹探查术",术中未发现肠管坏死和器质性病变后诊断是假性肠梗阻而行内减压[2]其术后恢复时间较非手术治疗长。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也因而多得多,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最主要的是也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对15例假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我们认为对已确诊的假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上应以保守治疗为主,特别是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除非有以下情况才考虑手术治疗:①急性发作的假性肠梗阻与机械性肠梗阻无法鉴别而又不能排除肠绞窄时可行剖腹探查术;②保守治疗后症状仍不缓解者;③有穿孔风险存在者[3]。
参考文献:
[1]Duddly.H.A:Intina.Pseudobstruction[J].J.roy.cell.surg Edin,1958.(3):205-206
[2]黄俊,施瑞华,张同新.消化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今日临床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186-187.
[3]陈孝平.普通外科进修生必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125-126.
编辑/哈涛
相关热词搜索: 肠梗阻 例假 体会 治疗上一篇:梗阻性大肠癌53例外科治疗体会
下一篇:大柴胡汤辨证与辨病治疗肝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