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两评查活动汇报材料
根据省高院、市中院的部署安排,在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XX区法院把开展“两评查”活动作为提升司法能力和审判质量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立足实际,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紧扣各阶段工作重点,精心组织,扎实有效推进庭审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活动的开展。现将两评查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根据要求,“两评查”活动由本院“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负总责,成立“两评查”活动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工部门统筹协调,审判业务部门和审判管理部门具体实施,综合部门有效保障的工作格局。组织召开了“两评查”活动动员大会,组织干警专题学习“两评查”活动有关文件,进一步熟悉庭审规则和裁判文书制作规范,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制定下发了《XX区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两评查”活动实施方案》,细化了目标任务,明确了方法步骤和组织方式,安排好阶段性工作和完成时间节点,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二是细化方法步骤,突出评查重点。确定评查参与人员:将全院一线法官纳入评查范围,各审判业务庭及基层法庭的所有法官必须参加“两评查”活动,并明确以青年法官、新任法官为重点开展评查活动。确定评查范围:庭审评查范围为2012年6月至10月开庭审理的案件。各业务庭的每名法官作为审判长或者合议庭成员至少接受一次庭审评查,至少观摩、评查一次庭审,各业务庭参加庭审评查的案件量原则上不少于2012年6月至10月开庭审理案件总量的5%。裁判文书评查范围为2011年以来制作的裁判文书,各业务庭的每名法官至少有两篇以上裁判文书参加评查,各业务庭裁判文书评查量不少于评查范围内本庭裁判文书总量的5%。确定评查方法:(1)庭审评查。庭审评查按照普遍查、随机查、重点查的原则,采取各业务庭自查、业务庭之间互查和专门评查组重点评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业务庭自查。自查采取法官自查、互查、合议庭交叉评查的方式进行,通过现场点评或集中点评,形成书面点评材料。业务庭之间互查。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进行交叉评查,交通法庭和基层法庭之间进行互查,填表打分后,出具书面点评意见,并及时将评查结果反馈业务庭。专门评查组重点评查。各业务庭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合议庭组成人员情况推荐一个庭审作为示范庭,由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组成评查组对示范庭进行评查,评选确定优秀庭审。示范庭对相关审判业务领域全体法官开放,供法官学习观摩。(2)裁判文书评查。裁判文书评查采取业务庭自评和审管办专门评查两种方式进行。各业务庭自评文书以2011年度制作并生效的裁判文书为主,采取法官互评、合议庭交叉评查等方式进行,自评结束后,开展文书制作的业务培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审管办与案件质量常规评查工作相结合,按照不少于各业务庭评查文书数量的10%进行抽查,主要评查2012年以来制作的裁判文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业务庭,并督促整改。
三是建立评查台账,严抓问题整改。坚持把“评查”着力点放在查找司法能力的薄弱环节、找准审判质量存在的问题,将学习、点评、整改贯穿于“两评查”活动始终,确保提高庭审水平和文书质量。各业务庭根据案件情况和法官情况,摸清评查、观摩庭审案件总数和裁判文书总数,建立评查、观摩庭审案件台帐,制定裁判文书评查计划,编制裁判文书评查计划,审管办统一汇总后上报。召开点评会,组织全体审判执行人员参加点评会,对评查结果进行通报,针对评查活动发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查找原因,限期整改。
四是督查活动落实,提高案件质效。审监庭牵头,联合院纪检监察部门、研究室等部门加强对“两评查”活动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查,重点督查司法能力的薄弱环节,确保活动有效落实。政治处负责将评查结果存入干警个人业绩档案,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依据,激发干警钻研审判业务、提高司法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是强化工作结合,注重统筹兼顾。以“两评查”活动作为改进司法作风、加强司法能力、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突破口,将其与推进人民法官为人民、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创先争优活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审判、执行工作结合起来,与法院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实现法院工作的全面提升。非办案单位与业务庭密切配合,确保“两评查”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两评查”活动开展以来,XX区法院严格按照评查程序,共组织开展庭审观摩37次,组织示范庭2次,普通程序案件庭审观摩率为100%,简易程序案件庭审观摩率为80%;评查裁判文书597件。各业务庭庭长作为审判长或者合议庭成员,均做到接受至少一次的庭审评查;至少开一次示范庭;至少观摩、评查一次庭审;至少有两篇以上裁判文书参加评查。
二、评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评查出的问题
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裁判文书评查得分95分以上的占89%,庭审评查得分95分以上的占81%。但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法官、书记员和司法警察对庭审评查思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在实施评查阶段,排查出裁判文书制作与庭审活动中存在的33个细节问题问题,归纳如下:
1、案件庭审评查存在问题:4方面15个
(1)庭审言行规范方面:着装不规范;审判员坐姿不规范;声音较低,语速过快;法槌使用不正确。 (2)庭审程序方面:法庭规则宣布程序不规范;核对当事人身份环节缺失;刑事案件征询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程序缺失;庭审节奏不紧凑。(3)庭审驾驭方面:法庭调查层次不够清楚;归纳争议集点不准确不全面;举证质证过程不规范;庭审小结缺失;法官释明权行使不规范;合议庭人员沟通协调不够,陪审员作用发挥不足。(4)庭审秩序方面:未及时制止旁听人员接听手机行为等违反庭审纪律行为。
2、裁判文书评查存在问题:2方面18个
(1)文书写作规范方面:行文逻辑不严谨;层次不分明;详略不得当。案号编写不规范;遗漏诉讼参加人;诉辩主张表述不精练。事实证据上,事实叙述不够客观、全面;举证、质证过程不规范;焦点阐述简单。说理上,裁判理由未围绕焦点阐述;对诉辩主张回应不够;认证理由不够清晰。适用法律上,引用法条不全面;未附条文。(2)技术规范方面:排版不规范;主文表述不规范;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病句及错漏别字现象。
(二)整改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与不足,及时研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责任人整改,切实提升庭审规范化水平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一是加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要更新业务知识,熟悉法律原则、法律条文和立法精神,组织法官每周定期集中学习优秀裁判文书,提升庭审驾驭能力及文字工作水平。二是转变司法理念,强化工作责任心。加强对审判人员的管理,增强工作责任意识、敬业意识,避免承办案件中出现的低级错误。三是完善制度,规范庭审。以制度规定庭审流程,完善案件争议焦点归纳及庭审小结程序,提高庭审质量。加大庭审观摩力度,促使法官以压力生动力,以评查促规范。选取审判业务骨干在全院范围开示范庭,组织审判人员观摩、学习、借鉴。四是严格责任,提升文书质量。严把文书出口,严格责任,把关人与制作人对文书质量问题承担连带责任,以评查促提高。按月通报评查结果,对于文书瑕疵扣分处理,规定整改期限。转变司法理念,强化工作责任心,杜绝文书中病句错漏别字现象产生。发挥示范作用,将优秀裁判文书放上内网供法官参考、借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XX区法院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找差距、补短板、练技能,分析审判业务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措施加以整改,认真做好评查活动的总结,深入推进庭审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工作。
(一)严格评查,加强考核。完善“两评查”活动台帐,严格对照评查范围、评查内容标准、按照普遍查、重点查、条线查、开放查相结合原则,灵活采取各审判庭自查与互查、审判管理部门重点评查、接受上级法院业务条线对口评查、社会人士参与评查等多种评查方式,深入推进庭审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深化结果运用,将“两评查”活动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纳入审判业务部门和法官年终岗位目标考评范围,严格奖惩制度,将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
(二)着眼长效,健全机制。制定和完善庭审规则和裁判文书制作的规范、制度,实现评查的制度化、常态化。健全案件评查机制,对容易出问题的二审改判、发发回重审案件实行重点评查,对疑难案件、受社会关注案件实行跟踪评查。建立案件质量瑕疵补救措施以及救济程序,对评查中出现的问题,责令责任人整改,对重复发生的问题建立严格的惩处机制,减少案件质量瑕疵的发生。建立评查常态机制与岗位练兵常态机制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为干警锻炼本领、提升素质提供有效平台。健全庭审评查调研机制,组织庭审评查研讨会和示范庭审评选会,形成优秀庭审指导汇编供法官学习,进一步提高法官庭审能力。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由审管办领导,研究室负责,其他部门协同,构建起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宣传网络,积极营造“两评查”活动宣传氛围。组织开展庭审开放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执纪监督员等参与庭审评查;根据案件类型和特点,组织群众旁听庭审,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听取意见建议,增强活动的透明度。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接受社会公众评查监督;在科技法庭使用后示范庭同步进行网络直播,让广大群众看到人民法院为民司法的主流,提升司法权威。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优秀裁判文书、有示范效果的优秀庭审进行大力宣传;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裁判文书,录制筛选一定数量的示范庭审,作为法院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的鲜活教材,营造良好的评查氛围,实现评查与改进工作“两促进”。
相关热词搜索: 汇报 法院 材料 活动 两评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