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思想汇报 >

县供销社创先争优活动综合汇报材料

| 浏览次数:

县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销社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从2010年6月开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及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一主线,把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与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精神充分结合起来,坚持为“三农”服务办社宗旨,强化经营管理,加快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步伐,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   确保农资供应,为民办实事

供销社农资公司担负着全县农资供应主渠道的重任。为确保供应,一是确保市场货源。农资公司及时谋划,组织强有力的营销队伍深入乡村农户,调查了解掌握当地化肥等农资商品库存、供求关系和市场动态,多方筹措资金1000万元,积极主动加强与农用物资生产厂家和农资经销商的合作,提前落实各种农资商品的购销合同,千方百计拓宽货源,加大采购力度,确保淡储旺供不断档不脱销。二是确保市场供应。采取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确保供应。延长营业时间,坚守工作岗位,送货下乡进村,针对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户,供销社与信用社联合行动,开展“万户助农”销售活动,实行担保赊销,秋后收回赊销款,解决了1万户农民无钱购肥的难题。三是确保产品质量。供销社各企业严把进货质量关,严格从正规渠道统一直接调运,充分保证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足量供应到位。同时积极配合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做好农资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加大对经营企业的检查力度和监控力度,防止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四是确保价格平稳。高度重视价格变动情况,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坚决杜绝擅自提高销售价格的行为,确保农民买得起、用得上优质农资物资,做到不哄抬价格、不囤积居奇,确保价格合理平稳。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万户助农”活动的开展,确保了全县在最佳节令完成春耕生产任务。1-9月销售各种化肥33850吨,同比增长13.5%;农药销售53吨,同比下降31.2%;农膜销售15吨,同比增长15.4%。

二、   举办农技知识培训班,为民做好事

为不断提高全县农药经营户的农技知识,供销社每年都不定期举办农技知识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为农药经营户和农民群众授课。9月12日至13日,供销社农资公司与县农业局一起组织全县200多户农药经销商集中培训,在换发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同时,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并聘请省外农科专家传授农技知识,讲解农药知识,积极为民做好事。

三、   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步伐,为民解难事

供销社在“二次创业”工作中,以改革为动力,发展为目标,效益为核心,服务“三农”的宗旨,确立了“项目带动、经营拉动、管理促动”的发展思路,努力把“乡村流通工程”建成有利于解决农民买难卖难、有利于调节和组织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以市委赵立雄书记“新供销、新机制、服务三农、互利共赢”的题词为新理念,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打造一个便捷、安全、实惠、高效的“乡村流通服务体系”。一是农村规范化网点建设。在去年新建标准化网点15个、改造提升4个的基础上,今年规划新建标准化网点48个、改造提升8个。到年底,全县新建、改造网点将达75个,可满足全县农村村委会72%的覆盖面,加原有网点可实现全县104个村委会全覆盖。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很大限度地解决当地农民群众的“买难”问题。二是专业合作社建设。供销社系统目前已发展龙头型、大户型的专业合作社40个,经营型农贸市场3个,在便民服务和取得收入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部分农产品销售难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也解决当地农民群众的“卖难”问题。


                      XX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二○一○年十月十八日

 

相关热词搜索: 供销社 汇报 材料 活动 创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