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最长的一周本刊记者震区现场报告

| 浏览次数:

因为焦急所以漫长,因为寻找所以漫长,因为等待所以漫长,因为疼痛所以漫长。焦急、寻找、等待、疼痛让秒针走在所有人的骨头里。2008年5月12日到5月18日,是汶川大地震中所有幸存者、救援者、志愿者们所经历的最长的一周。

我奔波于那些废墟现场,穿梭于那些刚刚搭起的简易房与帐篷,走在那些危险的山路上与宁静的谷地乡村里,眼睛看到的、内心感受到的全是疼痛。疼痛正凝结在这片大地上,弥漫在空气中,呼吸在肺里,刻在我们的骨头上。

军人们把疼痛埋藏在心底,用一个个行动慰抱那些疼痛,这是他们承受疼痛的方式。疼痛让人清醒。我铭记我所看到的每一个细节和我听到的每一句话,我铭记着他们的每一种表情与心情。

2008年5月16日至2008年5月22日,这是我的采访经历中最长的一周。

第一天:地震日

2008年5月12日

李春梅告诉自己不能慌张。营长郑浩有一种可怕的直觉。

“上午,一切正常。”总装某基地520医院的值班日志上写道。

很多人度过了这个正常星期一的正常上午。

早上,吴洪松照例提前10分钟起床。这个凤凰山场站的政委习惯在周一清晨把本周工作拉出条理逐条落实。9点30分,场站例行的军政主官会。他的搭档石祥对军需股股长强调饮食安全:“天气转热,食品容易变质,不可掉以轻心。”10点左右,他们接到电话,师机关工作组本周要来检查十七大精神学习教育情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们本周的工作重点便是“迎检”。

华兵一大早便带80名官兵外出执行任务去了。他是驻地在都江堰天马镇的空军导弹某旅某营教导员,营长郑浩和副营长留守在家。中午人员午休。

14点27分,北川县城住在某居民楼四楼的55岁市民王靖江和爱人正准备出门送自己的孙子上学,还没有出门。

14点28分,大地震改变了一切。

李春梅先是听到一种很大的类似于车轮滚动的声音,接着便看到日光灯闪起来,老式的柜式空调晃得厉害。“不会是地震吧。”这个念头刚一闪过,李春梅便告诉自己不能慌张。有人更需要她。这个520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正在产房给一个叫刘俊英的产妇做剖腹产手术。和她在一起的还有医生郝建平、麻醉师韦满、助产士钟婕、洗手护士刘志丹,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位置,麻醉师韦满、助产士钟婕本来可以走的,也没有走。

孩子顺利出生了,名字叫雨辰,雨辰合起来是一个震字。

正在午休的石祥被一阵剧烈的晃动惊醒。他迅速穿好衣服,大声呼喊楼里的官兵撤离。接下来他和政委吴洪松兵分两路,一路去外场,一路赶往幼儿园。机场的营房毁掉了,损失较重,幸好无人伤亡。两个小时后,石祥接到通知,紧急进场。省长过来,要飞都江堰等受灾一线。当天晚上石祥通宵未睡,收到的电报就有40份,“那天真累啊”。

听到那种吓人声音的还有营长郑浩。他正和衣躺在二楼宿舍的床上,先是床在晃,然后整个房子晃起来。地震了!郑浩冲出楼房,大声喊,发出警报。40秒,部队疏散完毕,没有人员受伤。营房有些房间裂缝很大,水管破裂,一楼积水。郑浩赶紧将部队置于开阔地,在震感微弱的间隙,把装备抢运到安全地点。

天马镇距离都江堰15公里左右。郑浩有一种可怕的直觉。很快这种直觉被证实。仅仅半小时,大群拥过营门口的老百姓嚷着叫着,“都江堰发生大面积倒塌了”。郑浩决定向旅里请示救灾命令。16点20分他们奉命出发了,路堵得厉害,到处都是人,赶到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部已经是18点30分。都江堰市政协主席见到眼前浑身汗水的73名官兵,立刻给出了任务。部队被分成两组,一组负责都江堰市九寨运业抢救,那座建筑整体垮塌;另一组负责半边街居民小区。

天空飘着小雨,全市一片黑暗。车辆很乱。郑浩随第二小组到达半边街居民区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以为只有在电视电影里才会看到这种景象。很多群众围上他们,叫嚷着哪些地方有人,,哪些地方有声音。很多人踊跃带路。

战士们的情绪高昂,一门心思想救人,但很快情绪遭到了挫败。从来没有干过救援,最初的两个小时完全是盲动的、混乱的。幸好他们带来了夜训照明灯,还在半路上向一个过路的司机借了个千斤顶,这两样东西发挥了大作用。

夜里10点30分的时候,他们救出第一个人,一个女学生,十六七岁,第二个也是女学生,问题都不是很大,只是头发被压住了,有居民立刻拿来了剪刀。两名女学生被救出后,立即让120送走了。

原来这个居民楼有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租住。已经积累点经验了,很快,他们找到第三个人。这是个男学生,叫李庆。左臂被一根横梁压住,手下面压着一个同学的头部。同学的头枕在一个音箱上,已经死了。郑浩决定掏个洞,爬进去救。

还在不断余震,郑浩观察了一下环境,周围全是危房,废墟随时可能再次垮塌。他再次作出一个决定,除了在现场安排专人观察感受余震外,战士爬进洞时,腿上必须拴着背包带,一旦有情况,马上拖出来。

李庆的胳膊一直弄不出来。后来征求他意见,想要保命就得截肢。李庆想和父母商量,父母也同意了。但是120医生不同意,因为里面的作业空间太小,根本无法止血。方案被否定。那时雨大起来了。他们又从另一方向打洞。刨,搬,终于在第二天的早上把他救出来了。郑浩看到连长刘奇中眼泪一下子出来了。撑了一夜的李庆父母也一下子瘫倒在地。接着李庆手底压着的那个遇难者被搬出来,战士们满手都是血。

当晚,郑浩带领的40人在半边街居民小区,救出三女四男,另一组救出一女一男,两组共救出九人。

市民王靖江和他的爱人、孙子也被救出来了。他们刚刚锁上门,走到楼梯口,就听到一种很大的巨响,接着脚下的地板在左右上下晃,刚反应过来,楼就塌了。“乌天黑地,北川县城一瞬间被山吞没了。”王靖江右臂骨折,腹部受伤,爱人也受了伤,转到重庆了,孩子没事,一点擦伤。王靖江当天便被送进了520医院。

这个后来被称为“我爱你”的医院进入紧急状态,当日的值班日志,虽然字迹潦草,但仍清楚地记录着这一痕迹:

14点35分:院长王普杰指挥医护人员将住院病人紧急疏散至空旷处。

14点38分:接到高新区双碑小学求救电话,紧急派救护车。

14点44分:救护车回院,收治首批地震伤员。

15点30分:成立应急卫勤指挥组。

16点10分:派出医疗小分队,由副院长余凡带队赶往北川方向……

采访第一天:被破坏与毁灭的

2008年5月16日

地震结束了一栋楼的生命,却毁灭不了它的历史。废墟中,我看见一只蝴蝶飞过。

8点16分的都江堰,完全没有了往日的休闲和宁静。路上和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军车、消防车、急救车、物资车和帐篷。

我们抵达城灌高速旁的马踏飞燕标

相关热词搜索: 本刊 最长 记者 现场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