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院(站)可行性论证报告
1. 基本资料
l 卫生院(站)所在乡镇情况介绍,包括本地人口数、暂住人口数和卫生局划定的辐射人口数,是否已加入新农合(及参合率)。
l 卫生院(站)灾前服务范围和床位数(需附卫生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l 2007年服务人次(门诊、住院等)、总收益、纯收入;医护人员数;实际设置病床数和病床使用率。
l 卫生院(站)的所在乡镇及卫生院(站)的受灾情况(倒房及损房面积、结构及其用途)。
l 服务受到的影响(现时在什么地方提供服务,是否停止了服务等)。
2. 重建方案
l 卫生院(站)重建的依据,规模扩大的需要明确说明原因及依据,并附政府相关文件。
l 原址重建或异地重建(说明搬迁原因、新址土地使用权问题)。
l 卫生院需重建的部分(原来的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拟重建新址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及各建筑的用途──分列业务用房面积)。
l 重建标准(国家/省/市(州)/县重建抗震标准)及重建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及造价说明(即每平方造价的依据,最好附当地正在实施工程的造价说明)。
l 重建地点是否有地质灾害隐患(例如是否避开地震断裂带、山体滑坡处等),要有地质安全评估报告(地质安全评估报告:指有国家规定资质单位出据的地质评估报告,最低是由县国土局通过专家评估提供的安全评估报告)。
l 重建方式及工程监理方式。
3. 预算
l 工程造价。
l 工程概算。
l 政府其它资金投入(附属工程或公共设施等)。
4. 项目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
l 项目的资金监管、工程进度监管、质量管理等。
l 县政府、县卫生局、县红会、乡政府、乡卫生院在项目运作中的责任、角色和作用。
l 重建项目计划开工时间及预计工期。
5. 项目效益
l 受益人数。
l 重建后的卫生院(站)加强功能(例如:扩大服务半径、增加服务内容等)。
l 卫生院(站)日后的发展和管理方法等。
l 社区效益(例如:为弱势人群提供医疗优惠等)。
l 对基层红会组织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帮助,扩大红十字会在当地的影响等。
6. 县红十字会情况
l 机构设置、专职人员数目、是否有红十字会独立账号等。
7. 受援单位承诺
l 保证项目资金安全,保证项目实施质量,保证项目的及时督导和评估等。
受援单位负责人和具体项目管理人员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电话、邮箱)。
二、学校重建可行性论证报告
1. 基本资料
l 灾前学校所在乡镇情况介绍,包括乡镇人口、人均年收入等。
l 学校情况:覆盖范围、班级数、学生总人数、教师人数、寄宿学生人数(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分开说明初中部班级数、学生数,小学部班级数、学生数)。需附教育局2007年度基础教育统计报表。
l 灾前学校校舍情况(规划、结构、面积、用途),以及受灾情况(倒房/损房面积及其用途)。
l 对学生学习及生活的影响,现时安排。
2. 重建方案
l 学校重建方案的依据,如果学校规模扩大(合并学校)的要详细说明原因,包括被合并的每所学校情况和受灾情况,并附政府相关规划文件。
l 原址重建或异地重建(说明搬迁原因、新址土地使用权如何解决,附政府相关文件)。
l 需要重建的部分(原来的教学楼总建筑面积;拟重建新址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各建筑的用途──分列教辅用房面积)。
l 重建标准(国家/省/市(州)/县重建抗震标准)及计算方法,包括建筑单价及依据。
l 重建地点是否有地质灾害隐患(例如是否避开地震断裂带、山体滑坡处等),附国土部门的地质安全评估证明。
l 建设及工程监理(必须由具资质的县级或以上级别施工队施工)。
l 重建项目计划开工时间及预计工期。
3. 预算
l 工程造价。
l 工程概算。
l 政府其它投入(周围辅助设施及基础设施、技术支持等)。
4. 项目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
l 项目的资金监管、工程进度监管、质量管理等
l 县政府、县教育局、县红会、乡镇政府及受援学校在项目运作中的责任、角色和作用
5. 项目效益
l 受益学生人(当年在校学生数)。
l 社区效益(例如:扩大学校服务范围;改善教育条件等)。
l 对基层红会组织发展的帮助(如建立校红十字会,发展红十字青少年会员,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等),提高红十字会在当地的影响,传播红十字精神等。
6. 县红十字会情况
l 机构设置、专职人员数目、是否有红十字会独立账号等。
7. 受援单位承诺
l 保证项目资金安全,保证项目实施质量,保证项目的及时督导和评估。
l 受援单位负责人和具体项目管理人员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电话、邮箱)。
三、民房重建可行性论证报告
1. 基本资料
l 乡情介绍。
l 全行政村及各组户数、人数。
l 行政村人均年收入。
l 受灾情况:分列全村倒房及危房户数、受影响人数及分布情况(如过去3年内曾受灾,也请简单说明受灾情况)。需附镇政府的倒房危房评估清单,分别列出倒房户及危房户名单,每户人数,户主身份证号码,房屋受损情况及相关受损照片等)
l 受影响村民现时安置情况。
2. 重建方案
l 需要重建的户数(分别列出需要重建的倒房、危房户数、受影响人数及分布情况)。
l 重建房屋结构,重建面积(分别列出不同户型面积的户数,或者重建面积的范围及每户平均面积)。
l 重建地点是否有地质灾害隐患(例如是否避开地震断裂带、山体滑坡处等),国土部门的地质安全评估证明。
l 重建方式(例如:施工队统一兴建、分发建材由村民自建、按村民自建进度分发资金等)。
l 原址重建或异地重建(说明搬迁原因、新址土地使用权问题等)。
l 工程监理方式。
l 重建项目计划开工时间及预计工期。
3. 预算
l 每户造价(如有不同面积,请分列不同面积的造价,或者每平方米造价)。
l 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 | 户均金额 | 总金额 | |
红十字会援助 | |||
政府援助 | 中央政府 | ||
地方政府 | |||
村民自筹资金 | |||
总 计 |
l 村民是否有投工投劳或投入材料。
上一篇:2009年乡镇文明创建自查报告
下一篇:肉牛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