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2010年工商局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XX区工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工商助力”为主线,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以增强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工商执行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争创“三满意”、“三个一流”活动,尽心尽力服务经济建设,履职尽责维护市场秩序。
  一、全年主要工作
  (一)优化服务环境,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1. 着力打造第一窗口形象。
全力推行“一三三工作机制”(推行“一站式服务”机制;开展设立个私协工商事务免费代办点,实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企业跟综服务制“三项服务”;开辟招商引资,企业灾后重建,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三个绿色”通道)。以实现企业、群众、政府三方满意为目标,优化服务环境,办理区重点项目工程32件、引资企业36户,总投资额高达41亿元,为XX西部商贸集团、希望集团、美好集团的设立,多次和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完善相关资料,促使招商引资项目尽早在我市落地生根。亲和热情的服务,迎得了“第一服务窗口”的美誉。
  2.以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年内受理各类市场主体登记1436件,其中:新办内资企业开业登记621件,注册资本金12亿元,成立集团“XX西部商贸集团”1户;办理广告登记43件。改变登记模式,使“死股”变成了“活资金”,办结股权出质设立登记8户,出质股权数额17932.6万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426户。
  3.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继续多方位打造融资平台,做好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和出资登记,发展和规范担保公司,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加强银企衔接与联系,缓解企业信贷融资困难,促进企业实现良性发展和规模化经营。今年办理动产抵押登记94件,抵押金额4.3亿元,协助企业融资2.5亿元,办理股权出质登记8件,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抵御金融风险。
  4.实施商标战略,协助企业树牌占位。
大力实施商标战略,积极培育“瑞麟”“森普”向驰名商标迈进,协助“德月”牌商标申报著名商标、“德电”牌商标申报知名商标,深入企业上门指导60余次,指导华山电缆等企业、个体工商户申报新注册商标41件。截至目前,全区现有注册商标242个,知名商标16个,著名商标6个、驰名商标1个。
5.强化合同监管工作,推进企业信用建设。完成74户三级守重企业的复审工作,新申报县(区)守重企业12户,年内有5户县(区)级申报市级“守重”,1户市级申报省级“守重”,对签约农业合同8449份进行备案监管。商品交易市场信用监管系统认定A类市场1个,B类市场4个,C类市场3个。
   (二)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今年,我局积极创新监管手段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
1. 着力“构建六个机制”,提高食品监管执行力。
一是构建食品安全准入机制:严格核发条件、标准,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480个,其中企业45个,个体户435个。
二是构建食品安全示范机制:通过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规范经营行为,审议“食品示范户”56家,通过复审48户“食品示范户”,覆盖面达37个村(或社区)。
三是构建经营者自律机制:在全区辖区1318户流通领域食品经营户中,全面推广索证索票(或粘贴式台帐)制度。
四是构建食品质量分类监管和食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机制:绘制“两图一书”, 即《食品经营分布图》和《辖区食品监管责任图》,签定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对食品经营户进行动态监管,并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市场信用实行分类监管。
五是构建食品安全日常巡查机制:依托“网格化”监管模式,通过日常巡查,大力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了流通领域假冒“金海马强肾胶囊”、乳粉清查 、“地沟油”、食品添加剂、食盐、鲜榨饮品等食品安全和重大节日、校园周边专项整治约100余项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4000余户次,检查集贸市场200余个次;取缔食品无照268户,立案查处食品无照经营25起;快速检测20余个品种884个批次,监测抽检10余个品种80个批次,合格率为94.4%,对12个批次指标不合格的产品作了退市处理,对14个批次不合格食品进行了调查处理。查获“三无产品”一次性塑料餐盒200个、假冒仿冒瓶装白酒3000余瓶。开展酒类专项检查。检查辖区名烟名酒门市部和餐饮场所计40余户,查获假冒仿冒“丰谷”酒24瓶,“五粮液”4瓶,“五粮春”3瓶, “剑南春”4瓶。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是构建食品安全宣传机制:通过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和“315”消费维权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散发《食品安全法》手册5000余册,宣传单20000余张,与区个私协组织相关培训10次,参培干部职工及会员800余人次,并对群众选购食品作出行政服务提示,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2.开展专项整顿,维护重要商品和要素市场秩序。
一是根据省、市要素市场管理的规定,对辖区14家汽车修理经营户、78家汽车配件经营户进行集中整治,检查成品油经营户28户次,抽检成品汽油3次,轻柴油3次;对东湖山公园、中国德孝城等旅游景点进行了整治,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发布虚假广告、销售假冒劣质商品等行为进行了查处、规范。
二是开展流通销售环节建材整治。督促建材经营户建立完善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质量承诺等制度,与辖区建材经营户签定《灾后重建诚信经营承诺书》50余份,送发《流通环节建材商品购销货台帐》100余本,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31人次,执法车辆116车次,共检查经营户1219户次,取缔建材无照经营户3户,对15个批次的钢筋、水泥、页岩砖等进行了专项监测抽检,其中有3个批次不合格,对其进行了查处,确保建材在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
   三是服务“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在辖区351农资经营户中建立健全台帐和推进“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对20个批次的过磷酸钙、复混肥料、腐植酸有机肥进行了抽检,其中合格批次15个,不合格批次5个,依法对不合格批次的化肥进行了立案查处。
    四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整治,确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大对全区校园周边安全的整治力度:一是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出动执法人员229人次,执法车辆88台次,检查出版物市场11余个次,检查复制印制企业23余户次,检查店档摊点779余个次;二是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完善经济户口管理数据库,查处无照经营“黑网吧”4户;三是加强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严把主体准入关,实行总量控制,坚持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互联网、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对学校周边各类违法行为查处5起。6月在辖区内对校园周边低级庸俗商品专项整治,检查经营户42户,收缴“恶搞奖状”之类的庸俗低级商品32张;四是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执法人员115人次,车辆32台次,对校园及周边324户食品经营户进行了食品安全检查,对53户无营业执照经营户发出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收缴并销毁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及过期的油炸类、糕点类食品27袋,同时督促经营者加强自律,完善进销货台帐、索证索票和退市制度。
  五是完善网站监管机制。清理网络经营主体,掌握辖区内网站主办者和网络经营者的基本情况,积极开展网站备案工作。经查实,目前我局辖区内共有网站77个,现已全部备案,备案率为100%。查处网络案件4件。
六是开展家电下乡监管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村消费者广泛宣传《家电下乡操作细则》,强化“家电下乡指定店”标识和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号码等监管,查处2起在未取得定点销售资格的情况下,擅自以“家电下乡”的名义从事家电销售和相关宣传活动的违法行为,拆除宣传横幅。
3.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构建优美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占道跨门经营1800余户次;规范摊点890余处;拆除清理各类违法广告389余处;规范店招477户;清理卫生死角500余处;整治洗车场300余户次 ;规范整顿废旧收购站(点)100余户次。今年4月,区局抽调5名参加了区政府组织的联合执法队,重点对孝泉场镇、孝黄路、黄许场镇及该段高速路收费处进行了为期40天的综合治理。
二是开展“百日攻坚”活动。按照区政府通知要求,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对东山片区79户餐饮服务业和11户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促使63户对环境有污染的餐饮服务参与综合治理工程,敦促49户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申请书、取缔14户无照经营,拆迁16户;促使7户畜禽养殖业签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整治合同,还有4户暂缓待定。
   (三)加大消费维权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紧紧围绕“消费与服务”主题,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扎实开展各项消费维权工作,为推动我区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推进一会两站建设,扩大消费维权网络。加强“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意见,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各乡镇建立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分会,扩大消费维权网络,建立“两站”14个。
2.扎实开展消费维权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导、维权救助、咨询投诉,1-10月,共接待来访咨询425人次,解决消费投诉51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万元。支持消费者起诉1起,收到表扬信1封。
  3.加强宣传教育活动。3月13日在XX恒大建材城广场举行了以“3.15--- 消费与服务”为主题的3.15大型宣传活动:一是开展法规宣传。发放法律、法规、商品常识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悬挂标语36幅;二是现场受理投诉和咨询。现场接待消费咨询500余人次,解决消费投诉10起;三是通过展板宣传。以“消费与服务”为主题制作4块展板,展示消费维权常识、消费维权警示、典型案例,参观者达3000余人次,受到消费者和过往群众的高度关注。
  (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工商执行力
年初区局党组提出了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开展“增强队伍素质,提高执行能力”的活动。省工商局提出继续深入开展争创“三满意”活动以及上级组织宣传部门提出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后,我局按照“创先争优”和“三满意”活动要求,将“增强队伍素质,提高执行能力”与“创先争优”、“三满意”活动融为一体,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了争创工作动员会,围绕“创先争优”和“三满意”活动主题扎实有效的开展日常工作和特色活动。
一是深化“四个一”的内涵,在全局干部职工中特别是窗口单位广泛开展“微笑服务”、和争创“第一服务窗口”活动,用一流的服务争创优良投资环境。今年登记窗口收到企业赠送的锦旗6面,月月被区政务中心授予流动红旗,有9人次被区政务中心评为服务明星,保持了“第一服务窗口”的美誉。
二是结合业务工作,开展“三名商标”培育、网格化精细监管、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网络建立等工作,用一流的工作业绩,服务社会,为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全力开展灾后重建和基层规范化建设,以高质量、高标准迎接全省工商系统灾后重建和基层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的召开,得到全省与会代表的好评,会后迎来近20批同行的参观学习。黄许工商所得到“一流工商所”的美誉。  
四是开展大走访、大回访活动,走访各类企业86家,约见企业法定代表人102人次,倾听服务对象的意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五是心系农民工和失业人员。3月3日,同恒大建材城与商家携手举行了现场招聘会,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400余个岗位,为100多人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六是开展为玉树地震灾区募捐捐款活动和为孝泉个体工商户刘孙菊身患白血病患者募集捐款活动,捐款总额达2万余元。
七是开展了联系村“计生三结合”和困难个体经营户走访、慰问活动,向他们送去慰问金5000元,并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勇敢面对,走出困境。
八是积极开展工会活动,通过工会组织凝聚向心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登山比赛、“趣味运动会”、“感恩歌咏比赛”、“老干部灾区行”等工会活动。
  二、2011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打造高效服务平台,服务经济发展。深化“三满意”服务内涵,继续打造“第一服务窗口形象”,全面推行“一三三”服务机制,建立优质高效的绿色通道,提供便捷高效登记服务。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领域。大力支持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对餐饮娱乐业、物流仓储业、旅游商贸业等要尽量降低门槛,注重管理规范,扩大主体规模,提升经济比重。
    (二)大力培育“三名”商标,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宣传力度,指导企业提升商标注册、运用、保护能力和管理能力,指导商标注册。以加快培育驰名商标为重点,指导、帮助培育推荐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省著名商标。
    (三)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落实快检工作,抽检食品不低于20个批次,抽检建材商品不低于20个批次,抽检农资商品不低于20个批次,加大对“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等的监管。
(四)加力推进一会两站建设,扩大维权网络。继续与乡镇、学校、社区协调沟通,建立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分会,建立“申(投)诉举报站”和“12315联络站”,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五)关注三农,积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一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支持开展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经营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经济活农”措施,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提高其经纪能力,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三是积极支持新兴市场进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模式。四是完善“商标富农”、“品牌强农”措施,指导、帮助农业企业、经营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五是继续推广涉农合同示范文本,依法加强合同监管,严厉查处涉农合同欺诈行为,保护农民权益。
(六)打造素质型工商,发扬工商文化。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推广说理式执法文书,推进“亲和执法”、“阳光执法”,打造“阳光工商”。全力开展“三满意”争创活动,围绕信息化建设加强培训,强化岗位练兵,开展业务比赛;着眼队伍内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整体提升,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典型案件为切入,落实经常化、制度化的廉政教育;结合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队伍的纯洁度、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倡导与市场监管和服务发展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及观念。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六日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工商局 打算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