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欣逢党的百年华诞,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热烈庆祝党的生日;各种纪念文章、书籍、艺术作品和庆祝活动层出不穷,分别以不同形式、多种视角回顾建党百年史和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建设史。
最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等撰写出版了《新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史》,从工资分配领域以专业视角回顾新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以史鉴今,既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重的敬意,又为公务员工资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专业学术研究支撑,很有意义,可喜可贺!
作为一位亲历数次工资改革、从事工资管理和学术研究四十余年的工作者,我怀着亲切的熟悉感,认真阅读了这本28万字、涵盖新中国从成立至今70年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发展史,读后感慨良多,收获启迪也很多。
一
本书定位准确,聚焦于新中国70年公务员工资制度,以全面系统、提纲挈领地客观描述其改革发展历史为主线,以点评其中各阶段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概括提炼有关规律和展望未来为补充,牢牢把握住了本书“焦点集中、以史鉴今”的定位。正因为全书聚焦于公务员工资制度,不是套用俗称“机关工资制度”,且只以很小篇幅简单提及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内容,使本书不同于以往全面介绍机关事业单位或各类用人单位工资制度及其改革内容的书籍,从而突出主题、聚焦重点;更因为本书以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发展史为主线,这让我及与我类似的有工资管理或研究经历的读者倍感亲切,读时引发自己参与其中相关经历的回忆;同时又对公务员工资制度史分阶段做相关点评并展望未来,有利于今天的工资管理、研究者以史为鉴,从中借鉴有益经验和吸取负面教训,梳理出公务员工资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理清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路带来新的启迪。上述定位,使本书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现实针对性。
二
本书具有整体结构安排得当、年代跨度最长和发展变化脉络清晰、点评客观以及史料收集齐全、描述既细致又简洁明了的特点。
一是全书设六章的结构安排得当。第一章介绍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前的七年,把新中国初期工资制度概况介绍清楚,为其后专章介绍1956年第一次全国工资制度改革夯实其发展演变的基础;第二章至第五章,每章设六或七节,分别介绍全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四次改革,使读者能够全面系统了解各次改革的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脉络,充分展现本书关于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史”的内涵;第六章则对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律进行探讨并对未来作出展望,以体现本书志在“以史鉴今”的根本追求。同时,全书覆盖新中国七十年来公务员工资制度史,是业内截止今天年代跨度最长的论述公务员工资制度史的专著,填补了本领域的学术空白。
二是发展变化脉络清晰、点评客观。全书所设前五章,向读者全程描述了新中国初期工资制度概况和全国第一、二、三、四次工资制度改革的整体脉络,按时间顺序对七十年的历程做了系统介绍;同时,对四次工资制度改革均遵循了基本相同的论述逻辑,即均先介绍改革的背景、动因,然后介绍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再介绍不同阶段改革中的某些特殊性内容或事项,最后对本阶段进行点评。这一论述逻辑,既有利于读者系统了解四次工资制度改革的不同内容,又有利于读者了解各次改革的不同背景、动因,还有利于读者了解各次改革的有益经验和负面教训,促进读者获得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特别是前五章分别对本阶段的点评,除第一章评估主要肯定本时期所做工作发挥的作用外,后四章点评都坚持了两分法,既肯定本阶段改革取得的成绩,又剖析本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本书第六章探讨改革规律和展望未来提供了思考空间和重要依据。
三是史料收集齐全、描述既细致又简洁明了。全书使用了以往本领域专业书籍和研究文章中既有的历史资料,更收集补充了许多以往涉及不多或尚未涉及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有关资料,尤其是收集整理了2006年以来第四次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时期的资料,填补了以往本领域已出版书籍未曾涉及的空白。在丰富的资料基础上,本书对四次工资制度改革的内容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同时又进行了层级分明、重点突出的概括归纳,特别是将四次改革阶段分别定名为“职务等级工资制时期”“结构工资制时期”“职级工资制时期”“职务与级别相结合工资制度时期”,非常准确且简单明了,好读好记;对四次改革阶段的介绍,其各自主要内容都涵盖到了,同时具体细节描述并不累赘,各章节文字量都比较均衡且不繁杂,使各类读者尤其是非从事工资管理、研究的其他读者读来不觉晦涩,既保持了本书的专业性和应有的深度,又注意了本书的通俗易读性,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
本书高度重视启迪性和前瞻性。正如古人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书以公务员工资制度史为主线,其目的是通过全面系统客观的记录描述改革发展过程,最终实现从中寻找相关规律,从而为今后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所以,本书的第六章“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规律探讨和未来展望”在全书中具有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章设四节,分别概括阐述了“公务员工资水平的规律和展望”“公务员工资结构的规律和趋势”“公务员地区工资关系的规律和趋势”以及“公务员工资管理体制的规律和展望”。本章和各节文字都不长,但概括提炼的规律和对未来展望都具有“知兴替”的作用,是以史“鉴今”的具体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全书的“画龙点睛”之笔。当然,公务员工资制度及其改革发展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自成体系性外,也要看到其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改革发展具有紧密关联性,特别是与党政机构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等具有很强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还可以从公务员工资管理体制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的关联层面,分析公务员工资制度与相关方面配套改革的规律和趋势。我对此章所阐述的四方面规律及其未来展望均表示赞同,认为这对今后改进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参考意义,值得当今主管公务员工资部门参考并借鉴。
(作者苏海南系人社部原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读后感 脉络 新中国 公务员 规律上一篇:《党史天天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