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细菌性败血病在鱼类当中是比较严重的疾病,这种病流行范围十分广泛,发病种类非常繁多,发病往往比较紧急,发病之后的死亡系数十分高,给鱼类的养殖生产带来了严重危机。本文主要就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并针对病情提出相关防治措施。
[关键词] 鱼类细菌性;败血病;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41.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1-106-2
细菌性败血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整个养殖业造成了很大危机,因为出现这种病的鱼种类繁多,流行时往往呈急性发病症状,发病之后死亡系数非常高,属于一种暴发性的鱼类流行疾病。
1 细菌性败血病发病的主要症状
细菌性败血病发病初期,鱼类口腔及体侧都会出现充血现象,游动速度非常缓慢,食欲也大不如前[1]。然后病情加剧严重,口腔及体表的各个部位都会出现严重的充血现象,眼球会突出,腹部逐渐胀大,肛门也会出现红肿迹象。如果将鱼的表皮剥开,可以看到全身肌肉因为充血变成红色。将腹部剖开之后就会发现,腹腔内有大量血红色腹水,内部肝脏都会肿大,呈现出严重的贫血迹象。有的鱼类表现出来的症状是鳞片竖起,肛门处有液便产生,发病症状多样,很多时候甚至在不清楚发病症状时鱼类就已经死亡。
2 细菌性败血病发病病因
细菌性败血病和水体环境有关,如果水体环境良好就不会发病,细菌性败血病的病因一般都是各种病菌,当水体环境不适合鱼类生长时,鱼类的抵抗力会下降,特别是在水体环境恶化的状况下,会有大量的细菌产生,引发严重的鱼类疾病。鱼塘中投放给鱼类的饲料往往比较多,鱼类排放出的粪便是没有完全消化的,这些粪便会对底层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整个鱼塘底层就会变成各种细菌的存放地,这些细菌繁殖之后会产生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对鱼类造成严重危害,鱼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水体中,免疫力会明显下降,进而引发严重的细菌感染。
3 细菌性败血病的预防措施
3.1 对鱼塘进行消毒
養殖鱼塘的底层一般会有较厚的淤泥,这些淤泥中含有丰富的物质,如腐殖质及有机物等,这些物质分解后会产生各种化合物,威胁水产动物的生长。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在冬季将鱼塘里的淤泥全部清除,然后在太阳光下暴晒,再用适量的生石灰对鱼塘进行全面清理,为鱼塘缓存大量的氧气。放养鱼苗时,应结合各种杀菌材料对整个鱼塘进行全面消毒,有效消灭病原体,降低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
3.2 运用生物技术调节水质
针对水体动物的形态特征,在鱼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控制浮游生物的繁殖量,保持水体中的氧气,改善水生动物的生长环境。水体中可以适当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利用这些植物吸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提升水体透明度。定期在水体中泼洒改良水质的改良剂,减少水体氧气的消耗,优化水体环境,防止鱼类疾病的发生[2]。
3.3 败血病发的预防方法
在鱼类发病比较严重的季节,可以每隔15 d用药物对池水进行全面消毒,给鱼类喂养含有药物的饲料,喂养各种抗菌诱饵,用药量需要连续3 d。一般败血病鱼类生存的水体中,会出现大量的寄生虫,如果发现鱼类有狂游迹象。可以用灭虫精来消灭寄生虫,然后再辅助使用药物,效果会更好。对细菌性败血病的预防要从水体环境、饲养管理及消灭病原体等多个方面进行,选择苗种的时候要选择全菌苗,确保放养的鱼苗健康。重视鱼塘淤泥,淤泥是鱼类发病的主要源头,对鱼塘淤泥进行全面清理、消毒,有效预防败血病在鱼类中的蔓延,控制病毒的传播。杜绝鱼类近亲繁殖,培育优质鱼种。严格按照当地的自然状况决定放养密度,加强对池塘的巡视,一旦有发病迹象要及时处理。池塘中如果有死鱼,要将死鱼捞出来埋掉。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运用增氧机及时添加新水。在鱼类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控制食物的投放量,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4 细菌性败血病的治疗措施
采用内服和外用结合的方法,可以通过内服硫酸庆大霉素来治疗,这种药物对鱼类败血病的治疗效果良好。要连续内服7 d,每天2次。外用主要是泼洒消毒剂,可以每隔一天泼洒一次,一旦发现鱼类体表有寄生虫,就必须采用相关药物杀死寄生虫,待寄生虫消失之后再消毒。锚头蚤也会感染鱼类,一旦出现这种感染,需要立即将鱼体外部的寄生虫全面杀死,第2天再对水体进行消毒,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水体使用二溴海因来消毒,每隔一天再进行一次消毒,饲料中也要按相应比例拌入克恩诺沙星,连续喂养7 d,对鱼类喂养药物饲料时需要停喂一天,每隔7 d在池塘水体周围撒上生石灰,调节水质。鱼类败血病暴发时,通常会全身出现病变,所以必须采用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只采用一种治疗方式,对败血病的治疗起不到根本性作用。内外结合的方法对败血病的防治效果很强,治愈力非常高。
5 结语
细菌性败血病是一种急性病,可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水体环境,投食不能过度,及时清理水体淤泥,一旦有败血病迹象就要提供药物食饵,防止鱼类发病。
参考文献
[1]白二元.鱼类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7(20):52-53.
[2]陈晓军.浅议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J].兽医导刊,2017(12):121.
相关热词搜索: 鱼类 病防治 细菌性 技术上一篇:我魂牵梦绕的北戴河(上)
下一篇:鳜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