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外科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它同内科一样,自古有之,不过它的真正发展是近200年的事。直至中世纪初,外科仍十分落后。当时的医生都认为外科手术不及内科,其治疗应用范围太小,而且他们认为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是很污秽的。所以没有人愿意学习外科。加上当时人们认为,外科医生属于体力劳动者而不是知识分子的职业。因此,外科手术只是理发业中的一门手艺,理发师不仅管剪头发,而且还割身上的肉。外科手术大多是由理发师兼职完成的。
1346年大炮被发明了,战争频繁爆发,外伤和四肢缺少的患者日益增多。外科逐渐有了起色,外科医生也逐渐多了起来。但那时的医生等级制度依然很严,内科医生的地位较高,外科医生地位卑微,是不能参加学术团体的。可是真正有临床经验的却常常是这些有实际操作技能,并能进行具体观察的所谓下等外科医生,这在战场上尤为突出。取出箭头或子弹,治疗创伤或骨折,这些都是下等的外科医生的事。法国军医巴累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巴累生于法国马耶纳州,出身微贱。曾在神惠医院当了3年外科学徒,而他在孩提时候,曾经当过理发师的徒弟。马累随军充当一名理发师式的外科医生。当时,在战争中,伤员时常因化脓感染和出血不止而死。意大利外科医生维高提出了一种方法,就是对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烫或用煮沸的油冲浇。以达到止血和防止化脓的目的。这种方法给患者带来的极大痛苦可想而知,但由于人们实在没有其他方法,这一方法竟沿用了几十年。
1537年,巴累参加吐灵战役,一次因沸油用完了,他灵机一动,用鸡蛋黄、松节油、蔷薇油,拌成混合油膏涂在病人伤口上。第二天,他发现这些涂了混合油膏的伤员睡得都很好,伤口也没有发炎、肿胀;从此巴累在全军推广自己的新做法。
止血方法的进步是巴累的另一贡献。他用结扎动脉来止血。由于他减少了施行手术的痛苦,故经他治愈救活的人大大增加。1552年他为一个下肢被炮弹炸碎的伤员首次应用了血管结扎止血法,效果非常好。后来他发表了《外科学教程》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血管结扎止血法,使这种方法在外科界广泛推广。
手术器械现在已做到了精细化的分工,几乎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专门的手术器械。而每一种器械又有更细的功能划分,比如基础外科用刀就分为手术刀柄和刀片、皮片刀、疣体剥离刀、柳叶刀、皮屑刮刀、解剖刀等。基础外科用剪可分为普通手术剪、综合组织剪、拆线剪、纱布绷带剪等。最为人们熟知的则是手术刀,人们也习惯于用手术刀来指称外科医生。
各国的外科手术刀都模仿柳叶形状制成,国际上通称柳叶刀。英国有一本很具权威的外科专业杂志,名字就叫《柳叶刀(The Lancet)》。三国时期华佗给关云长刮骨疗毒所用的刀当然是手术刀的一种,不知道是不是柳叶形的。但清代高文晋在《外科图说》(公元1834年)中,绘载了历代使用的痔瘘诊治器械,其中有柳叶刀的记载(另外还有弯刀、钩刀、笔刀等)。19世纪中叶,由于近代麻醉、预防感染和抗生素的出现,突破了外科手术中控制疼痛、止血和防止感染三大难关,从此开拓了疾病外科手术治疗的新时代。
20世纪70年代后,外科与基础医学结合,高精尖的影像检查、外科设备与新手术器械的产生,使外科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手术刀已进入人体的任何“禁区”。然而,与手术刀相伴的手术出血则是妨碍外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于是,普通手术刀的换代产品——高频电刀出现了。虽然大多数新技术(器械)依然沿用传统手术刀的叫法,但外形已颠覆了传统柳叶刀的形象,功能上更让传统手术刀望尘奠及:激光刀、冷冻刀、红外凝固刀、等离子刀、分子刀、水刀等,最先进的还有细胞刀。
小小手术刀见证了人类医学的发展。
编辑 姚 晟
相关热词搜索: 理发师 枊叶刀